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中的《挑山工》:冯骥才的叙事散文解读

新闻中的《挑山工》:冯骥才的叙事散文解读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挑山工》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是冯骥才。(一)事件结构《挑山工》中所叙述的事件,从结构上看是比较典型的发现型情节结构,叙述者“我”经历了一个由心生困惑到释然解惑,再到受到启发的过程。挑山工否认了有近道,并解释了为什么走得不比游人慢。这段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格开朗、直爽的挑山工。《挑山工》以“我”的视角呈现了挑山工淳朴乐观、昂扬向上、坚定自信的精神形象。[1]这是作者冯骥才在回忆当年《挑山工》一文

新闻中的《挑山工》:冯骥才的叙事散文解读

挑山工》是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后“阅读链接”中的阅读材料。《挑山工》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是冯骥才。文章讲述的是“我”去泰山时注意到有挑山工肩挑重物行于山道上,由于走折尺形路线,他们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花的时间却并不比游人多。“我”心生困惑,通过与挑山工攀谈,知道了其中原委。挑山工并没有什么近路,但不像游人那样走走停停,走长了就显得比游人快。“我”受到启发,画了一幅画,以此激励自己。

(一)事件结构

《挑山工》中所叙述的事件,从结构上看是比较典型的发现型情节结构,叙述者“我”经历了一个由心生困惑到释然解惑,再到受到启发的过程。

1.心生困惑(第1—2自然段)。

“我”的困惑始于见到挑山工的登山路线:他们身负重担,走折尺形路线,登一次山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花的时间却并不比游人多。游人屡屡从他们身边掠过,把他们甩在后面,但他们不知什么时候就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2.困惑加深(第3自然段)。

“我”通过实例证明上述困惑是事实,而非错误的认识:“我”在一次登泰山的时候,在山脚下与一个挑山工同时出发,他“扁担一头拴着几张木凳子,另一头捆着五六个青皮西瓜”,“我”和同伴很快越过了他,可是在回马岭歇脚的时候发现那个挑山工在对面的草坪上抽烟。再次差不多同时启程后,“我们”很快把他甩在后边,可当“我们”到达五松亭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正在对面的古松下整理挑子。两次相遇,“我们”走的速度明显比挑山工快不少,可他总能跟“我们”同时歇脚,这使得“我”心中的困惑再次升级。

3.困惑解决(第4—6自然段)。

“我”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心,走过去与挑山工攀谈。“我”说了自己的困惑和怀疑:你们是不是有近道?挑山工否认了有近道,并解释了为什么走得不比游人慢。“我”认为挑山工的话很有道理。

4.受到启发(第7自然段)。

挑山工说的话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画了一幅画来激励自己。

(二)事件结构与主题的关系

《挑山工》事件呈现的是主人公“我”所经历的困惑—释惑过程,挑山工解释了他登山似慢实快的道理,简单说就是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www.xing528.com)

挑山工的这段话,解释了“我”的困惑,并使“我”领悟到更深的哲理,“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文章结尾处,作者用画作再次点明文章的主题。

作者体味到的是怎样的哲理,又为何需要它呢?这些问题文章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需要读者结合自身体验与经历去思考。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人生之路与挑山工所走的登山之路关联起来理解,挑山工的回答就具有了隐喻意义,读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可以领悟到,在人生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心无旁骛、专心向前,不被诱惑吸引,不放弃努力,不怕一时的慢,坚持一个劲儿地向前,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三)挑山工形象对主题的强化作用

除了通过困惑—释惑的事件结构表现主题外,作者还运用外貌、服饰、行动、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刻画出挑山工积极乐观、充满活力的形象。

作者开篇就刻画了一幅泰山挑山工的群像,在这幅群像中,挑山工利落、干练,有突出的职业技巧。在文章的第3自然段,作为个体的挑山工出现在“我”的视野中,“矮个子,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他扁担一头拴着几张木凳子,另一头捆着五六个青皮西瓜”。挑山工给“我”的感觉是强壮、朴实,白褂子、红背心的搭配很耀眼,那抹红色仿佛有生命,直接进入人们的眼帘。第二次相遇时,作者通过对外貌、服饰细节及语言的描写,展示出挑山工淳朴、爽朗及乐观的生命姿态:“等到爬上半山的五松亭,我们看见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这位山民倒不拘束,挺爱说话。他告诉我,他家住在山脚下,他天天挑货上山,干了近二十年了,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这段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格开朗、直爽的挑山工。如果说初次听到“挑山工”这个词我们感受到的是这种工作的艰辛甚至卑微的话,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力量,是那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极受推崇的阳刚之气。

在结尾处,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画作,也对挑山工形象进行了凝练,“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就是挑山工精神的写照,那条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也是一条充满挑战的人生之路,那一抹红色则象征着不屈的生命的活力。

作者笔下的挑山工就这样活泼泼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他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没有疲态、没有抱怨,憨厚淳朴中流露出快乐和坚定,他挑起的不是沉甸甸的货物,不是沉重的生活,而是充满自信、充满阳刚之美的人生。他这种昂扬向上、充满活力的形象,使得他口中说出的哲理极具感染力,鲜明地烘托出文章主旨。

(四)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作用

叙事学学者认为,真正的主人公是叙述者,而不是他的任何一个人物。这句话对第一人称叙述的散文来说尤其适合。从叙述视角及叙述者层面来看,散文多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观察、感知和叙述事件,“我”是“真正的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即是散文的主旨所在。《挑山工》以“我”的视角呈现了挑山工淳朴乐观、昂扬向上、坚定自信的精神形象。从表面来看,《挑山工》的主人公就是“挑山工”,但挑山工的乐观形象和强劲生命力是通过“我”的视角呈现出来的,这是对“我”的生命观的折射,这种体悟强化了挑山工形象的动人力量。

此外,由于散文具有写实性特点,散文中的叙述者“我”常被视为作者本人,本文的确如此:“这篇散文写于1981年,正是我写作的鼎盛期。那年我写了70万字,有点发狂。大概那时我最需要挑山工背重百斤、着力攀登的精神。”[1]这是作者冯骥才在回忆当年《挑山工》一文创作缘起时谈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时作者处于职业生涯飞速发展时期,“有点发狂”,此刻的生命状态急需另一种精神来平衡。挑山工负重前行、脚踏实地、着力攀登、淳朴自然的生命状态正是当时作者最需要的,作者由此创作了这篇《挑山工》。

散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有利于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人生、对社会的领悟,这种基于真情实感的创作尤其能打动读者,使散文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