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探究:拉瓦锡实验揭示空气组成

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探究:拉瓦锡实验揭示空气组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环节笔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查阅课本34页《拓展视野》资料,初步知道科学家拉瓦锡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探究:拉瓦锡实验揭示空气组成

1 先行学习

|先行学习卡|

先行组织者:氧气的化学性质。

基础学习内容:1. 回忆氧气和相关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物的状态;

2. 阅读课本34页《拓展视野》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资料。

达标检测:根据《拓展视野》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提示:实验中的化学反应(红色粉末)

(1) 钟罩实验中空气的体积减少了1/5,减少的是什么气体?

(2) 通过钟罩实验可以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我的疑惑:钟罩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简评:“先行学习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首要部分,是“三卡”教学的基础,促进学生自动学习,发现问题。在此环节笔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查阅课本34页《拓展视野》资料,初步知道科学家拉瓦锡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 合作探究卡

|合作探究卡|

合作学习问题:1.拉瓦锡钟罩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多媒体视频:拉瓦锡钟罩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1滴管吸水实验。

学生归纳:拉瓦锡钟罩实验原理:同温同压下,    容器中吸入的液体的体积= 空气中的    的体积。该实验通过化学反应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完全除去,导致密闭容器内气压(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钟罩内汞液液面上升,约为钟罩体积的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心得:在拉瓦锡设计的密闭容器中,汞与氧气发生反应,气体体积减小,汞液面上升,其体积就是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简评:“合作探究卡”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研讨和展示交流的学习内容,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此环节中,学生带着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入到此环节的学习中,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钟罩实验的现象:水槽中的水银倒流进钟罩,约占钟罩体积的1/5。再通过分组实验活动:滴管吸水实验,一步一步通过这些不同途径的启发,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钟罩实验的原理。

合作学习问题: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www.xing528.com)

问题1你认为有哪些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

问题2你认为上述的什么物质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什么?

【小资料】1. 木炭与硫黄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    ,集气瓶中的气体的量几乎不变,导致广口瓶中的压强几乎    (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少”)。

2. 镁既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也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应。

学生分组实验2:红磷粗略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步骤: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

(3) 将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将燃烧匙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4) 待燃烧完毕后,冷却到室温,将橡皮管放入烧杯中打开弹簧夹观察。

思考与讨论: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进入到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中哪种气体的体积?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产生误差?完成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我的心得:1. 装置的选择依据;2. 药品的选择;3. 实验误差的分析。

简评:此环节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精心设计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初步得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和药品选择依据。并且通过小资料这一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药品的选择上除了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这一依据外,还要考虑到产物的状态和只能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不能与空气中其他气体也发生反应这些要素。

同时此环节也发挥了课堂实验的功能进行启发,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分组实验的造成误差与学生原本认知形成冲突、矛盾,适时点播学生关注实验操作中的要点,进一步理解本实验的原理。

3 练习反馈卡

|练习反馈卡|

巩固练习:某同学在培养皿中放好蜡烛,倒入一种无色液体,点燃蜡烛迅速倒扣上小烧杯,观察液面逐渐上升,蜡烛熄灭后冷却到室温,液面上升约1/5,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1/5 。你认为是真是假,为什么?

【小资料】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简评:“练习反馈卡”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巩固练习题”进行错题处理,进行归纳提升。使用蜡烛作为反应物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通过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单独思考,结合小资料提示,巩固和运用知识,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系统化、结构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