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28人,全部是随迁子女,从小学习基础以及学习习惯较差。但进入八年级以来,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还不够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作业上比较拖拉,这些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做到认真听讲。班中部分好的学生只管自己学习,较落后的学生懒惰成性,不愿意多动脑、动手、动口,没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还有少数学生性格太胆小、内向,整天闷坐着,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有的甚至可以一节课不说不动。
(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学完后的一节复习课。代数式是由字母表示数发展而来的,是数的进一步发展和数量关系的简明表达。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建立代数式的概念时,其中涉及的基本运算局限于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这时出现的代数式类型只有整式和分式。第十二章“实数”中引进了数的开方运算,而且在方根的讨论中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根式,因此本节课着重研究二次根式,在内容的安排上,与前面学的整式和分式相结合,在明确二次根式的概念,基本运算以及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对二次根式的运算、变形、化简进行研究。
(三) 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学习代数中的整体思想,将题目中的某些代数看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并且让学生通过对问题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特征的学习,感受和理解整体思想的解题技巧。
在课堂之初,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整体思想的精妙之处,设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利用整体思想解决问题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
(1) 若a-2b=3,则2a-4b+5的值为________。
(2) 若则经的值为________。
(3) 因式分解(a2+b2)2-4a2b2=________。
(4) 已知(x+y)(x+y-2)-24=0求x+y的值。
学生通过这几个问题,激发了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原来数学中的代数并不一定是埋头苦算,求值并不一定是要把未知数的值一一求出,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新的问题。
1. 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www.xing528.com)
① a2+b2; ②
2. 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这两道题目存在一定的难度,希望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解决了以上问题之后,学生进行练习反馈。
已知:能否使用这两个方程作为已知条件来设计一道具有整体思想的题目来考考全班同学?如求代数式a-c的值,利用(a-b)+(b-c)便可求出。
整节课希望学生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思考能力,善于表达、善于交流、良性竞争、积极合作的学习习惯。
(四) 分组情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只有一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才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个人展示,而一些胆小,成绩较落后的同学往往就没有这样的机会来展示自己。但是在“三三制教学”的课堂学习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岗位,放大他们的长处,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提高自身能力。
课堂小组一般由4~5位同学组成。其中有一位核心人物组长,这是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他的任务是在“先行学习卡”中完成基础题后,负责批改小组成员的学案,并给予指导;在“合作探究卡”中负责组内讨论的平衡,调动起组员的讨论热情。
另一位是记录员,这是一名成绩尚可但是在平时上课时比较胆小内向不太敢说话的同学,那么他就负责“先行学习卡”中问题的回答工作,并且在合作学习卡中对组内成员的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并且在最后展示环节进行展示 。
还有剩2~3名同学则是组内相对较落后的同学,他们由于基础知识较差,想说但不会说,在以往的课堂学习中往往是非常沉默的,由刚开始的不会回答,到最后习惯性于做一名课堂的旁听者,参与感较弱。但是在“三卡”教学模式下,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任务,他们负责小组表述工作,在“合作探究卡”环节中的展示环节,由他们来进行解题思路的说明,回答得好的同学可以得到2分的小组奖励,而组长和记录员只能拿到1分。小组往往为了竞争胜利,会更诚恳的与这几位以往的落后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想,鼓励他们大胆说。
在这样的分工下,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到说起来,动起来,写起来。学生们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