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越窑瓷器的艳丽魅力及其文化兴盛

唐代越窑瓷器的艳丽魅力及其文化兴盛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茶文化的兴起,对越窑制瓷业的兴盛也产生重大影响。宁波和义路唐代码头遗址出土过一批唐代越窑青瓷器,造型丰富,变化多姿,令人赞叹。图5-32宁波博物院藏唐越窑青瓷荷叶盏托“秘色”一名最早见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一诗的诗名,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

唐代越窑瓷器的艳丽魅力及其文化兴盛

当然,漆器、铁器、金银器的不发达并不是说汉唐时期浙江地区的饮食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恰恰相反,这一时期,浙江先民们在原始瓷的基础上成功创烧出了越窑青瓷,开启了中华饮食文化史上最绚丽辉煌的瓷器文化,影响遍及世界

秦至西汉,浙江的制陶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日常所用器皿仍以陶器和原始瓷为主,饮食器具的类型与先前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高温硬陶盉釉陶大量出现,造型也更加浑厚饱满。汉墓中普遍流行随葬陶灶,形体有长方形、马蹄形、船形等,浙江地区以船形灶最为常见,多素面,灶面上刻画或模印有各种厨房工具和食品,如釜、刀、俎、叉、案、瓢、刷子、勺子、杯、鱼等,灶眼上置釜,釜上再放甑、盆等,十分形象。虽然是随葬明器,但是一定程度上也生动表现了汉代厨房灶具的形制(见图5-28)。

图5-28 宁波博物院藏东汉舟形陶灶(附陶釜、陶勺)

同时,原始瓷也在不断进步,到了东汉早期,很多原来陶、瓷共烧的窑场逐渐发展为以烧原始瓷为主,并最终在东汉中晚期,成功烧制出温度在1200℃以上,胎质细腻、施釉晶莹的成熟瓷器。近年来在浙东地区先后发现了60余处东汉窑址,广泛分布于曹娥江中游的上虞和滨海的宁波。出土的陶瓷标本经检测,无论是烧成温度,吸水率,还是抗弯强度等都已达到成熟瓷器的标准,而且胎质细腻,釉色均匀莹润,胎釉结合良好,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一批成熟青瓷制品(见图5-29)。器型主要有罐、碗、盏、盆、钵、盘、壶、瓿、酒樽、壶、耳杯、泡菜罐等,装饰花纹有弦纹、水波纹和铺首等。

图5-29 浙江省博物馆藏东汉越窑青瓷耳杯

西晋时期,越窑生产区域不断扩大,生产中心开始从上虞地区向宁波慈溪上林湖一带转移,窑场数量急剧增加,产品种类丰富,迎来了第一个兴盛时期,中国第一个瓷窑体系——越窑系逐渐形成。这一时期的制瓷工艺日臻完善,大量地使用模印技术,适应了青瓷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日常器皿,尤其是饮食器具,注重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纹饰装饰手法多样化,经历了由简朴趋于繁缛的发展过程,动物纹以及佛教题材纹饰盛行一时(见图5-30)。

图5-30 浙江省博物馆藏西晋越窑青瓷蛙盂(www.xing528.com)

东晋至隋初,受战乱影响,越窑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器物种类明显减少,生产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器皿,包括钵、碗、蹀、罐、盘、盘口壶、大耳杯、鸡首壶等(见图5-31)。西晋时期盛行的各类瓷俑明器基本停滞。从大小成套的碗、盘等器物来看,当时器皿的定型批量生产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装饰也逐渐从繁缛向清新、雅致方向发展,悄然开启了唐代以釉色为美的先河。

图5-31 浙江省博物馆藏东晋越窑青瓷耳杯盘

唐朝建立后,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进一步发展,越窑也逐渐复苏并迎来了高速发展,制瓷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将胚体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大量使用匣钵装烧制青瓷,使瓷器质量获得了质的飞跃。唐代茶文化的兴起,对越窑制瓷业的兴盛也产生重大影响。唐代“风俗贵茶”,宫廷饮茶之风兴盛,风靡全国,贵贱皆号,蔚然成风。在皇室崇茶、士大夫扬茶、佛教重茶、商人卖茶、举国饮茶的大背景下,与茶相关的各行各业都得到空前发展。浙江是当时茶叶的最主要产地,越窑因此之便也率先成为唐代制作茶具的中心,陆羽《茶经》就将越窑列为唐代六大名窑之冠。

唐代越窑青瓷茶具的种类十分丰富,有碗、瓯、杯、盏托、钵、注子、茶碾、茶盒、茶则、注瓶等。器形端正、胎质细腻、釉色晶莹润泽、釉面青碧的越窑青瓷茶具为唐人饮茶增添了无穷的高雅情趣。越窑青瓷也在饮茶习俗的推动下不断精进,造型上讲究器形的丰富多变和线条的柔和匀称,许多器物造型直接来源于大自然。如碗,有荷叶形、荷花形、葵瓣口形;杯,有海棠式;注子,腹部做成瓜棱形;盘,口沿做成葵花瓣形;盏托做成荷花叶形等等。宁波和义路唐代码头遗址出土过一批唐代越窑青瓷器,造型丰富,变化多姿,令人赞叹。其中仅注子一类,式样就多达十余种。另一件荷叶带托茶盏精美异常,体型犹如盛开的莲花。盏,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腹部压印五棱;托,似一舒展荷叶,四边微微卷起。全器通体釉色饱满青翠,滋润而不透明,宛如荷叶托着盛开的荷花在水面随风飘荡。这件盏托也是越窑青瓷精品——秘色瓷中的代表作之一(见图5-32)。

图5-32 宁波博物院藏唐越窑青瓷荷叶盏托

“秘色”一名最早见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一诗的诗名,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五代吴越国的统治者钱氏家族大量烧制“秘色瓷”上贡给中原王朝,使得秘色瓷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宋以后,对于“秘色”一词的概念产生了很多争议。宋人曾慥编著的《高斋漫录》记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给秘色瓷平添了一层神秘的意味。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14件越窑青瓷,根据同时出土的记录法门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账碑》,这批瓷器被记载为“瓷秘色”,同时注明有:“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至此才揭开“秘色瓷”的神秘面纱。所谓“秘色”之名,“秘”字为“机密”“保密”的含义,“色”除了“颜色”一解外,还可解释为“配方”,如药粉配方、釉料配方等等。因此“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

有唐一代,“类冰似玉”的越窑青瓷不但是珍贵的皇室贡品,受到文人雅士的争相追捧,同时也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产品远销海外,风格、影响波及日本、朝鲜半岛等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