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文本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或意蕴,并了解其主题或意蕴的形成机制。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程度,自然与读者自身的阅历和阅读目的有关,但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在关照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去引导学生较为客观地分析文本,进而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说,在教学工作中,阅读体验或阅读快感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它更像是一种阅读途径,目的是激励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进而积累核心知识和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我们需要先了解文本的基本创作目的,这也是我们首先要区分纪实性文本和虚构性文本的原因。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看,纪实性文本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作者的建构与创造,但相对于虚构性文本,作者的自由度要小很多,创作目的也更为明确,因此,就纪实性文本而言,作品的解读空间更小,分析作品的主题及其形成机制也更为容易。虚构性作品则不同,在这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与其说是作者想明确表达主题,不如说是只在文本中隐含了诸多意蕴,这种意蕴越是模糊,作品的内涵就越丰富,解读的空间也越大。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叙事性作品的创作目的才恰恰要通过文本结构呈现出来。相应地,叙事性文本的解读不能只停留于寻章摘句或个性化的读后感,而是要在明确虚实界限的同时,通过结构分析来达到不同的解读层次。以“事”这一结构要素为例,纪实性和虚构性叙事作品都会紧紧围绕事件展开叙述,事件的发生也都会有起因、经过、结果几个部分,人物也会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进而形成某种“形象”。但由于两者的创作目的不同,创作空间也不同,纪实性叙事文本的创作主旨更多的是传递信息,传递关于事件的信息、人物的信息,因此其文本的解读有较强的确定性。在文本分析过程中,并不需要下过多探幽索隐的功夫或寻求特别的意蕴,文本结构的突出作用也更多地表现为“昭示”作品主题,如果主题与结构之间的联系不很明确,则说明读者可能存在过度解读的倾向。
虚构性作品在这方面则有很大不同,仍以事件为例,虚构为作者提供了极大的创作自由度,同时也提供了很大的解读空间,这也是在小说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者建议将常规的“主题”分析转向“意蕴”领悟的原因,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文本解读态度,才是对作品的尊重、对作者的尊重。(www.xing528.com)
明确了虚实之间的界限以及相应的差异之后,就需要重点关注作品的体裁了。创作者对体裁的选取与其创作的意图紧密相关,比如戏剧的突出特点是鲜明的人物形象与现实尖锐的矛盾,抒情诗与叙事诗除了在情绪表达上不同于其他体裁外,两者间也有较大的差异,散文可以说是介于虚实之间的一种文体,往往在真实叙事、抒情或状物的基础上,又意境深远。和之前提到的纪实性作品和小说相似,这些体裁在表情达意倾向上的差异,往往也呈现或隐含在其结构要素中,因此,需要在作品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好解读的路径和方法,恰到好处地解读文本。
在具体的文本解读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忠实于以上原则,明确不同文本解读的边界,在实践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发现和领悟。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类学科,它不追求精确,但仍有自己的边界和章法,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加以领会和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