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事空间与视角:叙事学视角与故事人物感知的关系

故事空间与视角:叙事学视角与故事人物感知的关系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角,简单地说就是观察的角度,在下一章我们将进行详细的说明,这里主要介绍叙事学学者们对故事空间与不同视角关系的考察。这个空间是借助故事人物凡卡来感知的,因此故事中展示出凡卡对这个空间的独特感受。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指出,百草园似乎确实只有一些野草,却是他的乐园,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其实蕴含着成人与儿童的双重视角。

故事空间与视角:叙事学视角与故事人物感知的关系

叙事学视角下,故事空间在叙事作品中往往具有重要的结构意义,它除了为人物提供了必需的活动场所外,也是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乃至暗示作品题旨的重要方式。

视角,简单地说就是观察的角度,在下一章我们将进行详细的说明,这里主要介绍叙事学学者们对故事空间与不同视角关系的考察。

我们先来看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以俯瞰的角度对故事空间进行全景描述,使得故事人物连同其所处的空间一同展现在读者眼前。如《穷人》一文中对渔夫和妻子生存环境的描写: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作者以全知视角向读者展示了渔夫夫妇的生存状态,一方面,通过对屋外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在起着风暴的大海上谋生的渔夫之艰辛;另一方面,通过对屋内“炉火”“食具”“白色帐子”等的描写,又使读者感受到即使生活艰难困苦,渔夫夫妇仍尽己所能地将日子过得温暖、美好,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渔夫夫妇的这些特点与后文夫妇俩虽处困境却义无反顾收养邻居孤儿的高尚行为是一脉相承的。不难看出,全知视角使作者能够更自由地选择故事空间进行描写,从而能更容易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www.xing528.com)

除全知视角外,故事有时会采用人物视角来揭示人物对某个特定空间的心理感受。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契诃夫的经典作品《凡卡》。作者先以全知视角简单介绍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到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转而以凡卡的视角进行了如下描写:

在写第一个字母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架子上摆满了楦头。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这个空间是借助故事人物凡卡来感知的,因此故事中展示出凡卡对这个空间的独特感受。首先是担心,担心有人看见他写信;其次是叹息,凡卡“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他的眼光到此为止,神像两边的架子以及它上面的楦头都是他的眼光所不愿意触及的。这个空间本身就使他不由得叹气。他“跪在作台前边”,这应该也是他平时工作的姿态。凡卡的眼光限定了这个空间的氛围,也暗示出他生活状态的极端局促。这里以人物视角呈现出鞋匠家工作台周围的特定空间,既展现了人物所处的真实空间,同时又是人物心理活动的投射,环境与心境相互映照。

运用人物的眼光对故事空间进行描述,不仅可以展现人物在特定条件下对某个环境的独特感受,还有助于点明题旨。鲁迅的《从百草园三味书屋》中指出,百草园似乎确实只有一些野草,却是他的乐园,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其实蕴含着成人与儿童的双重视角。从成人视角来看,百草园确实就只有一些野草,而从儿童的视角来看,百草园中却充满着无限乐趣。鲁迅对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描写,则是以儿童视角展示出传统私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忽略,比如只是读书、只读成年人要求儿童读的书、不允许儿童提问题、儿童很难享有自由时光等。两个空间的对比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儿童天性的认同以及对传统私塾教育的批判。采用人物视角来描述故事空间时,故事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人物内心的外化,外部世界成为人物内心活动的客观对应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