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的思想来自医学领域。一个完整的诊断行为包括以下环节:病人叙述病情—医生利用各种必要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得出结论—医生开出治疗处方—病人吃药或接受其他治疗手段。[3]如果病人康复,那么医生的诊断行为结束;如果病人没有康复或出现其他病症,医生则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直至病人康复。如果医生仍无法治愈病人,则需要其他同行参与这一诊疗过程。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诊疗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诊断”行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指向疾病,二是指向疾病的治愈。
其实,教研活动与医生的诊断行为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在教学类主题教研活动中,教师相当于医生,对“疾病”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与研究,借助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适切的“诊疗”方案即教学改进的建议与措施。整个“诊疗”过程,从问题发现—分析与诊断—方案提出—治愈,都不能仅凭经验与直觉主观臆断,而是基于调查、观察、实施与分析、评价与反馈的规范研究过程。(www.xing528.com)
主题教研所采用的“诊断”与医学上的“诊断”还存在一些不同:①在医学上,病人与医生的角色基本不互换(除非医生生病)。但是,在教研小组内病人与医生常常互换。因为,与教学有关的主题教研活动,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包括教的内容、教的方法与策略、教的效果,因此“疾病”产生于“教”。每一个从事“教”的教师都可能会成为病人。当A老师在叙述“病情”时,教研小组内的其他老师充当医生,当轮到B老师在叙述“病情”时,这两名老师的角色发生互换。②在医学上医生诊断通常是一对一,但是在教研小组中,通常是一对多。换言之,一名老师在叙述“病情”时,其他教师都充当医生进行集体会诊。得出“治疗”方案亦是如此。③在医学上一种疾病通常对应固定处方,但是教研方案是开放的、不唯一的。主题教研是通过深入反思课堂教学现象与研究教学问题,而不是简单运用现成的原理与技术来改进教学,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无法单纯地遵从演绎的方法获得,只能在过程中不断地归纳、反思、改进与生成。加之,学生是复杂的、教学情境也是复杂多变的。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往往导致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没有已知的、固定的答案,很多时候存在多种解释和解决方案。这时候,作为“病人”的教师,可以不用完全遵循其他教师(“医生”)所提供的处方,可以自主做出选择与调整。但相同的是,二者始终是围绕“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的改进”开展“诊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