首页 理论教育 美军接管的安宅:曾在中国长江威风凛凛的日本军舰

美军接管的安宅:曾在中国长江威风凛凛的日本军舰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军接管的这艘试图逃亡的日本军舰,就是曾经在中国长江上耀武扬威的日本海军长江炮舰“安宅”号。有关“安宅”号这艘军舰的历史,要一直上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安宅”就是抗战胜利时试图从黄浦江出逃的那艘日舰。为了增添旗舰所需的功能舱室,“安宅”正是在“嵯峨”的设计基础上增加了尾楼,在尾楼内布置旗舰用生活舱室。[8]刚建成时的“安宅”舰。“安宅”的舰桥是此前的“宇治”“嵯峨”等日本海军

美军接管的安宅:曾在中国长江威风凛凛的日本军舰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湾外的美国海军战舰“密苏里”(Missouri)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随后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从明治维新以来始终将侵略他国作为自己崛起之道的日本,终于遭到可耻的最终失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全面胜利。9月10日,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向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大将下达命令,布置各种对日受降和接管事项,其中决定日本停战投降时所有在华的海军舰艇将全部由中国国民政府海军进行接管、受降。[1]同一天,原在中国的日本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部更名成中国战区日本海军总联络部,开始处理将舰艇、物资向中方移交的相关工作。[2]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就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按规定移交装备、物资之前,在华日本舰艇的重要集结地上海却发生了一场风波。一艘日本海军的炮舰黄浦江上悄悄启航,擅自带着日侨,驶出了长江口。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军舰于9月中旬进驻上海时,无意中在外海发现了这艘消失已久的日舰,立即对其加以弹压和俘虏,并于10月9日在这艘桀骜不驯的日本军舰上升起了美国国旗,由美军暂行接管,成为当时中国受降区中唯一一艘经历过美军接管的日本军舰。美军接管的这艘试图逃亡的日本军舰,就是曾经在中国长江上耀武扬威的日本海军长江炮舰“安宅”号。

有关“安宅”号这艘军舰的历史,要一直上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当时中国国内陷入军阀混战,长江沿线乱军和盗匪横行,一些在华拥有条约特权的列强国家为保护侨民和在长江流域的利益,纷纷着手加强自己在中国长江上的海军力量。在长江一线的口岸城市存在大量侨民和商业利益,且对中国有着强烈政治和领土野心的日本更是不甘人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海军部署在长江上的主力炮舰分别是“宇治”和“嵯峨”二舰。

其中的“宇治”舰排水量620吨,建造于甲午战争结束后的1903年,是日本第一代驻华长江炮舰,也是清末重臣张之洞一手主导向日本订造的“江”字、“楚”字级长江炮舰的设计参考母型。[3]与“宇治”结伴的“嵯峨”号,则是为了弥补“宇治”舰火力较弱,舰员居住、生活空间逼仄等问题,于1912年建成的“宇治”舰的升级型。清末中国向日本订造的“永丰”级航海炮舰实际上就是根据“嵯峨”的设计为基础改进而成的。[4]

日本海军长江炮舰“宇治”号(一代)

“嵯峨”舰的排水量较“宇治”更大,火力也更强,建成后充当了日本长江炮舰队的旗舰。然而“嵯峨”设计建造时并未过多考虑未来会执行旗舰任务,舰上缺乏充当旗舰所必须的舱室等条件,而且该舰的无线电设备的性能还相对较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无线电通信在海军中运用日益频繁,日本海军在长江上密集调度、指挥舰船执行巡逻、护卫任务都需要采取无线电通信。这样的背景下,“嵯峨”舰上缺乏旗舰人员的居住、工作舱室和无线电设备性能薄弱等问题越发显得突出,为此日本海军决定在1920年年度预算中编入建造一艘新的长江炮舰,作为“八八舰队”计划的一部分,于1921年8月15日在横滨船坞正式开工建造。[5]

外观和清末中国海军的“永丰”舰十分相似的日本长江炮舰“嵯峨”

起初,依照炮舰以名胜古迹的名字命名的规则,日本海军将这艘新军舰定名为“勿来”,取自日本福岛附近的古代要隘—勿来关的地名。在日语中,勿来关的“勿来”二字意指难以逾越、禁止等,颇有几分震慑的意味。以这样的词语命名关卡的用意不难理解,而日本海军的长江炮舰在中国扮演的是日本海外利益攫取者、保卫者的角色,以此命名也可谓贴切。不过日本海军此后考虑到“勿来”两个汉字在汉语中的语意和日语不一,可能会被中国人作出其他不恰当的解读,于是在该舰下水时对舰名作了临时调整,改用日本古代要隘安宅的名称(位于现代日本石川县西南部小松市的西侧),将舰名改为“安宅”。“安宅”就是抗战胜利时试图从黄浦江出逃的那艘日舰。[6](www.xing528.com)

“安宅”是日本民营横滨船坞为海军建造的第一艘军舰,标准排水量725吨,正常排水量850吨,满载排水量956吨,全长为71.7米,垂线间长67.67米,宽9.02米,吃水2.29米。从主尺度数据来看,该舰的规模和“嵯峨”号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之所以能实现在与“嵯峨”相近的体量上大幅提升居住性,增加旗舰用舱室和加强舰上电讯设备能力,主要凭借的是对舱室布局的优化设计。另外一项重要的改变则和清末中国海军对“永丰”级炮舰所做的改良完全一样。[7]

清末中国海军从日本订造“永丰”“永翔”号航海炮舰后,很快凭据“永丰”二舰的技术资料进行了改良设计,1911在江南船坞自行开工后续型的“永绩”“永健”二舰。较之原型舰“永丰”“永翔”,“永绩”“永健”最大的变化就是从长首楼船型变成了首尾楼船型,在军舰的舰尾主甲板上增加了尾楼建筑。此举大大增加了舰内的舱室数量,拓展了居住空间,也可以布置更多的功能舱室。为了增添旗舰所需的功能舱室,“安宅”正是在“嵯峨”的设计基础上增加了尾楼,在尾楼内布置旗舰用生活舱室。由此,该舰和中国海军与“嵯峨”有着血缘关系的“永绩”“永健”外形十分相似。

“安宅”舰的动力性能和“嵯峨”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其动力系统由2座立式三缸三胀蒸汽机和2座“ロ”号舰本式煤、油混烧水管锅炉组成。主机功率为1700马力,双轴推进,设计航速16节,舰上煤舱的容量为235吨,设计续航力2500海里/12节。[8]

刚建成时的“安宅”舰。可以留意此时无论是前后主炮还是机舱棚上的高角炮,都是没有防盾的安装样式

“安宅”舰在火力方面,较“嵯峨”舰有所提升,而且舰上出现了防空用的高射火炮,以应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完全崭露头角的航空兵器的威胁。“安宅”舰的武备包括了充当前后主炮的两门120毫米口径45倍径“3年”式舰炮,以及两门8厘40倍口径“3年”式高角炮(高角炮为日本海军的汉字名词,现代中国习惯称为高射炮。“3年”式8厘高角炮的实际口径为76毫米,下同)和6门6.5毫米口径“3年”式机枪[9]

舰上的总体布置方面,“安宅”舰的首楼顶部甲板上从前往后依次安排了锚机、前主炮、舰桥等设施和建筑,其中舰桥造型尤为引人注目。“安宅”的舰桥是此前的“宇治”“嵯峨”等日本海军长江炮舰上从未出现过的三层结构大型舰桥,舰桥的底层是值班军官室、海图室等舱室,二层是驾驶室,顶层是罗经舰桥。因为考虑到该舰要扮演长江上的编队旗舰角色,届时除了该舰自身的舰员外,还会有大量旗舰司令部的参谋人员要在舰桥内活动,因而各层舱室的面积都设计得十分宽敞。紧连在硕大的舰桥后方,是舰上的前桅杆,其形式非常奇特地采用了当时海军中已经不多见的传统桅杆,桅杆的下部有一座大型战斗桅盘,顶部则有一座较小的瞭望桅盘。瞭望桅盘的下方安装有信号横桁,瞭望桅盘的上方另有一根短小的横桁,用以牵挂无线电天线

“安宅”舰的尾楼顶部甲板上,除了安装了一门充当后主炮的120毫米口径舰炮外,还建有一座露天飞桥,后桅就设立在后主炮和露天飞桥之间。“安宅”舰首尾楼之间的主甲板上,纵向居中布置有机舱棚等建筑,两门8厘高角炮安装在烟囱前后的机舱棚顶部,构成全舰的主要防空火力阵地。

略有船舶常识现代人只要看到“安宅”舰初建时的照片,可能都会对这艘军舰的稳性产生担忧。过大过高的前桅和舰桥,毋庸置疑会使该舰的重心升高,而作为要在长江内河浅水上使用的军舰,“安宅”舰的吃水又控制得很浅,更使得头重脚轻成为难以避免之事。这样的稳性状况,在长江中航行可能并无多大问题,不过倘若“安宅”舰要投用在中国的近海使用,其航行安全性就不免令人为之蹙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