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的饮食文化研究走在浙江其他地级市饮食文化研究前面。有关杭州饮食历史与文化的代表性著作成果主要来自林正秋、俞为洁、何宏诸位教授的研究。[74]近年来,在“杭州全书”文化工程的支持下,出版了一批有关杭州饮食的相关研究,如《杭州运河土特产》(杭州出版社2013年版)、《钱塘江饮食》(杭州出版社2014年版)、《西溪的美食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湘湖物产》(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钱塘江水产史料》(杭州出版社2017年版)、《一个城市的味觉遗香:杭州饮食文化遗产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等。
杭州市政府、各区县市餐饮行业协会、杭州饮食服务集团、杭菜研究会等对杭帮菜烹饪技艺、名菜名点、名人名店方面多有推广和研究。但其研究成果多以“杭州菜谱”为中心,缺乏从杭帮菜历史文化源流视角的深入探讨。[75]
杭州有关饮食文化的学术性论文较多,成果也比较分散。如赵荣光《十三世纪以来下江地区饮食文化风格与历史演变特征述论》(《东方美食(学术版)》,2003年第2期),史涛、金晓阳《老字号餐饮企业的顾客消费体验与评价研究——以杭帮菜老字号为例》(《美食研究》2015年第3期),张剑光《唐五代时期杭州的饮食与娱乐活动》(《浙江学刊》2016年第1期),何宏、赵炜《〈乡味杂咏〉研究》(《美食研究》2018年第1期),巫仁恕《东坡肉的形成与流衍初探》(《中国饮食文化》2018年第1期),钱建伟《杭帮菜国际传播现状及其媒介发展策略》(《企业经济》2014年第10期)等。
由于历史上宋代都城临安的饮食业繁荣,兼具南北特点,有相当一批专家聚焦宋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其中许多篇幅涉及南宋临安饮食文化的研究。如俞为洁《杭州宋代食料史》,陈伟明《唐宋饮食文化初探》《唐宋饮食文化发展史》,刘朴兵《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沈冬梅《宋代茶文化》,徐海荣主编的《中国饮食史》,[76]全汉昇《南宋杭州的消费与外地商品之输入》,翁敏华《论两宋的饮食习俗与戏剧演进》,庞德新《宋代两京市民生活》,钟金雁《宋代两京饮食业析论》,李春棠《从宋代酒店茶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冷辑林、乐文华《论两宋都城的饮食市场》,乌克《南宋临安的饮食业》,徐吉军《南宋临安饮食业概述》,徐吉军、林莉《南宋临安馒头食品考》,朱惠英《宋朝花馔选材及烹调法与花卉象征意义之研究》等。此外,徐吉军《宋代衣食住行》,邓卓海《宋代都城的服务行业》,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以及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等专著中,相关章节多有探讨南宋时期临安饮食业情况。《品味南宋饮食文化》《杭州南宋菜谱》《宋宴》则有关于宋代名菜名点的复原研究成果。
有关杭州饮食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中,周鸿承《一个城市的味觉遗香:杭州饮食文化遗产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版)将杭州饮食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进行了类型的划分。具体分为:食材类饮食文化遗产、技艺类饮食文化遗产、器具类饮食文化遗产、民俗类饮食文化遗产和文献类饮食文化遗产五大类型。史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烹饪教育课程资源体系融合研究——以“杭帮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例》(《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第9期)一文提出“‘杭帮菜’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烹饪课程体系面临的困境为:‘非遗’资源向课程要素转化之困,烹饪教师对‘非遗’资源的接纳之困,由‘师徒相授’到职业教育转变之困。‘非遗’进入烹饪课程资源的研究路径为:研究‘非遗’资源的申报,熟悉‘非遗’资源的研究成果;做好‘非遗’资源进入烹饪课程资源的筛选工作,建立‘非遗’资源库;做好‘非遗’资源库利用与课程教学领域的对接工作。”他提出的“(杭帮菜)非遗资源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联系示例表”对于杭帮菜非遗培训有启发性,值得关注,见表2-1。[77]
表2-1 杭帮菜非遗资源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联系示例表
不过,上述研究对“杭帮菜”非遗内容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故而在“杭帮菜”教育课程资源中没有考虑到有关杭州饮食器具类非遗、文献类非遗资源对于“杭帮菜”烹饪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后续有研究者如叶方舟专门对杭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值得借鉴参考。[78]此外,在杭帮菜推广研究方面,一些研究者注意到杭帮菜菜肴英译及杭州餐饮国际化战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陈洁《中国菜菜名英译中的文化信息传递——以杭州菜菜名英译为例》,[79]沈桑爽、王淑琼《传统杭帮菜名称英译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研究》[80]等。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宣部指导、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的具体策划下,杭州同步举办“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趁此机遇,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同志主持成立了杭帮菜研究院,负责开展杭帮菜研发、推广和培训工作。聘任周鸿承博士担任杭帮菜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方舟先生为杭帮菜研究院培训中心主任。随后,杭帮菜研究院分别组织编写了《别说你会做杭帮菜:杭州家常菜谱5888例》(见图2-4)《漫画杭帮菜》,这是收录菜品最多,资料最翔实的杭州地方菜系菜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先生和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专门为该书题词。漫画书《漫画杭帮菜》则邀请知名漫画家、新杭州人蔡志忠先生编绘,该图书随后荣获“2019世界美食家图书大奖”。
图2-4 《别说你会做杭帮菜:杭州家常菜谱5888例》
王国平同志一直致力于推进杭州饮食文化历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他组织力量,正在筹备编撰“杭帮菜全书”,即包括杭帮菜文献集成、杭帮菜丛书、杭帮菜研究报告、杭帮菜通史和杭帮菜辞典的“5+1”研究体系。此举必将极大地提升和丰富浙江饮食文化内涵。
【注释】
[1]徐吉军、姚伟钧:《二十世纪中国饮食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8期,第12-18页。
[2]Sabban Francoise.Histoire de 'lalimentationchinoise:bilanbibliographique(1911-2011).Food&History,2012(2):103-129.
[3]赵荣光教授有关中国食物史的评论性文章较多,可参见: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概论》,引自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页;赵荣光:《中国食文化研究述析》,引自赵荣光:《赵荣光食文化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赵荣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食学研究历》,《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1-5页;赵荣光:《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与创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第1期,第51-56页。
[4]相关作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参见赵炜,何宏:《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年第4期,第1-8页;姚伟钧,罗秋雨:《二十一世纪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的新发展》,《浙江学刊》2015年第1期,第216-224页;贾岷江,王鑫:《近30年国内饮食文化研究述评》,《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9年第3期,第19-23页;刘荣:《21世纪中国内地食学发展现状浅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第16-23页。
[5]笔者在这里将一些较有启发性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介绍如下:Cesaro Cristina M..Consuming Identities:Food and Resistance among the Uyghur in Contemporary Xinjiang.Inner Asia,2000(2):225-238;Lu Shun,Fine Gary Alan.The Presentation of Ethnic Authenticity:Chinese Food as a Social Accomplishment.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1995(3):535-553;Jing Jun.Feeding China's Little Emperor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景军:《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Wang Di.The Teahouse:Small Business,Everyday Culture,and Public Politics in Chengdu,1900-1950.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的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阎云翔:《汉堡包和社会空间:北京的麦当劳消费》,引自[英]戴慧思:《中国都市的消费革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247页。
[6]彭兆荣:《饮食人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13年版;彭兆荣,肖坤冰:《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世界民族》2011年第3期,第48-56页;王斯:《西方人类学视域下的祭祀饮食文化研究述评》,《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5期,第179-185页;陈运飘,孙箫韵:《中国饮食人类学初论》,《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第47-53页;张述林,张帆,唐为亮等:《中国饮食文化地理研究综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年第2期,第27-30页;刘慧,郑衡泌,胡晓蓉:《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综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6年第3期,第44-49页;陈朵灵,项怡娴:《美食旅游研究综述》,《旅游研究》2017年第2期,第77-87页;Mintz Sidney W.,Du Bois Christine M..The Anthropology of Food and Eating.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2002,31:99-119;Uprichard Emma.Describing Description(and Keeping Causality):The Case of Academic Articles on Food and Eating.Sociology,2013(2):368-382.
[7]Chang K.C..Food in Chinese Culture: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张光直(K.C.Chang)所编一书是有十几位美国学者按照断代史的研究方式对中华饮食文化进行考察。国内类似饮食断代史著作还有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中华书局1993年版;林乃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杨虹:《中国饮食文化的巨幅长卷——评〈中国饮食史〉》,《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55页。
[9]曾纵野:《中国饮馔史》第1卷,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版;季鸿崑:《烹饪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马健鹰:《中国饮食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谢定源:《中国饮食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季鸿崑:《中华食学研究讨论大纲》,引自赵荣光、邵田田主编:《健康与文明:第三届亚洲食学论坛(2013绍兴)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3-43页。
[11]吴昊:《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史丛书——再评〈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第32页。
[12]季鸿崑:《中国饮食科学技术史稿》,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洪光住:《中国食品科技史稿》,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
[13]赵荣光:《满汉全席源流考述》,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赵荣光:《〈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
[14]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高启安:《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5]王仁湘:《饮食考古初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版;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刘云,赵荣光:《中国箸文化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潘吉星:《筷子的传播史》,《文史知识》2009年第10期,第77-82页;赵荣光:《关于箸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思考》,引自刘云,朱碇欧:《筷子春秋》,百花文艺出版2000年版;赵荣光:《箸与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农业考古》1997年第1期,第225-235页。
[17]詹嘉:《15—18世纪景德镇陶瓷对欧洲饮食文化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13第1期,第118-123页;詹嘉:《中国文化对日本陶瓷绘画的影响》,《中国陶瓷》2006年第1期,第63-65页;王斯:《作为饮食器物专案的景德镇陶瓷遗产研究——詹嘉教授学术成果评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第13-15页。
[18]邵万宽:《中国面点文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邵万宽:《中国面点》,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版;邵万宽:《食之道:中国人吃的真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19]关剑平:《茶与中国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关剑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
[21]Jutta Rall.Zurpersischen Ubersetzung eines Mo-chueh,eines chinesischen medizinischenTextes.Oriens Extremus,1960(2):152-157;Jutta Rall.Die vier grossen Medizinschulen der Mongolenzeit(Munehener Ostasiatische Studien,Bd.7.).viii.Wiesbaden:Franz Steiner Verlag,1970;Anderson E.N..Food and Health at the Mongol Court,edited in Kaplan Edward H.,Whisenhunt Donald W.,Altaica Opuscula.Essays Presented in Honor of Henry Schwarz.Bellingham,Washington: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Studies on East Asia,19),1994:17-43;Franke Herbert.Additional Notes on non-Chinese Terms in the Yuan Imperial Dietary Compendium Yin-shancheng-yao.Zentralasiatische Studien,1970(4):8-15;Lao Yan-Shuan.Notes on Non-Chinese Terms in the Yuan Imperial Dietary Compendium Yin-shan Cheng-yao.The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Academia Sinica XXXIX,1969:399-416;Charles Perry.A Mongolian Dish.Petits Propos Culinaires,1985(19):53-55;Smith John Masson,Jr.Mongol Campaign Rations:Milk,Marmots and Blood,see in Oberling Pierre.Turks,Hungarians and Kipchaks,A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TiborHalasi-Kun.Washington,D.C.:Institute of Turkish Studies,1984:223-228;Smith JM.Dietary Decadence and Dynastic Decline in the Mongol Empire.Journal of Asian History,2000(1):35-52.
[22]Buell Paul D..The Yin-shan Cheng-yao,A Sino-Uighur Dietary:Synopsis:Problems,Prospect,see in Unschuld Paul.Approache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lation Methodologies and Terminologie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109-127;Buell paul D..Pleasing the Palate of the Qan:Changing Foodways of the Imperial Mongols.Mongolian Studies,XIII,1990:57-81;Buell Paul D.,Anderson E.N.,Perry Charles.A Soup for the Qan:Chinese Dietary Medicine of the Mongol Era as Seen in Hu Szuhui's Yin-shan Cheng-yao.Kegan Paul International,2000;Buell Paul D..Mongol Empire and Turkicization:The Evidence of Food and Foodways,see in AmiTa-iPreiss Reuven,The Mongol Empire and Its Legacy.E.J.Brill,1999:200-223.
[23]Sabban Francoise.Le systeme des cuissonsdans la tradition culinairechinoise.Annales,Economies,Societes,Civilisations,1983(2):341-368;Sabban Francoise.Cuisine A La cour de 'lempereur de Chine:les aspects culinaires du YinshanZhengyao de Hu Sihui.Medievales,1983(5):32-56;Sabban Francoise.Court cuisine in fourteenth-century imperial China:Some culinary aspects of husihu'isYinshanZhengyao.Food & Foodways,1985(1):161-196;Sabban Francoise.Ravioli cristallins et tagliatelle rouges:les pates chinoises entre xiie et xivesiècle.Medievales,1989(16/17):29-50;Sabban Francoise.La viande en Chine:Imaginaireet usages culinaires.Anthropozoologica(Numérospécial:Les animauxdans la culture chinoise),1993(18):79-90;Sabban Francoise.Food notes from the east.Food&Foodways.1994(4):391-394.萨班教授近年在国内外期刊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可通过其网站信息进行检索查询:萨班简介[EB/OL].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网站.[2017-05-08].http://cecmc.ehess.fr/index.php?2619.
[24][法]萨班:《近百年中国饮食史研究综述(1911—2011)》,引自赵荣光:《健康与文明:第三届亚洲食学论坛(2013绍兴)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1-15页;[日]太田泰弘:《日本中华饮食文化研究者的足迹:活跃于太平洋战争终结前的先驱者业绩》,引自赵荣光:《健康与文明:第三届亚洲食学论坛(2013绍兴)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57-61页;赵炜,何宏:《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年第4期,第1-8页。
[25]日本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成果,我们后面专门有一节进行调查研究。
[26]上述国际食物史研究者代表性研究成果,可参见:KWANG OK KIM.Re-orienting Cuisine:East Asian Foodway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Berghahn Books,2015;JACK GOODY.Cooking,Cuisine and Class:A Study in Comparative Soci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SIDNEY MINTZ.Sweetness and Power.Viking-Penguin,1985;SIDNEY MINTZ.Tasting Food,Tasting Freedom:Excursions into Eating,Culture,and the Past.Beacon Press,1996;JUDITH FARQUHAR.Appetites:Food and Sex in Post-Socialist China(Body,Commodity,Text.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2002;[美]冯姝娣.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郭乙瑶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KEY RAY CHONG.Cannibalism in China.Wakefield,1990;[美]郑麒来:《中国古代的食人:人吃人行为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FRANCESCA BRAY.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volume 6: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onology,part II:Agricu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HSING-TSUNG HUANG.Fermentations and Food Sciences.Part 5 de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volume 6 of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黄兴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6卷第5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J.A.G.ROBERTS.China to Chinatown:Chinese Food in the West.Reaktion Books,2002;[英]罗伯茨:《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杨东平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Kane Penny.Famine in China,1959-1961.Houndmills Basingstoke,1988;Cwiertka K..The Shadow of ShinodaOmasu:Food Research in East Asia,see in Claflin Kyri,Scholliers Peter.Global Food Historiography:Researchers,Writers,& the Study of Food.Berg,2012:181-196;Sislocki Mark.Culinary Nostalgia.Regional Food Cul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Shanghai.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27]Knechtges David R..Tuckahoe and Sesame,Wolfberries and Chrysanthemums,Sweet-peel Orange and Pine Wines,Pork and Pasta:The“Fu”as a Source for Chinese Culinary History.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2012(1):1-16;Knechtges David R..Dietary Habits:Shu Xi's“Rhapsody on Pasta,Early Medieval Chin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4:447-457;Knechtges David R..Chinese Food Science and Culinary History:A New Stud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2002(4):767-772.
[28]Klein Jakob.Redefining Cantonese Cuisine in Post-Mao Guangzhou.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2007(3):511-537;Latham Kevin,Thompson Stuart,Klein Jakob.Consuming China.Approaches to cultur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Routledge,2009.
[29]Sterckx Roel.Food and Philosophy in Early China.Palgrave Macmillan,2005;Sterckx Roel.Food,Sacrifice and Sagehood in Early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Sterckx Roel.Of tripod and palate:food,politics,and religion in traditional China.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2005(3):213-216;Sterckx Roel.Alcohol and Historiography in Early China.Global Food History,2015(1):13-32.
[30]港台地区研究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参见:Wu David Y.H.,Tan Chee-Beng.Changing Chinese Foodways in Asia.Hong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1;Wu David Y.H.,Cheung Sidney C.H..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Food.Richmond,2002;吴燕和:《港式茶餐厅——从全球化的香港饮食文化谈起》,《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7期,第24-28页;张展鸿:《饮食人类学》,引自招子明,陈刚:《人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张展鸿:《客家菜馆与社会变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33-35页;林淑蓉:《侗人的食物与性别意象:从日常生活到婚姻交换》,《考古人类学刊》2007年第6期,第11-42页;张珣:《文化建构性别、身体与食物:以当归为例》,《考古人类学刊》2007年第6期,第71-116页;余舜德:《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谭少薇:《港式饮茶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29-32页;陈元朋:《两宋的“尚医士人”与“儒医”》,台湾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陈元朋:《粥的历史》,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31]Mudu P..The people's food:the ingredients of“ethnic”hierarch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staurants in Rome.GeoJournal,2007(2):195-210;Cho Lily.Eating Chinese:Culture on the Menu in Small Town Canada.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10:1-224;Yang Young-Kyun.Wel-lBeing Discourse and Chinese Food in Korean Society,Re-orienting Cuisine.Berghahn Books,2015:203-220.
[32]Chen Yong.Chop Suey,USA: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Americ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4;Mendelson Anne.Chow Chop Suey:Food and the Chinese American Journe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6.
[33]Song Gang.Trying the different“Yang”taste:Western cuisine in Late-qing Shanghai and Hongkong.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2012(1):45-66;Cook Harold J..Creative Misunderstandings:Chinese Medicine in Seventeen-century Europe:Cultures in Mo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4:215-240;Cook Harold J..Conveying Chinese Medicine to Seventeenth-Century Europe.Springer Netherlands,2011:209-232.
[34]Piper Andrew.Chinese Diet and Cultural Conservatism in Nineteenth-Century Southern New Zealand.Australian Journal of Historical Archaeology,1988(6):34-42;Forman Ross G..Eating out East:Representing Chinese Food in Victorian Travel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A Century of Travels in China.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7:63-74;Spier Robert F.G..Food Habits of Nineteenth-Century California Chinese.California Historical Society Quarterly,1958(1):79-84.(www.xing528.com)
[35]Hayford Chaeles.Open recipes,openly arrived at:“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1945)and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food.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2012(1):67-87.
[36]Wang Q.Edward.Chopsticks: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王晴佳:《筷子——饮食与文化》,三联书店2019年版。
[37]Yue Isaac,Tang Siufu.Scribes of Gastronomy:Representations of Food and Drink in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3:1-172;[美]乔安娜·韦利·科恩(卫周安):《追求完美的平衡:中国的味道与美食》,引自[美]保罗·弗里德曼:《食物:味道的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5-100页。
[38]类似观点可参见徐吉军、姚伟钧:《二十世纪中国饮食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8期,第12-18页;赵炜、何宏:《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年第4期,第1-8页;萨班:《近百年中国饮食史研究综述(1911—2011)》,引自赵荣光编:《健康与文明:第三届亚洲食学论坛(2013绍兴)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13页;Cwiertka K.,Chen Yujen.The Shadow of Shinoda Osamu:Food Research in East Asia,See in Claflin Kyri W.,Scholliers Peter eds.Writing Food History:A Global Perspective.Oxford:Berg Publishers,2012:181-196.
[39]CiNii是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经营的包括学术论文、图书、期刊等学术情报的数据库,其功能类似于中国的知网数据库。笔者在CiNii数据库中分别以日文的“飲食文化”与“食文化”为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其结果前者仅有27个,而后者则有4822个之多。
[40]成城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编:《日本の食文化:昭和初期·全国食事習俗の記録》岩崎美术社,1990—1995年版。
[41]照叶树林文化论认为:“照叶树林带”这一自然地理带存在于西自喜马拉雅山脉,经由南亚及中国南部,东至日本西部的广阔地域之中。研究者们认为尽管该地理带中居住着许多的不同民族,但是其生活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共通性特征,诸如砍烧地(刀耕火种)农耕、种植黏性谷物、饮茶习惯、曲法酿酒以及大豆类发酵食品等多种特征,由此将其概称为“照叶树林文化”。中尾佐助、佐佐木高明等研究者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
[42]该图为石毛所作,引自石毛直道:《食の文化を語る》,东京:トメス出版2009年,第14页。原图初版于1980年,此处为改订版。
[43]该部分对石毛研究理论的介绍与分析,主要参考石毛直道:《石毛直道食の文化を語る》,东京:トメス出版,2009年,第13-41页;石毛直道:《日本の食文化研究》,立命馆大学社会システム研究所编:《社会システム研究》(特集号),2015年版,第9-17页;关剑平:《石毛直道博士的饮食文化研究》,《饮食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第97-107页。
[44][日]田中静一:《一衣帯水:中国料理伝来史》,柴田书店1987年版,第143-160页。
[45][日]木村春子:《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研究了解中国饮食——中山时子的信念》,《饮食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第102-105页。
[46]相关内容详见[日]横田文良:《中国の食文化研究:北京編》,辻学园调理制果专门学校,2006年;[日]横田文良:《中国の食文化研究:山东編》,辻学园调理制果专门学校,2007年版;[日]横田文良:《中国の食文化研究:天津編》,辻学园调理制果专门学校,2009年版。
[47][日]太田泰弘、刘征宇译:《日本中华饮食文化研究者的足迹:活跃于太平洋战争终结前的先驱者业绩》,引自赵荣光编:《健康与文明:第三届亚洲食学论坛(2013绍兴)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57-61页;关剑平:《青木正児から中村喬へ―中国飲食文化史研究の専門化—》,《社会システム研究(特集号)》2017年版,第119-123页;[日]石毛直道:《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的巨人:篠田统》,《饮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第98-101页;关剑平:《田中静一与中日饮食文化交流史研究》,《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第103-105页;[日]太田泰弘:《日中食文化交流の架橋——田中静一先生(1913—2003)を想う》,《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第106-109页。
[48][日]中村乔:《节令食品考》,《立命館文學》1987年第5期,第865-912页。
[49][日]篠田统:《中国食物史》,柴田书店1974年版。
[50]《中国食物史の研究》(八坂书房,1978)一书中汇总了篠田在1951—1970年完成的饮食文化学术论文,其中大部分曾发表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相关研究报告之中。
[51][日]篠田统:《五穀の起源》,《自然と文化》1951年第2期,第37-70页。
[52][日]篠田统:《古代シナにおける割烹》,《東方学報》1959年第30期。
[53]图2-2与图2-3出自1799年版《清俗纪闻》卷之八婚礼与卷之九宾客。该资料引用自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电子数据库:https://ndlonline.ndl.go.jp/#!/detail/R300000001-I0000004283 19-00,检索日期[2018.09.21]
[54]刘征宇,[日]河合洋尚:《绪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与日常生活》,引自[日]河合洋尚、刘征宇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与日常生活》,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调查报告144号,吹田市: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2018年,第1-15页。
[55]参见周达生:《中国の少数民族にみる食の文化》,引自石毛直道编:《東アジアの食の文化:食の文化シンポジウム’81》,平凡社1981年版,第188-202页;周达生:《中国の食文化》,创元社1989年版。
[56][日]石毛直道:《食の文化——世界の中の東アジア》,引自石毛直道编:《東アジアの食の文化:食の文化シンポジウム’81》,平凡社1981年版,第13-40页。在该论文中,石毛直道在“主食、副食二元结构”观点的基础上,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的饮食文化特征总括为一种“以米—米饭为膳食构成”的东亚饮食文明,并从“主食农作物种类”“烹饪方法”“调味品”“进餐工具”“饮食思想”以及“与饮食有关的节庆活动”等多个方面与“以小麦粉—面包为膳食构成”的欧美饮食文明进行了比较,进而强调了“以米饭为主食”“使用蒸制做法”“以碗、筷为餐具”“使用酱油等豆类发酵调味品”“‘医食同源’观念”以及“以阴历为基础的节庆饮食礼俗”等东亚饮食文化的共通性特征。
[57]贾蕙萱、[日]石毛直道:《食をもって天となす:現代中国の食》,平凡社2000年版。
[58][日]西泽治彦:《中国食事文化の研究:食をめぐる家族と社会の歴史人類学》,风响社2009年版。
[59][日]河合洋尚、刘征宇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与日常生活》,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调查报告144号,吹田市:国立民族学博物馆,2018年。
[60][日]日野绿:《香港広州菜遊記——粤のくにの胃袋気質》,凯风社2003年版。
[61]Farrer James.Shangha'is Western Restaurants as Culinary Contact Zones in a Transnational Culinary Field,James Farrer eds.,The Globalization of Asian Cuisines:Transnational Networks and Culinary Contact Zones,NY:Palgrave Macmillan,2015:103-124.
[62][日]熊谷瑞慧:《食と住空間にみるウイグル族の文化——中国新疆に息づく暮らしの場》,昭和堂2011年版。
[63]《教育部:每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专业》,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m/gn/2019/07-05/8885049.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检索日期[2019.07.08]
[64]周鸿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历程回顾与历史检视》,《美食研究》2018年第1期,第14-18页。
[65]王一伟:《温州饮食文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66]周珠法:《绍兴美食文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7]张如安编:《宁波历代饮食诗歌选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8]林正秋:《杭州饮食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9]唐彩生:《浙江嘉善县饮食禁忌习俗》,《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第75-76页。
[70]刘旭青:《从特产、食俗歌看浙江饮食文化》,《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63-69页。
[71]梅松华:《浙江景宁畲族饮食习俗变迁及原因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0年版,第306-317页。
[72]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刘丽:《宋代饮食诗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叶俊士:《李渔饮食思想》,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郑涵:《传统饮食“缙云烧饼”的文化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唐铭泽:《浙江菜系翻译报告》,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李伟俊:《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角度看汉语菜名英译标准的确立——以〈品味浙江〉为例》,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73]在浙江省民政厅最终注册的准确名称为“浙江省之江饮食文化研究院”,业内简称“浙江省饮食文化研究院”。
[74]代表性研究有林正秋:《杭州饮食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俞为洁:《饭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版;俞为洁:《良渚人的饮食》,杭州出版社2013年版;何宏:《民国杭州饮食》,杭州出版社2012年版。
[75]代表性成果有杭帮菜研究院编:《别说你会做杭帮菜:杭州家常菜谱5888例》,杭州出版社2019年版;杭州市饮食服务公司编:《杭州菜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戴宁:《杭州菜谱(修订本)》,浙江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烹饪协会主编:《浙菜》,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杭州杭菜研究会编:《杭菜文化研究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宋宪章:《杭州老字号系列丛书·美食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沈关忠,张渭林:《名人笔下的楼外楼》,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版。
[76]徐海荣主编的《中国饮食史》共六卷十九编,其中第九编为《宋代饮食史》。
[77]史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烹饪教育课程资源体系融合研究——以“杭帮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例》,《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第9期,第110页。
[78]叶方舟:《杭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及传承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周鸿承:《一个城市的味觉遗香:杭州饮食文化遗产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79]陈洁:《中国菜菜名英译中的文化信息传递——以杭州菜菜名英译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40-141页。
[80]沈桑爽、王淑琼:《传统杭帮菜名称英译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研究》,《安徽文学》2017年第8期,第1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