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始瓷器:浙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瓷器:浙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出土青铜饮食器具以及水晶杯的墓葬、遗址中,往往还伴随出土原始瓷豆、原始瓷碗、陶豆、陶罐、陶鼎、陶簋、陶盆、陶钵等,充分表明了当时浙江人在饮食生活中虽然已经开始使用青铜饮食器具,但是并不普及,大部分人最常用的饮食器具仍是陶制器具和原始瓷器,这和当时浙江地区原始瓷烧制技术的发明和制瓷业发展有关。省内已发现的原始瓷窑址数量已超过140处,主要分布在东苕溪流域和宁绍平原。

原始瓷器:浙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出土青铜饮食器具以及水晶杯的墓葬、遗址中,往往还伴随出土原始瓷豆、原始瓷碗、陶豆、陶罐、陶鼎、陶簋、陶盆、陶钵等,充分表明了当时浙江人在饮食生活中虽然已经开始使用青铜饮食器具,但是并不普及,大部分人最常用的饮食器具仍是陶制器具和原始瓷器,这和当时浙江地区原始瓷烧制技术的发明和制瓷业发展有关。与质地疏松,吸水性强而且表面粗糙的陶制器具相比,原始瓷以瓷土烧制而成,温度在1100℃以上,胎制基本瓷化,质地致密,表面有光泽,气孔率和吸水率较低,因此无论是从实用角度还是装饰美观,都更适宜用来作为饮食器具。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商周时期浙江的原始瓷无论是窑场的数量、规模,窑业发展序列的完整性,还是产品种类、质量等,都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省内已发现的原始瓷窑址数量已超过140处,主要分布在东苕溪流域和宁绍平原。而原始瓷的出土地分布更为广泛,在浙西的金华、衢州,浙北的环太湖沿岸,浙东的杭州湾沿岸以及浙南台州、温州地区都有发现,种类非常丰富,可见当时原始瓷器具的普及之广。

按照原始瓷的基本特征,浙江地区的原始瓷大概可以分为商代、西周早中期、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战国中早期五个发展阶段。[5]最早的原始瓷大概在夏商之际开始出现,器型较为单一,以豆和罐类为主(见图5-18),有少量的盘、盆、蹀、盂、尊、簋、碗、三足盘等,大部分仅在器物的肩、上腹部等部位施釉,很少有通体施釉,装饰以素面为主,较为单一,部分器物上拍印有方格纹。

到西周早中期,浙江的原始瓷发展到达第一个高峰,器物类型开始丰富多样,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豆、尊、簋、盂、盘、碟、罐、杯、盉等,纹饰复杂多样,大量使用水波纹、弦纹和堆贴等。施釉技术也有长足进步,一般通体施釉,釉层薄且均匀,多呈淡黄色。

图5-18 瑞安市博物馆藏西周时期原始瓷豆

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原始瓷烧制技术又更进一步,器物类型大量增加,除了日常家用器物之外,出现了大量的大型罐、平底尊、鼎、簋、卣等模仿中原青铜器制作的器物,不仅器型巨大,制作规整,釉层厚,釉色较深,呈酱褐色,玻璃质感强,而且装饰复杂,如青铜器一样装饰了繁缛的纹饰,包括云雷纹、勾连纹、弧形纹、圆圈纹、菱形纹、锥刺纹等(见图5-19和5-20)。

图5-19 浙江省博物馆藏西周原始瓷黄褐釉卣

(www.xing528.com)

图5-20 浙江省博物馆藏春秋原始瓷双系罐

到了春秋中晚期,原始瓷烧制技术逐渐稳定下来,胎质细腻致密,气孔大量减少,釉色也变薄,施釉均匀,釉色相比前几期更浅,呈青翠色。但是在器物类型上,种类大为减少,基本以常用的碗为主,加上少量的罐和盘。纹饰也极少,基本为素面,少量有对称弧形纹、米筛纹(见图5-21)。

图5-21 浙江省博物馆藏春秋原始瓷拍印纹双系罐

直至战国时期,原始瓷的器物类型又变得丰富起来,而且种类远超以往任何时期,不仅有常用的碗、杯、盘、盆、钵、盅、盒、盂、豆,而且有兼具实用和礼器的鼎、提梁壶、提梁盉、长颈瓶、尊、簋、罍、罐、三足壶、烤炉、冰酒器、温酒器、镇等等,更有钟、缶、磬等乐器,矛、斧等兵器和凿、锸等工具。同时,胎、釉、器型、装饰、烧造等各方面的技术也都达到顶峰,绝大多数器物胎质细腻匀净,胎色呈稳定的灰白色,施釉均匀,釉层薄,釉色多青中泛黄,相当一部分产品玻璃质感强,可与东汉时期的成熟青瓷媲美。纹饰主要见于大型器物上,多为云雷纹和水波纹,日用器皿纹饰较少(见图5-22和5-23)。

图5-22 浙江省博物馆藏战国原始瓷温酒器

图5-23 浙江省博物馆藏战国原始瓷三足单柄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