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青春年少”。
《故乡》是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故事内容大致是“我”在深冬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准备卖掉老屋,于是想起少年的闰土,以及两人欢度的时光;又遇到杨二嫂,对她的变化及表现也感到惊诧;及至见到现在的闰土,才发觉两人之间已有很深的隔膜,从闰土那里知道,他的景况以及世道都很不好;在离开家乡的船上,“我”想起过去如今的种种,感到人生希望渺茫,但同时又努力给自己打气。
《故乡》是一篇经典作品,对其主题的解读也已形成一定的定式: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导致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同时,也在思想上毒害了农民,使作者忧虑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希望探求人生的新路。这一解读较为全面,涵盖面从社会背景到作者个人情感,然而对当代的年轻读者来说,他们的兴趣、关注点以及感受是否与此主题一致?这篇经典小说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挖掘和探索的地方?
(一)文本类型和人物形象
总体来看,《故乡》并不是一篇很典型的小说,它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人物性格的呈现也缺乏戏剧性,加之以《故乡》为题,初读起来,很像是一篇纪实性的叙事散文,甚至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将作品中的“我”指称为“鲁迅”。
从文本类型的角度来看,《故乡》是一篇不很典型的人物型小说。作品并不强调安排曲折的情节,而是通过一系列场景来展现人物,但相较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该小说更关注人物的变化。
在小说中,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不过是一个叙事的线索,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以不同方式呈现了不同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形象,这些形象也不过是人物的一个侧面而已,作者更关注的,似乎是通过人物形象的负向变化来呈现人生不易的感觉,其中较突出的人物就是闰土和杨二嫂。
童年的闰土是鲜活地活在“我”的内心甚至脑海中的,“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的生活是生动的,充满丰富而有趣的细节,他是让“我”深感不舍的好朋友。中年闰土只是一个普通的海边农民,贫穷、寒苦,“像他父亲一样”,对社会等级有清楚的意识,只对物质生活有深刻的关切,“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年轻时的杨二嫂号称“豆腐西施”,只这一个词语,便可让人想见她年轻时的美丽与骄傲。如今的杨二嫂不再美丽,她的骄傲也只能仰仗年轻时的美名来维持,“辛苦恣睢”,爱占便宜,人格上不再追求任何自尊。
(二)叙述视角(www.xing528.com)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回顾视角和体验视角并用,重点描绘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少年闰土生动、鲜活,但值得注意的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幅经典的少年闰土的肖像并不是作者亲眼见到的,而是他在和少年闰土交游后想象出来的。
也就是说,隔膜不是刚刚有的。可以推测的是,讲述这些事情的少年闰土对海边生活的感受和少年的“我”并不相同,对少年闰土,这些不过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我”这生活在“高墙”之内的“少爷”看来“希奇”罢了。“我”对少年闰土的钦佩和羡慕,以及在见到中年闰土之后感到的极大的失望和隔膜,也是“我”与现实社会的隔膜的一部分。
相应地,年轻时的杨二嫂作为“豆腐西施”的光环,也掺杂了“我”作为少年人的想象,而生活的艰辛以及它改变人的能力却从未改变。
(三)主题意蕴
作为一篇颇有散文气息的小说作品,对当代年轻学生来说,除时代和生活背景的隔膜外,《故乡》的主题和其中的情感基调并无难解之处,换句话说,也没有更多值得深入探讨之处。那么,它作为经典的价值只在于具备历史意义吗?
上面从叙述视角的角度,我们重点关注了这篇作品在想象和隔膜层面的意涵,这其实也是解读作品主题时不可忽视的层面。具体来说,那个灵动、“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与其说“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不如说是我想象中的闰土,中年再见时,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也并不完全是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个人身份差异引起的。少年时代的闰土和少年的“我”,由于特定时代的习惯与认知范围,彼此对对方的身份、地位乃至生活环境并无更多了解,使两人投缘的,仅仅是年龄。而人到中年,在自己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自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历练乃至磨难之后,再次相见的两人,如何恢复当初的情投意合呢?年少无知之时,“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因而可以通过和闰土在一起玩耍和交谈建构出一个“在海边”的让人艳羡的少年闰土形象,成年之后,一见之下,就已经知道过去早已远去,这是成人需要经历的一个认知关口,也是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需要经历的关口。
因此,就作品的创作背景而言,将其主题确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人的戕害是大体不错的,但《故乡》之所以是经典,其原因与其说是其中包含“时代”因素,不如说是其中包含“时间”因素。
下一代仍要走上这一代人走过的路吗?阶级和时间所形成的隔膜是人所能克服的吗?“我”对此仍深感茫然。“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得不说,这一条路,是所有人都希望走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