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研活动的内容主题必须参考政策、制度等时代背景,放眼于宏观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如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指向、新教材的普遍推行,这都给学校、教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应该如何应对当前难题是最重要的时代要求。同时,其内容主题也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在这其中,教师的需求调查与分析至关重要。我们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第一步工作便是通过调研了解教师实际需求,搜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难题等,针对教师的需求与困难来确定研训的主题。重点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在这一环节中,聚焦课程标准,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重要背景体现为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共话教材使用,助力教师能力提升则展现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材观分析;而关注课程建设,助推区域学校课程发展则必须关注课程资源的校本化特色。
(一)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
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关注点已从国家层面、专家层面转向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课程话语也从理论、政策话语走向实践、应用话语,课程实施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师开展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的重要依据。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尽管所选用的教材或所依托的课程资源有所不同,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依据是各学科的课程标准。
作为体现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并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以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出了学生学习的要求与希望。以语文课程为例,其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课程更加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要进一步改革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要重视课程的隐性价值,还要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内涵变化;通过改革,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施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4]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就规定了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也为新时期语文教学提供了方向与指引。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材观
教材观是教师关于教学中相关教学素材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影响着教师对知识的处理、教学策略和教育评价模式的采纳,可以说是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材观直接关系到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直接影响到课程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能否被教师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关系到学生发展与人才培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取得了广为瞩目的成就,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尽管没有实证研究表明教师行为与其信念的关系,但通常情况之下教师的行为由其信念决定,教师对新课程的看法与观点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信念决定教师的认知、判断、观点和态度,是学科教学中的“幽灵”,影响教师教学成效的高低。而教师教材观作为教师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学科教学的基础。教材是课程的反映,教材观既影响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又影响教学实践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理解教师的教材观对改进教师培养和教育实践都非常重要。(www.xing528.com)
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教师教材观的三种类型:相对封闭型、中间型、相对开放型。具体说来,相对封闭型是指把教材看作教学的近乎唯一依据,强调教材是应付考试、获得确定知识的基础;中间型是把教材看作“宗”,课外拓展看作“影”,认为教材兼具考试与为生活服务等功能;相对开放型则把教材看作教学的“范例”“引子”,在教学中重视内容的拓展性与生成性以及方法的多样性。[5]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教师的教材观也逐步获得关注。钟启泉认为,传统教材观将教材视为教学出发点,教学是“单向传输”过程,即“教教材”;而新课程将教材视为“桥梁或资源”,即“用教材教”。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一观点差异区分了新旧两种教材观。传统意义上将教材限定于概念、法则的观点是片面的,应倡导科学教材观,即教材并非死板的条框,新教材要反映“人文情怀”,成为引导儿童与智慧开展对话的一系列文化探究。[6]
新课程背景下,按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既是专家对新课程的解读,同时也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资源和素材,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往往需要依托教材这一载体来进行。因此,教师所持的教材观不仅是教师对教材文本性质方面的看法,更是我们了解教师对新课程理解的渠道。教师对待教材的观念反映了教师的课程观,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关键力量,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直接影响实践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进而影响课程改革的成败。
(三)课程资源的校本化特色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在学校课程发展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提及:“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而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课程发展的高度和水平。
课程资源的广泛性特征决定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有差异,相应的课程资源也各具特色;不同的学校性质、办学宗旨、历史传统、教师素质,乃至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使得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千差万别。上述特点凸显了课程资源的区域和校本化特色,如同校本课程的特点是体现学校特色与区域特色一样,课程资源的校本化打造也是为学校形象的特色化服务的。叶澜主编的《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实施应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所学校都有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条件资源。”这一观点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课程资源的校本化特色。[7]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并不等同于校内化,校本课程资源按照空间范围包括了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内物质和文化资源等,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成为奢谈。而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进程,校外课程资源在学校课程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主要体现为社区的文化、物质环境资源等。此外,所谓校本,突出的不是统一性、一致性,而是基于学校现实而展开的,是针对学校各自的特点、问题进行的。不管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只要是有利于达成学校课程目标的课程资源,都应该予以积极开发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