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提升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夯实学科实力是语文学科组不懈努力的目标。为了不断接近这一目标,我们一直在探索、实践。在上海市宝山区开展的主题教研规程区域实践探索的背景下,结合我校语文组的实际,我们围绕“基于起点、激活经验、发展能力”这一研究主题,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的语文统编教材识字教学主题教研活动,并在实践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一、背景剖析与教师需求分析
(一)背景剖析
如今,语文统编教材正处于推进落实的发展阶段,虽然我们学科组内的教师大多为经验型教师,但在统编教材的教学实践上缺乏经验、亟待学习。而“课堂”便是教师们探索实践的最佳舞台,因此我们的主题教研活动就必须“源于课堂,根植课堂”,依托课例这一载体,教研与培训结合,行与思交织。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之一,在一年级统编教材的编排中,这一点尤为突出,“识字”几乎覆盖所有学习版块,它起到的是“文化的传承、思维的发展、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等作用。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简而言之,新课标更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反复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创新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师需求分析和教研现状总结
在确定教研活动主题之前,必须先了解教师在低年级语文统编教材识字教学内容中的实际需求和目前语文学科组的教研现状。经过广泛的调查分析,教师们的现实困惑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目前一年级学生识字的认知起点是什么?怎样的识字策略能帮助识字效率达到最大化?“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识字教学的方法?而教学研究的过程正是教师们质疑、讨论、实践、评价、反思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使语文学科组的教研活动能基于教师们的发展需求,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在对教师需求、困惑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梳理了语文学科组的教研现状。总结如下:
1.队伍发展不均衡,缺乏学科持续力
一直以来,教师们比较注重个人成长,教研组内已有6名区校两级骨干教师,如何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组内成熟型教师的经验,调动他们的教研积极性?对于青年教师,如何示范引领,触发他们的教学热情,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独木不成林”,队伍发展的不均衡势必导致学科活力不够,缺乏持续力。
2.识字教学轻语境,重点难点不突出
当前教师们的普遍共识是:教学时,我们需要分清四会字和两会字,从音形义三方面各有侧重地教,且做到结合语境,形式多样,把识字方法教给学生;对于两会字,没有必要每个字都拿出来面面俱到地学;而对于常用的关键字,我们则要舍得花时间,跟着课程标准走。
3.教学内容多而全,设计目的不明确
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求全求满,往往一堂课下来完成不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其实这也体现了教师的单元训练重点抓不准,教学目标不清晰,环节设计目的性不明确。也就是说,教师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这个既定目标?要弄清楚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即目的一定要明确。例如“理解词语”,备课时必须想一想为什么要理解这个词语?它在文本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4.学生主体地位弱,教师教学把太牢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课堂上以讲授式为主,教师总是忍不住要把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告诉学生。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根植“先学后教”的理念,一手抓教材一手抓学情,教在学生知识的空白处和认知的盲点上。通过教师的设计、启发、点拨,还学生一个自主独立的学习过程。
二、主题拟定与研训方案设计
(一)主题拟定与方案设计
教师们时常会反思,研究“主题”究竟是什么?教研活动难道仅仅是对一堂课进行打磨,使之成为所谓的好课?在整个磨课过程中,仅仅是上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答案显然不是。“课例”基于教师发展需求,如磁石般把所有组员吸纳进来,大家参与其间,人人行动,个个有获,团队实力长足进步。在每次活动进行之前,先以解决现阶段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难点为目的确定主题、解读教材、设计教研学习单,然后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课后教学评议,最后骨干引领、人人思考。语文教学如何与学生的生活及他们原有的认知起点相联系?以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单元第8课《小书包》为课例,紧紧围绕“基于起点”“激活经验”“发展能力”三个关键词,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研究教师如何充分了解班级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识字基础、生活经验,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是否适切,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能有效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多渠道识字。
教师们希望通过主题教研获得低年级识字教学上的有效策略,同时也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定量的汉字、一定的识字方法,并把这些学习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统编教材的首次推行,教师同样缺乏经验与方法,学科组教师在教学中迫切需要指导与帮助,在教师原有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与统编教材教学理念中找到共同点,继而有机整合,并在实践中摸索、开发、改进、积累,形成较为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
(二)活动目标与预期成果
1.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指导教师如何基于学生认知起点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课堂中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合理精准的评价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积累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3)以课堂实践与骨干引领为抓手,切实提高校本研修质量,培育语文学科特色。
2.预期成果
通过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教研活动,梳理总结统编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策略;摸索提炼利于学科长足发展的校本研修做法和经验并进行转化分享。
三、合作研究与实践落地
(一)活动方式和基本流程
1.活动方式: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例研讨。
2.基本流程:
选定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单元第8课《小书包》第一课时为本次教研活动的研修课例,学科组成员分年级组解读教材,并依据教材特点、单元目标、学生实际等多方因素,确定了“基于起点、激活经验、发展能力——关于统编教材低年级语文识字单元的教学研究”教研主题,并进行了两次试教。正式上课之前,先由组长解析主题与教研学习单,明确活动任务。随后,教师们立足课堂观察点,带着思考走进课堂,观摩教学。课后,大家就教研学习单上的观察点,围绕主题进行评议。最后由骨干教师进行总结提炼,组内教师人人行动,思考本次教研的收获与启发,亦可提出改进建议。活动结束后,以年级组为单位,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做进一步消化吸收,并转化为教学行为,回到实践中去检验、深化、再次改进。
(二)主题教研活动实践过程
1.人员分工与教研方案设计
(1)选定年级及执教老师,以执教老师和其所在年级组教师为主集体备课;其余年级组在组长带领下解读教材;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海市一年级语文教学基本要求》,明确一年级识字单元核心目标,确立教研主题;反复试教研磨课堂,初步实践形成统编教材识字单元教学策略。
(2)基于执教老师及一年级备课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产生的关于识记教学上的困惑,设计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在备课过程中,认真解读教材,充分学习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点、教学建议,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识字基础、已有的生活经验等,运用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创设一个个小情境、小游戏等活动设计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指导学生将语文学习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执教老师也提出了困惑:沪教版和统编版教材在识字教学上有何异同点?教师还可以设计怎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的学习充分展开?再如统编版教材编写很有特点,要写的所有字都有笔顺跟随、情境图的使用等,怎么样去用好课本,让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更是学生自学的凭借?为此,教研组进行了多次研课、试教活动,在实践中寻找答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2.课例研讨与展示交流
经过两轮的试教磨课,以课例研修为载体的主题教研活动正式开展。
第一步:明晰主题,明确任务。(www.xing528.com)
课前,由组长向全体参与教师解析本次教研主题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之间的关系,教师运用何种教学策略,设计何种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的学习充分展开。同时解读教研学习单,明确活动任务,选择教研学习单上的课堂观察点,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第二步:把握教材,观摩课堂。
之后,教师们立足自己选择的课堂观察点,带着思考观摩课堂教学。其间,可就观察点做观察记录,写下个人观感或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步:课后评议,讨论交流。
课后,大家就教研学习单上的观察点,围绕观察视角和观察建议进行深入的解读与评议,同时给予授课教师宝贵的课堂教学建议。
表8-4 教研学习单
教师A:今天的这堂课,教师充分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识字基础、生活经验等,通过创设一个个小情境、小游戏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以达到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同时,教师正努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去,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B:在识记生字这个版块,教师创设了“送学习用品回家”这个情境,在一边通过读词语复习已学生字,一边学写“尺”“刀”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给文具分类、如何整理书包,为第二课时中“我会自己整理书包”做铺垫。从课堂呈现来看,学生对这个情境的创设还是颇感兴趣的,学得比较有效。
教师C:教师在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语言实践活动上做得较好,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经验,有效触发学生的识字能力。当然,还有一些是我们没有预见到的或是不足的地方。比如统编教材编写很有特点,新偏旁、新笔画的变红凸显,要写的所有字都有笔顺跟随,这些教材上现成的教学资源要用足用好。另外,统编教材提倡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教师费尽心思创设情境,其实教材中就有情境图,既与文本契合,又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此类情境图,让教材真正为我们所用。
交流过程中,教师们或娓娓道来,或激情四射,或鞭辟入里。在与同行的碰撞中,教师们也渐渐明晰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新理念。
第四步:骨干引领,提炼分享。
在教师们热烈地研讨之后,学校语文学科教导金丽萍老师做了题为《基于起点 激活经验 发展能力——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识字解义教学案例与分析》的微讲座,分享了在整个磨课过程中及主题教研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思考与总结。
第五步:深化实践,学科互通。
以评促教,教学相长。活动结束后,学科教导听取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其他学科骨干教师的反馈建议。另一方面,教师们回到年级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继续讨论,展开“后续式教研”。教师们结合本次教研活动带回的经验方法,引发的教研思考,反观自己的课堂,并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实践运用。尤其是一年级教研组的教师们在金丽萍老师的课堂教学基础上,结合主题教研后的思考,对教案做进一步的调整打磨,并由组内青年教师吕卓敏老师再次进行课堂实践,并及时梳理总结相关教学经验。
3.后续实践与评估总结
汇总教师的教研学习单,认真梳理教师们的改进建议和活动感想,结合教师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现场研讨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提炼、总结、分享,各年级组在组长带领下进行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实践研究,将所见所学所感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于低年级语文统编教材识字教学策略总结如下:
1)基于认知起点,用好听记,夯实识字基础
“听记”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通过听觉器官,由对语言的注意、感受、思维、反应等一系列过程所构成的一种语文能力。如在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思,知道儿歌中的宝贝有哪些。接下来的交流,既是对听记要求的检查反馈,又能训练学生的表达,同时引出生字的教学。另外,创设语言实践活动“听甜甜介绍作业本的作用”,也是在训练听的习惯的同时,记住一定的句式,让学生模仿表达。
2)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实践表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主题教研活动中也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尝试。课堂中,在整体感知上,认识了部分学习用品后,教师设计了带孩子们去超市的学习用品区逛逛这样一个环节。随着超市图片的出示,把孩子们带回了真实的生活中,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喊出这些用品的名字,再次巩固所学。学生在这些语言实践活动中识字、学词、练习表达,识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均得到了发展。
识字教学离不开复习巩固环节:帮学习用品找座位、和学习用品一起做操、和词语玩捉迷藏游戏等,把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一个个小情境、小游戏中,学生学习生字的劲头更足了,兴趣更浓厚了。
3)促进读识能力,规范书写,巩固识字成效
教师们都清楚地知道在语境中识字的重要性,可以在阅读儿歌时,将字词教学和朗读教学进行融合,整体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统编教材识字部分的编排很有特点:课后的识字条上,呈现了本课生字中出现的新偏旁,田字格的上方呈现了每个汉字的笔顺,田字格的左上角呈现了新出现的笔画,这样的安排充分提醒学生对新知识予以关注。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书用书,如:看看书上的笔顺图,红色部分的偏旁叫什么,看看田字格里字的笔画位置……期望在很多有意为之之下,学生的识字能力逐步提高。
写字习惯的养成更是不容忽视,可以借助写字评价表,让学生知道写字时书写笔顺要正确,关键笔画要到位,书写姿势要规范。同时还要加强示范,引导学生学会整体观察字的结构,明确部件、笔画等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学生练字时,教师更不能闲着,要多巡视、多观察、多鼓励、及时点拨,并给予较为精准的评价,以评促写。
为了高效地完成识字教学,我们要做到:准确把握识字目标,选用恰当的识字方法,提倡在语境中学习巩固运用,切实做好写字指导,并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四、成果转化与反思分享
1.主要经验和成果转化
(1)以课例为载体,激发教研活力。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在课堂内。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备课过程中的大胆设想等最终都要回归课堂,在实践中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如此,我们的教研活动才能萌生出勃勃活力。
(2)搭建交流平台,锤炼教研实力。把基于教师需求的教研问题定为教研主题,能引起教师的共鸣和产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心向,通过课后评议研讨,教师们齐聚一堂,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思维碰撞、观点交锋。交流话题大至文本的解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框架的建构、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小至课堂教师的投入度、表现欲、课堂积极的评价用语等,学科组的教研实力随之提高。
(3)骨干示范引路,助推专业成长。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骨干教师是教学实践的先行者,他们敢于创新,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团队成长的有力保障。骨干教师带头上引路课,带头经验分享,助推青年教师长成,充分发挥着引领辐射作用。
(4)教研成果转化,助力教师能力提升。教学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培训的过程,比起原有教师培训工作中教师的被动参与,此次主题教研活动充分调动教师主体性,教师通过研中训、训中研,实现能力提升。此外,将教研活动成果进行提炼总结,生成为相应的培训课程,为新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研和培训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2.反思分享
(1)关于“基于起点 激活经验 发展能力”这一研究主题,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它把教师们联结在一起,形成一股向前的拉力。但是本次课例只是代表了一种课型,聚焦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上。主题教研还将继续在阅读、口语交际等其他课型的研究中进行,有待于继续探寻不同的教学策略、评价方式。
(2)教师发展离不开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作为学科教导,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要认真谋划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调动每位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创设展示交流的平台。同时,可以邀请专家型教师参与主题教研活动,在聆听、探讨、模仿、创新等实践过程中,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研活动效益最大化。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引发教师的继续思考与交流。语文学科是学校众多学科中的一支,往往学科之间的交汇点即生长点,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主题教研活动,互沟通、提建议、促提高。关起门来搞研究不如打开门来走出去,校际间的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打破校际壁垒,提供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学科团队建设。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的主题确定高效严谨,不仅有对于新教材推行的背景剖析,还有针对教师需求的调查分析,以及针对本校学科教研现状的思考。活动主题既体现时代特色,又契合教师实际需要,同时贴近学生学习现实。其以语文统编教材的推行与落实为契机,从教材的解读到教研学习单的确立,从现场教学实践到评议研讨、骨干引领,再到最后的教研思考、后续式教研及深化实践,高度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们的参与热情也被点燃,极大增强了教师们的主动参与性。
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教研活动汇集集体智慧,提高实践水平,提升研究质量,推动着学校语文学科教研模式的新探索。教师们围绕主题“基于起点 激活经验发展能力”,通过确立主题、设计教研方案、课堂观摩、课例研讨、展示交流、评估实践等环节,在集体研磨的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了解目标制定的依据与方法,探索识字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积累了相关教学经验,实现了能力提升。此外,本次主题教研活动以研带训,在训中研,研训一体,高度融合,并且注重经验积累,为以后的教研和培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是一次有益的实践探索。
(原始资料由上海市宝山区江湾中心校金丽萍老师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