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从过去的历史经验中也可以知道,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的趋势并不是依靠国家硬性规定贷款的比例能够扭转的。农村金融方面的问题其实是农村各类问题的综合反映,需要政府、财政和金融机构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根本性地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的“非农化”趋向。积极发展小城镇经济,全方位振兴农村经济,重新认识乡村价值,挖掘乡村价值,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健全的金融机构和良好的财务秩序要求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稳定的经济政策。从最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上看,政府不能过分参与和干涉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了给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就需要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加速农村全面改革发展进程。
目前,国家普遍采取的农村信金融机构改革的方案和最新的政策措施中,一般都是由国家硬性规定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支农比例。这一措施是必要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但是从过去的历史经验中也可以知道,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的趋势并不是依靠国家硬性规定贷款的比例能够扭转的。农村金融方面的问题其实是农村各类问题的综合反映,需要政府、财政和金融机构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根本性地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的“非农化”趋向。(www.xing528.com)
一方面,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中,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主要包括加速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引导农民的农业活动向专业化、商品化、品质化发展,提升农户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谈判能力。另一方面,市场要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可以借鉴当前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通过股份化方式,揭示农村的资源价值,统筹利用好农村各项生产要素,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小城镇经济,全方位振兴农村经济,重新认识乡村价值,挖掘乡村价值,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