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的结构研究和分析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的结构研究和分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叙事性文本来看,大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人物传记,叙事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等,本书主要介绍几种在这些体裁的文本结构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概念和方法。大体而言,人物传记、叙事散文或小说中的人物通常会呈现出心理性人物的特点,其具体特征则需要我们综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去分析和理解。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的结构研究和分析

从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叙事性文本来看,大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人物传记,叙事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等,本书主要介绍几种在这些体裁的文本结构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概念和方法。

在叙事性文本中,“叙事”在上述几种体裁的作品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常规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的是“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的叙事分析模式,在一些故事性强的文本中尤其如此。这一模式的优点是便于把握事件的进程和全貌,但不足也很明显,即过于强调作品内容的分析,容易忽略叙事技巧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简单套用叙事学语言来讲,即强调了“故事”,而忽略了“话语”。如果只单纯依赖这一模式,就把语文学习变成了故事会,对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很不利。因此,我们要在这一基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便会获得既见森林也见树木的成效,并能体会到森林中“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

所谓叙事性作品,往往要描述事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因为叙事性作品的这一本质特点,时间就成了事件的重要着眼点,因此,叙事学也重点关注了“叙事时间”这一概念,并将其大体区分为时序、时距、频率三个维度

时序是语文教学中关注较多的概念,包括我们常说的顺叙、倒叙和插叙等,不同的时序,其关注点是不同的,是强调因果关系还是突出强烈反差?是增强矛盾性还是丰富人物形象?这些都是教师们应在教学中仔细品味和认真分析的。

时距是指“故事时长(用秒、分钟、小时、天、月和年来确定)与文本长度(用行、页来测量)之间的关系”[1],可以进而细分为概述(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场景(叙述时间基本等于故事时间)、省略(叙述时间为零)和停顿(故事时间为零)。采用不同的时距,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显然也是不同的,并且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值得大家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予以关注。比如,我们在常规教学中常说的细节描写,往往就是一种停顿,语言描写则是场景,前者值得细加品味,后者则需要辅以想象来进行场景化的感知;概述和省略则往往是故事的背景部分,其解读方式显然不同于前两者。

频率则是指“一个事件出现在故事中的次数与该事件出现在文本中的叙述(或提及)次数之间的关系”[2],包括单一叙述(发生了一次,讲述了一次)、重复叙述(发生了一次,讲述了数次)和概括叙述(发生了数次,讲述了一次)。单一叙述较为常见,并没有特别值得关注的叙事效果;重复叙述则不同,往往表现事件对人物所造成的重大影响;概括叙述则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生存状况。

除上述三个时间维度的概念外,叙事性文本中的事件还有一个突出的特质—动因,即事件发生、发展的驱动性力量,这一力量可能是困难,也可能是矛盾,围绕这些困难或矛盾,人物会采取不同的行动,不同的人物间也会产生一系列互动,进而彰显出人物特质、人物关系乃至人物所处的生存环境。这一层面的内容将在后文介绍情节概念时展开具体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与事件动因层面相关的是人物的类型。在不同的作品中,人物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或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一些叙事学研究者据此形成了两种理论观:功能性人物观和心理性人物观(也称人物行动论和人物特性论,具体内容见后文)。

简单来说,功能性人物观强调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或功能,从普罗普的研究拓展开去,我们不难发现,童话、寓言、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往往是功能性人物,这些人物往往有突出的品性特征,正是这样的品性特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人物也因之表现出特定的角色功能,比如破坏者、帮助者或信使等,进而使文本呈现突出的、较为单一的主题,实现特定的宣传或教化功能。(www.xing528.com)

心理性人物观更强调人物自身的复杂性,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往往不是某种单纯的品性,而是较为复杂的性格或心理,这种复杂性一般会通过不同事件或在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来。大体而言,人物传记、叙事散文或小说中的人物通常会呈现出心理性人物的特点,其具体特征则需要我们综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去分析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能会看到某种典型的人物形象,但这种典型性人物与功能性人物中的类型化人物相比,已经丰富和深厚了许多,至于那些淡化情节的意识流或心理小说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其复杂性与之相比则更进一步。

与事件和人物高度相关的叙事学概念是视角,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往往会有不同的叙事效果,值得读者去细细领会,本书将在后文结合案例对此进行具体介绍。

除事件和人物外,环境也是叙事学的重要关注点,在叙事学的话语体系中,环境有时也被表述为叙事空间或故事空间。叙事学学者胡亚敏认为:“环境包含三大要素:自然现象、社会背景、物质产品。”[3]这三者与其说是“要素”,不如说是“类型”,因为在不同的作品中,这三者并非都不可或缺。胡亚敏又从环境在作品中所占地位与对应情节所处地位相比,将环境区分为支配与从属、清晰与模糊、静态与动态三种样式。这种区分也提示了我们对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所应采取的态度,比如从属地位的环境描写一般不应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重点,而模糊的环境描写则提示我们文章作者想要表述的主题富有更广大的意涵,动态的环境描写往往暗示了人物性格及命运或事件发展的变迁。对不同的环境表现方式采取不同的解读立场和态度,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从环境在叙事中所发挥的不同功用,胡亚敏还将环境区分为象征、中立和反讽三种类型,她认为这三种类型的叙事方式及其所营造的氛围是有较大差异的,具体分析见后文章节。

【注释】

[1]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19页。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24页。

[3]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