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中心幼儿园大班 教师:蒋闫利
项目开展时长:15周
一、项目来源
一天早上,皓皓兴高采烈地拿着一盒东西回来了。皓皓说:“老师,我姑姑结婚啦!这是请大家吃的喜饼。”孩子们听闻都围了上来。然然说:“我阿姨也要结婚了,星期天在祠堂摆喜酒。”颖儿说:“我妈妈带我去了流芳堂吃饭。”翔翔接着说:“流芳堂我知道,沿着一条石头路走下去,还有一个古氏祠堂。”译译说:“祠堂是给人参观、打牌的,我们茶东村有一个曹氏大宗祠。”林林说:“池塘里有很多鱼,还有水牛。”皓皓说:“不对,不对,祠堂是摆酒的。”林林不服气地说:“池塘里有很多花。”到底是“池塘”还是“祠堂”呢?基于幼儿对“祠堂”的兴趣,便产生了大班项目课程——《龙的祠堂》。
二、项目网络图
《龙的祠堂》的项目网络图如图5.2-13所示。
三、项目目标
1.预设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祠堂的历史由来、主要用途及建筑结构,了解当地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
图5.2-13 《龙的祠堂》项目网络图
(2)技能目标:会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艺术作品,遇到问题能自主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乐于和同伴分享自身的美感体验,尊重同伴感受,享受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快乐,体验当地民俗风情,从而更加热爱家乡文化。
2.生成目标
(1)认知目标:说出幼儿园附近有哪些祠堂,知道祠堂的建筑特色和内部摆设,了解这些祠堂的名称和举办的民俗活动,能够自主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设法探索和解决问题。
(2)技能目标:学会细心观察并记录祠堂的特色建筑,分辨不同的祠堂,能够和同伴一起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愿意尝试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乐于大胆创作,自信心增强。
(3)情感目标:体验实地探访祠堂的快乐,对探究问题的过程产生兴趣,体验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体验粤剧的特色韵律,萌发对民俗文化的喜爱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项目的驱动性问题
(1)驱动性问题:祠堂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2)幼儿生成的问题链如图5.2-14所示。
图5.2-14 《龙的祠堂》问题链
五、项目主要学习内容
本项目主要学习内容如表5.2-5所示。
表5.2-5 项目主要学习内容
续表5.2-5
六、项目具体实施过程
(一)祠堂的由来
1.什么是祠堂?附近有什么祠堂?
孩子们在讨论什么是祠堂、附近有什么祠堂时,教师留意到由于本地孩子对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分不明显,导致和外地孩子理解上的不同。本地孩子所说的“池塘”就是在广州番禺区处处可见的建筑物——祠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附近最想参观的祠堂——傍西村罗氏大宗祠。
2.实地探索:怎么去祠堂?
第一次和家人去参观罗氏大宗祠时,梓翔注意到了去祠堂路上的标志性物体——大榕树。他告诉大家,看到这棵树后左转就到了。孩子们顺着梓翔的指引,顺利找到了罗氏大宗祠。
3.幼儿发生的学习行为有哪些?
(1)分享使用电子产品的经验,萌发猜想,验证结果。
(2)学会倾听并尊重同伴的想法,尝试通过标志性物体找到目的地。
4.教师反思
首先,教师要做幼儿学习的支持者,相信幼儿能够做到。这次幼儿遇到问题后,教师没有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幼儿寻求解决的办法。令教师感到意外的是,幼儿想出了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例如访问他人、打电话询问、上网搜索等。其次,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发音,帮助其正确认识词语。最后,鼓励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其建立团队的意识。
(二)一进祠堂:祠堂里面有什么?
1.什么是探花?
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和调查访问等方法,初步了解了祠堂的结构、布局等,面对牌匾上“探花及第”四个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图5.2-15)。通过上网搜索资料和询问家长,孩子们知道了原来探花就是古时候考试得了第三名的人。
图5.2-15 祠堂里的“探花及第”牌匾
图5.2-16 祠堂里的“保大堂”牌匾
2.“堂大保”还是“保大堂”?
另外一块牌匾(图5.2-16)是什么呢?梓翔读成“保大堂”,译译说:“不对不对,是读‘堂大保’。”对于上面的字是按什么顺序读,孩子们决定去采访教师和门卫叔叔。
门卫叔叔饶有兴趣地来到了班级,给孩子们讲起牌匾后面藏着的故事。他说,古时候的人写字是从右写到左,就跟现在贴的对联一样,读对联也是从右到左的顺序,所以读牌匾也是从右到左。
3.幼儿发生的学习行为有哪些?
(1)通过观察访问,知道了什么是探花和探花的历史故事。
(2)懂得区分对联的上联、下联和横幅。
4.教师反思
鼓励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触摸等方法区分对联的上下联和横幅;采用游戏教学法加深幼儿对对联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启发了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三)童趣问祠堂
“祠堂旧旧的,可以拆了重修吗?”孩子们对于祠堂的问题保持着好奇,听说颖儿的爸爸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后,孩子们便主动邀请他来到课堂。颖儿的爸爸通过回答孩子们的各种问题,让孩子们了解祠堂的基本结构、用途等(图5.2-17)。
图5.2-17 家长向幼儿介绍祠堂的结构
1.幼儿发生的学习行为有哪些?
(1)知道各个地域语言的不同。
(2)学会倾听和提问,懂得提问的基本礼仪。
(3)了解祠堂的结构和历史背景文化。
2.教师反思
教师要善于挖掘家长资源,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共同提高保教质量。这次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邀请家长进课堂教学,就提前跟家长做好了充分的沟通,所以活动开展效果良好。
(四)门上的人是谁?
“门上的那两个人为什么穿的跟我们不一样?”通过查找资料和访问家长,孩子们知道了原来那两个门神的名字叫关羽和张飞。小哲说:“姐姐读小学时看的《三国演义》那本书里面就有张飞和关羽。”通过搜集资料,孩子们发现他们都是大将军,后来的人信奉他们为门神。译译等几位小朋友很喜欢《三国演义》的故事,经常跟大家分享书本里的故事,乐此不疲。
1.幼儿发生的学习行为有哪些?
(1)了解关于张飞、关羽的故事,并制作表演道具。
(2)知道讲故事的要素包括时间、人物、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3)学会与同伴沟通、合作创设剧本。
2.教师反思(www.xing528.com)
在探究祠堂趣事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及时调整了各个活动区域及区域内材料的投放。例如:在语言区投放了相关的绘本材料,同时增加表演区;在美工区投放了道具制作的相关材料,幼儿用画、剪、粘、测量等方法制作表演道具和服装,并不断试穿、修改、完善,提升了反思、审美的能力。
(五)画上的人是谁?
孩子们在讨论中提出疑问:为什么住在同一个村的人不是同一个姓呢?通过小组调查访问幼儿园附近的人,他们发现村里的人主要姓罗,另外还有其他姓氏。
(六)谁的姓氏多一点?
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制作表格,统计出自己班同伴与老师的姓氏数量,发现在“百家姓”上可以查看姓氏的排名。
1.幼儿发生的学习行为有哪些?
(1)在反思、回顾中梳理经验,沿着线索进行推理。
(2)知道在百家姓上查找自己的姓氏排名,学会统计姓氏数量及表格制作。
(3)运用图形、图画的方式表达文字的含义,对文字产生一定的兴趣。
2.教师反思
第一次实地探索祠堂后,我们发现项目开展前的网络图与幼儿探索的兴趣点有所不同,因此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想法、语言、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关注非常重要。此外,教师对幼儿园、家长、同伴等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事半功倍地促进教学。
(七)二进祠堂:前广场有什么?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疑惑,教师通过电话预约,再次组织参观祠堂。这一次,孩子们有了新的问题:
(1)地上的石头为什么那么长?
面对“地上的石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我爷爷带我去买菜就是走这里的。”“为什么它是凉凉的?”“地上的石头为什么那么长?”为了找到新问题的答案,孩子们访问了当地人,还使用了仪器测量石板温度。
孩子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原来这叫石板街。石板街曾经进行过维修,很多石板换成了现代的,只有那几块长的、粗糙的石板才是从很久以前保留下来的。同时他们还发现,最长的石板有三个人岔开腿并排站那么长,石板的温度比较低,偏凉。
(2)前广场的“人”是谁?
通过询问路人,孩子们知道泮池边的浮雕画里的人物叫“十八罗汉”,他们是谁呢?
(八)十八罗汉是干什么的?
一天,小甜拿着一本《西游记》告诉大家:“《西游记》里也有十八罗汉。”绘本故事引发了孩子们对中国四大名著的讨论,大家知道了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了解了十八罗汉的人物和故事后,孩子们编排了剧目《十八罗汉》,并决定在幼儿园的大礼堂表演,邀请其他人来观看。
1.幼儿发生的学习行为有哪些?
(1)知道十八罗汉的外貌特征及本领。
(2)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及其主要内容。
(3)上网搜索音乐,选择表演的配乐,学会合作制作道具、讨论角色分工等。
2.教师反思
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在师幼、幼幼互动中,尊重幼儿的想法,为幼儿的表演产生共情、欣赏、期待。师幼共同参与表演,提高幼儿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九)祠堂里的粤剧
在一次师幼活动回顾时,唱粤剧的人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她到底唱的是什么呢?孩子们通过搜索信息,知道这叫粤剧,又称唱大戏,是广东的特色文化。
通过访问,大家发现隔壁班伟伟的爸爸就在剧社工作,于是经过伟伟爸爸同意,孩子们来到了剧社参观(图5.2-18)。
图5.2-18 参观剧社
到剧社参观时,孩子们对乐器也产生了好奇。通过亲身体验,他们知道了不同乐器的使用方法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结束参观后,孩子们邀请伟伟的爸爸来到课堂教大家粤剧演员化妆的步骤技巧和唱戏的基本动作等,对粤剧的演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图5.2-19)。
孩子们通过自由分工、筹备节目等,在祠堂进行粤剧表演(图5.2-20)
图5.2-19 学习粤剧妆及动作
图5.2-20 在祠堂里表演粤剧
1.幼儿发生的学习行为有哪些?
(1)懂得粤剧的由来,通过实地参观剧社,感知、体验与创作粤剧。
(2)初步了解了粤剧化妆的基本步骤和唱跳粤剧的主要动作。
2.教师反思
通过查阅粤剧资料、参观剧社、体验感受打击乐器、观看粤剧,幼儿和教师都对粤剧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师通过回顾、总结、反思,让每一个幼儿享受探索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教师自己也常常陶醉在项目中,享受与幼儿对话的过程,享受幼儿带来的惊喜,享受和同伴研讨的经历,享受与园长和其他专家交流后顿悟的愉悦。
通过探索祠堂的结构、特征、用途和祠堂里唱粤剧等故事的呈现,幼儿获得了以下知识技能:
(1)能通过手机查阅、访问他人,了解祠堂的结构、用途等。
(2)知道前往目的地的多种途径与方式,能借助于线路图、标志性物体等。
(3)在创设区域的过程中,发展了合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的沟通能力、表现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践,初步掌握了粤剧的化妆、姿态、动作、表情、打击乐器等的特点。
(5)通过对比、测量等,发现不同物体的温度在阳光照射下发热程度不同。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测温,萌发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6)能够用不同的游戏方法促进对成语的认识和理解。
(7)知道祠堂的传统文化、岭南粤剧特色,萌发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8)与其他人分享结果、回顾活动,能清楚地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
七、项目反思
(一)教师方面
教师能够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较好地激发幼儿对活动参与的兴趣。对于活动中一些临时生成的问题,教师能抓住机会、随机应变地找到契机将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很好地保持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自主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既能启发幼儿思考,又能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及时把讨论中的亮点用笔记、照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便于活动开展后,教师对活动进行反思,找出活动开展的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师努力做到既考虑到预设的计划性,又重视幼儿生成主题的自发性;活动设计既考虑到幼儿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又考虑到幼儿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项目内容既能让幼儿学到理论的知识,又能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幼儿方面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知道使用多种方法途径开展探究活动,如请家长协助上网搜索资料、打电话、人文访谈、实地调查等。在层层探究中知道祠堂的由来、作用和意义,了解建筑特色风格、文化底蕴等并延伸到祠堂唱粤剧表演等。幼儿在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活动中是身心愉悦的。懂得在活动前协商好、分好工、做计划等一切准备,统筹能力、合作意识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能自编自演故事,感受体验创作,并为表演进行简单的统筹,制作、收集道具、乐器或布景;在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合作,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创作,呈现出创造性视态或动态作品,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愿意表达自己的理解,分享交流体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提高了审美水平,体验了不同表演形式所带来的乐趣。
八、附表
表5.2-6和表5.2-7分别为《龙的祠堂》活动框架和评价量规。
表5.2-6 《龙的祠堂》活动框架
表5.2-7 《龙的祠堂》评价量规
续表5.2-7
续表5.2-7
续表5.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