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看三班的数学基础比五班好些,重新分组后,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五班那么热闹,整个班级显得较平静。合作探究卡环节刚开始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学生显得较被动,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逐渐参与到小组活动中。第二次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了“三三制教学”的魅力所在,因为孩子们的表现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巡视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在认真地倾听,大家都参与到了小组活动中。我能够听到这样的声音:“你听懂了吗?”“是不是这样?”等。一位数学基础不太好、常开小差的朱同学,他的课堂表现让我很意外。他不仅自始至终非常积极地参与了小组的讨论,而且他思考问题很仔细。在探究活动1的第2题中,学生容易忽略n=0的情况,只对m、n是同号或异号进行讨论。正是细心的他,成功地突破了这个难点。
|课堂实录片段(第2题)|
生1:因为m≠0,我将方程变形为① 当m、n同号时,② 当m、n异号时,方程无实数根。
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
(另一个小组的朱同学举起了手!)
生2: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n=0时,方程的根应该x1=x2=0;
……
(此时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舒展开……)
师生共同完成探究活动1后,进入到探究活动2。我发现学生们均能在组内解决第①、第②问。难点是第③问,若按以往的教学方式,我可能会让某个学优生直接说出他的解题思路,或者是我直接讲解。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听”过而已,它缺乏试错纠错的过程,效果可想而知。下面是第(3)问的小组展示片段。鉴于这道题的挑战性,刚开始,同学们均不敢上台,在老师的鼓励下,D组A同学鼓足勇气走到讲台前。
|课堂实录片段3(探究活动2,第3问)|
生1:这道题从第三步开始错。方程两边同时除以(a+2),若a+2=0,a=-2时,方程就无解;当a≠-2时,就是
师:接下来呢?还有错误吗?
生1:有,如果a+2<0,就不可以开根号。
师:不可以开根号,那方程的解的情况是什么?
生1:方程无实数根;如果a+2>0,方程的根是
师:(归纳)这位同学的思路比较清晰。也就是当a<-2,方程无实数根;当a>-2方程的根为
师:我们分a=-2,a>-2和a<-2 3种情况,对这个方程的解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意见吗?
(此时C组的一位同学举起了手!)(www.xing528.com)
生2:为什么不从第一步就开始分类讨论呢?
师:你说说看!
生2:我在想,可不可能存在a=1这样的情况。
师:a会不会等于1?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请大家思考下他的这个问题。
生1立即回答:不可能。
师追问:为什么?
生1:因为a-1在分母上,所以就隐含了a≠1.
师:非常好!你听懂了吗?
生2点了点头,满意地坐到座位上。
师继续追问:当约去分母后得到的方程(a+2)x2=4,是否隐含a≠1?
大家齐答:有!
师:那么回顾本题,对a的取值范围的讨论共有几种情形?
(有学生举起手,用手势告诉老师4种、有的学生沉默不语、有的学生说2种、有的说3种。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观察到有3种情形。)
师归纳:① a=-2,方程无解;②③ a<-2方程无实数根;
师:a≠1放到哪里?
(一部分学生回答,每种情况后面都要加上;一部分学生观察到a的取值范围,回答放到a>-2的后面。在这样的和谐的、师生平等对话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下,突破了这道题的难点。)
师:我们看到,这位同学的思路很清晰,勇气可嘉!我们给她掌声……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这位平时较腼腆的付同学露出了笑容,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