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阅读任务的有效教学设计的主题教研活动优化方案

基于阅读任务的有效教学设计的主题教研活动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基于阅读任务的有效教学设计”教研主题,本次系列教研活动将重点关注有效阅读任务的反复设计与实施。图7-1是活动基本流程:图7-1“基于阅读任务的有效教学设计”主题教研活动基本流程(一)公告与澄清主题活动伊始,教研员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自身经验对主题研究活动进行初步预判。在预判的基础上,形成教研任务单,向教研小组其他成员展示教研活动任务。

基于阅读任务的有效教学设计的主题教研活动优化方案

当今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感知语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一、教研活动的前期分析与主题确立

(一)现实背景和面临问题的分析

近年来,英语学科也一直致力于研究有效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我们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从学生角度来说:第一,不爱阅读。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保持十分有限,他们不能够长时间静下心来深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或不理解的句子就困顿,不能准确理解语篇,因此不喜欢阅读。第二,缺少阅读的基本方法。小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只能进行简单的停留于语音、词汇和语句层面,没有深入到阅读内容的本质。第三,阅读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合。学生的词汇量少,语法知识欠缺,语言积累不够,很需要适合学生学情的阅读材料,开展阅读教学。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第一,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正确。他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结果使学生误认为阅读就是熟记单词,弄清每句话的意思,仅此而已。第二,教师对于英语阅读教学还缺少教学方法,有待学习、研讨和实践。第三,教师没有可提供的有效阅读材料。阅读教学仅仅使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不能满足学生真正的阅读需求。

(二)确立主题:“基于阅读任务的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阅读活动,帮助学生获取语篇信息,理解语篇结构,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与方法。上海市复旦大学朱彦博士在阅读教学指导方面提到:学习者不是为了使用任务而学习语言,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定义“任务”有四个标准:①重点在于“意义”:也就是引导学生知道语篇含义,理解语篇的结构;②存在信息差: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不断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进行信息补差,从而达到发展语用能力的目的;③学习者主要依赖自身的语言或非语言资源:学生最后能通过图片或板书的支持,运用自己的表情与动作,结合已学的知识对语篇进行复述;④具有明确的语言使用之外的结果:学生能将今天所学进行迁移,把寻找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方法运用到新的语篇中。这四个标准缺一不可,少之则不能称之为“任务”。正确理解“任务”,对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主题教研活动基于“任务”理论,确立了“基于阅读任务的有效教学设计探索”主题和基本思路。

(三)形成教研目标:探索有效任务设计

通过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引发老师们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任务设计的更多思考,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任务设计”,激发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任务中积极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组建研究小组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研究小组由区英语教研员、复旦大学朱彦博士,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专家Rod Ellis先生,长江路小学英语组全体教师,上海市宝山区高年级中心组课题组成员共同组成。

三、主题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本次英语主题教研活动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将教师作为活动的主体,赋予教师更多研究、实践、思考的空间,使每一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区级教研活动全过程。同时,关注基于教研活动主题的方案设计,让传统“磨课—上课”式教研活动向“教与研”同步推进模式转变。根据“基于阅读任务的有效教学设计”教研主题,本次系列教研活动将重点关注有效阅读任务的反复设计与实施。图7-1是活动基本流程:

图7-1 “基于阅读任务的有效教学设计”主题教研活动基本流程

(一)公告与澄清

主题活动伊始,教研员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自身经验对主题研究活动进行初步预判。在预判的基础上,形成教研任务单,向教研小组其他成员展示教研活动任务。其他成员在初步探究教研任务基础上向教研员提出质疑,由教研员做出回应,帮助团队成员内化理解教研主题及要求。

1.教研任务

(1)借助资料包,理解什么是“任务”,如何设计教学“任务”;

(2)思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任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以牛津英语4A M1U3 How do you feel?第四教时Read a story“A thirsty crow”为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设计;

(4)第一次教研活动:观察杨丹蕾老师执教的牛津英语4A M1U3 How do you feel?第四教时Read a story“A thirsty crow”故事阅读教学,并完成观课评价表。

2.观察量表(表7-10)

表7-10 “A thirsty crow”教研活动观察量表

(二)独立设计与展示

由执教老师与教研小组背对背独立设计牛津英语4A M1U3 How do you feel?第四教时Read astory“A thirsty crow”故事阅读教学,并由执教老师上展示课。

(三)研讨与合作设计

质疑与研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执教老师陈述教学设计意图及试教展示后的教学反思;二是,由观课教师根据课堂观察提出质疑,执教老师做出回应;三是,教研组根据研讨结果,集体备课形成新教案。

1.执教老师教学反思

“我们基于教材、基于课标、基于学生,设计了本课时教学。这节课上,我始终围绕着课本上的图片或文字,把语篇故事细化地进行教学,但是发现学生能掌握的也就是课本上的语句内容,课堂中感觉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缺乏思维碰撞。”

2.观察结果汇总(表7-11)

表7-11 “A thirsty crow”教研活动观察量表汇总

教研组对观察结果提出建议:

(1)核心词汇是很多学生已知的知识,是否可以在课的起始阶段进行阅读前测,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2)学生在核心语句的表达中比较流畅,但是缺乏对乌鸦情绪变化和情绪处理的思考,是否可以设计适合的阅读任务引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结果,使用英语表达出来?

(3)大部分学生能够朗读、听懂、读懂语篇含义,能够获取语篇的基本信息,但是在口头复述过程中是否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性思考?

3.基于研讨,形成新任务设计

(1)出示故事标题:A thirsty crow后,通过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猜测What does he want?Where can he find the water?等问题,对故事的内容有一个预测,激发学生的思考以及参与阅读的热情;

(2)乌鸦在口渴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情感变化:thirsty→find water→happy→can't drink→sad→have an idea(can drink the water)→happy。通过快速阅读全文,圈出故事中乌鸦不同的feelings;通过详读,找出情绪变化的相关原因;

(3)根据板书,使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脉络,帮助形成复述的逻辑规律。(www.xing528.com)

(四)第二轮展示与研讨

1.第二轮展示活动

在第一轮试教与教研小组集体备课后,执教老师根据新的教学方案进行第二轮展示活动。本次展示活动由高年级英语组教师、中心组相关课题教师和复旦大学朱彦博士共同听课。

2.研讨与引领

在朱彦博士的引领下,通过集体研讨,得出调控措施:

1)对于熟悉的故事,我们设计的任务是:让故事中出现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引发学生思考

对照专家所讲的任务方面的理论,本课教学中最难处理的问题就是“A thirsty crow”这个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乌鸦喝水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学生基本都了解,也就很难挖掘语篇中的信息差。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我们设计了以下任务(表7-12),为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晓并理清本篇故事的“Problem-Solution”结构,并能在面对新语篇时通过尝试这样的方法来进行阅读。

表7-12 “A thirsty crow”阅读活动任务单

(续表)

2)运用策略,进行自主阅读

相较于平时,对语篇的处理我们不再强调单词或是词组的教学,而是帮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知晓语篇的结构。本课的最终任务,是让学生能通过在第一篇阅读中学习到的方法,尝试运用到第二篇阅读中。通过快速阅读,分段精读层层推进,梳理新故事中的结构,并填写表格。在小组活动中相互交流,真正实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只有在每一节英语课堂上,针对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适合小学生性格的教学方法,才能让阅读课有真正的收获,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真正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也许大家一时还无法接受,我们也是在摸索阶段。

3.教研员的引领与思考

在上海市教研员朱浦老师的引领下,不断改进,形成关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三点设计策略:

1)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需要精准定位,符合语言学习要求

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要关注情节发展,故事的冲突点需要精准定位。本课时所设计的“Problem-Solution”结构,把故事情节与结果相联系,通过情感主线带动语言学习,达成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十分成功。

2)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需要进行信息处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不是简单的“懂”,而是“能”。“懂”和“能”是两回事,课程教材改革的新课堂就是让学生从“懂”到又“懂”又“能”的转变。在阅读中,学生需要读出文章的信息,并对所读信息进行处理,这就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阅读任务的设计如果是由情绪变化带动内容结构,再带动词句学习,是一个很棒的学习路径,这样的课有声有色、有型有貌。

3)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需要呈现语言目标的达成度

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一定要通过阅读策略的培养达成语言学习目标。例如,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中我们看到了一条:“正确朗读‘A thirsty crow’,听懂、读懂语篇含义,获取语篇基本信息,通过口头进行故事复述。”作为老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阅读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处理情感路线和内容关系后,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表达,有效地复述故事。在复述故事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的主题:A______crow(smart,super,hardworking,...)。所有和乌鸦相关的词都是在引导学生该如何做人行事,引发阅读学习所带来的教育意义!

(五)第三轮展示与研讨

根据第二轮展示与研讨中总结提炼的阅读策略,在2018年9月25日的上海市宝山区英语教研活动中,杨丹蕾老师向上海市宝山区高年级备课组长、各区教研员和各区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成员进行了“A thirsty crow”故事阅读教学的展示。

通过区教研活动展示,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专家Rod Ellis先生点评,引发共同思考。

根据朱浦老师的建议和对Rod Ellis先生任务型阅读教学理念的学习,本次阅读课仍然以“problem-solution”为基本线索,设计了基于《乌鸦喝水》和《蚂蚁与小鸟》两个故事的系列阅读任务和活动,为学生创设语言使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他们在使用语言的同时学习语言,使用学习到的阅读策略解决阅读问题。Rod Ellis先生认为,本次阅读课设计完整,教师教学活动组织流畅,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是一堂优质的阅读教学课。

在对本节课的点评之后,Rod Ellis先生还为老师们带来题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与实施”的讲座。Rod Ellis先生首先阐释了“任务”的定义和标准,然后结合生动具体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阅读课上任务设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老师们对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任务型教学在中国语境下的具体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评估等问题和Rod Ellis先生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Rod Ellis先生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评估的方式也可多元化。

这样的理论学习和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参与的老师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六)推广与应用

在本次教学系列活动后,我们又组织了一次英语大组的研讨总结活动,深刻地体会到:在设计英语阅读任务时,教师应高度注重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更多地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策略;考虑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我们如今的阅读课中,老师们已经开始思考并不断加以实践,通过有效的任务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2018年11月28日,就在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院庆6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张素老师使用平板信息技术上了一堂“3A M4U1 Insects in the park”的阅读课,其阅读任务设计也呈现了我们在杨丹蕾老师课上所实践得到的理念,把理念和信息平板技术又进行了融合,获得了在场观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四、主题教研活动的持续和跟进行动

(一)利用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成果改进教学的建议

在小学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策略。阅读课跟普通的课文授课不同,它是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拓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首先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纵观整堂课,任务型教学可以通过“导—读—练”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课中,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各种各样的任务活动中,培养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

(二)继续推进本主题研讨的思考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使英语组全体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又有了一次提升和飞跃。成功的英语阅读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在阅读课的任务设计中,需要帮助学生得到探索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训练正确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加大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宽度。

(三)对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本身的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的磨炼,教师懂得了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设计适合学生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教师在课内外都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他们找到阅读乐趣,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从小学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抓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悦读”的滋味,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基于阅读任务的有效教学设计主题教研活动以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遇到的任务设计有效策略探索为研究着眼点,以小见大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任务型教学是从西方引进的教学模式,它是基于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多种任务让学生完成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基于设计的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从这个主题来看,设计研究意味非常浓。在整个教研活动过程中,教研小组也始终秉承着“设计—集体问诊—专家引领—改进”循环往复过程,并在三轮行动过程中不断提炼出阅读任务教学设计有效策略和成熟阅读任务设计案例。

该主题教研活动最大的亮点是教案设计。第一,不同于以往的教案设计是单纯的执教者个人设计或者是集体合作设计。该主题教研活动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既通过“背对背个体设计”发挥个体创造性思考,又通过“集体备课合作设计”汇聚集体智慧。第二,教案改进依据既不是自说自话,也不是唯专家论。如何科学有效改进教案,提炼阅读任务设计有效策略,教研小组有思考、有设计。教研小组先通过学科教研小组内部研讨从实践观课角度对教案改进做出初步修改;再借助专家和学科教研员,从理论和学理的角度进行二次方案修正,同时提炼策略和关键点;再次回到实践,借助观课进行三次方案修正,并形成成熟教学案例,进行推广应用。从实践—理论—实践,不断深化阅读任务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实践路径。第三,教案实施,即“同课异构”。不同于传统的多人上同一个内容的同课异构,该教研主题在前三轮教案设计与修正过程中,始终坚持执教者变量不变原则,在相同水平班级实施不同教学方案,关注新方案在实践中成功与否。并在形成成熟方案后,再指导其他青年教师进行“变式练习”,选择不同教学内容,按照教研中形成的阅读任务设计策略与路径,重新设计教案,推广应用,帮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内化吸收。综上,“明确任务—独立设计—课堂观摩—质疑互动、合作设计、解决问题—变式练习、推广应用”整个教研环节非常关注教师在行动中的智慧生成,从感性走向理性,是一次非常有益的主题教研探索。

(原始材料由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路小学吴琰俊老师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