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于传统教育,体验教育中幼儿的学习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表2-1中,我们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在传统教育与体验教育中幼儿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
表2-1 传统教育与体验教育中幼儿学习方式对照表
显而易见,传统幼儿教育的学习方式注重对幼儿进行过去知识的传授,机械枯燥地记忆、思考,注重个人知识技能的获得,对幼儿需要与兴趣的刺激是单一的。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标准化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是教师和教材。幼儿的学习更多地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多数是间接的学习,幼儿总是先学之后才去动手操作实践。相反,在体验教育中,幼儿的学习方式全然不一样。幼儿的学习注重幼儿的即时感受和在活动中的领悟认识,幼儿是活动的中心,并在活动中多元体验,个性化地学习。体验教育注重活动的实践性过程,幼儿通过实践学习,在直接活动情境中学习,幼儿在活动中尝试主动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最后以分享、总结经验、问题解决的方式表征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把握幼儿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贯彻《指南》,把握体验教育精髓,充分认识幼儿体验式学习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体验式学习的积极作用,顺应幼儿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幼儿在体验学习中获得经验、发展能力。在三年多的研究中,我们概括提炼出了幼儿体验式学习的如下特点,如图2-1:
图2-1 幼儿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一)情境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即在以规范方式包含知识的真实场景和应用中呈现,以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做中学”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总是和一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只有让幼儿在具体的知识所依存的情境之中亲自探索,才是学习发生的过程。(www.xing528.com)
(二)情感性
幼儿以具象思维为主、专注持续时间短等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需要教师去激发和保护,因此,情感性首先指向的是创设的学习情境要能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情感。其次,在这种具象的学习方式下无论是哪种学习内容,幼儿情感的获得远远大于抽象的知识获得。
(三)过程性
作为幼儿主体论的拥护者,我们深知学习的过程比结果重要。当幼儿去摆弄材料、用眼看、用耳听、用嘴尝、用鼻闻……这都是学习,他们快乐地享受着这些过程。对我们而言,“我知道了这些材料可以怎么玩,我闻到了花的香味,这首歌好悲伤,这种味道我喜欢……”类似的幼儿体验更重要,而不去计较最终他获得了什么,尤其是成人关注的那种获得。幼儿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去获得有益经验的,而非通过直接抽象认知获得经验的,因此在体验教育中应充分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
(四)实践性
对于幼儿的学习,我们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我们不需要幼儿在看似热闹实则无真切感悟,看似材料充足却不考虑幼儿现阶段学习水平的活动中去“虚度时光”。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所有的体验式学习活动中,我们都关注幼儿学习愿望和真实经历,激励幼儿参与学习过程,让幼儿在全身心、多感官深度参与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在体验教育下的幼儿学习方式是积极的、主动的、充满探索性的,幼儿的生命状态是欣欣向上的,而不是像传统教育下机械地、毫无生气地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技能。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带给学习者愉悦的学习体验,使其在不断自我探索、不断挑战中获得成长自信,从而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