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金融需求差异及满足现状分析

农民金融需求差异及满足现状分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农民对金融的需求差异较大。一般来说,贫困农民不满足贷款主体应具备的条件,向其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需承担很大的风险,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概率不高。(二)农民金融需求满足现状及特征分析1.存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农村信用合作社或农村商业银行为其主要存款机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产生了大量的闲散资金。

农民金融需求差异及满足现状分析

(一)农民的类型及特征

目前,我国的农民人口数量庞大。2016年,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8271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亿2345万人,占比为57.35%,乡村常住人口5亿8973万人,占比为42.65%。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农民对金融的需求差异较大。因为不同层次的农民对农村金融贷款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因此本研究按照富裕程度对农民进行划分。依据富裕程度不同,农民可以划分为贫困农民、普通型农民及市场型农民三类。这三类农民的主要特征如下。

1.贫困农民

贫困农民主要依靠出售自种的农副产品来获取收入,总体收入水平较低,基本没有储蓄存款,其信贷需求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款能力较差。一般来说,贫困农民不满足贷款主体应具备的条件,向其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需承担很大的风险,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概率不高。因此,贫困农民的主要信贷资金获取渠道是政策性金融的优惠贷款资金、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小额贷款以及扶贫贷款资金等。

2.普通型农民

普通型农民的收入来源相对丰富一些,同时还拥有一部分的存款,且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其信贷需求主要用于投资性需求,包括应付季节性的生产资料购置或者临时性的周转需要、修建房屋、购买农机具等,还款能力比较好。这类主体从正规金融机构中获得资金的问题都不大。

3.市场型农民

市场型农民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生产技能,收入水平一般较高,其信贷需求主要为投资性需求,包括农机具购买及土地改良等。一般来说,农村金融机构更偏向于将资金借贷给这一类农民,因为他们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市场及风险意识,同时还具备创业精神,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效益也更大。

(二)农民金融需求满足现状及特征分析(www.xing528.com)

1.存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农村信用合作社或农村商业银行为其主要存款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产生了大量的闲散资金。许多农民形成了将资金存放在金融机构的需求。在综合考虑了存款机构的安全性、距离远近、交通便利程度、存款利息、存款机构的可靠性等情况后,大多数农民都选择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因为其在农村有相当长的时间基础,而且网点覆盖了相当多的地区。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很多地区,农民逐渐开始选择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外的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及民间金融组织来存储资金。

2.贷款需求缺口较大,政策性融资成为主要融资渠道

我国农民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生活和生产两个方面,其中生活性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建房、婚嫁和治病等生活需求,而生产性贷款主要用于农业及非农业的生产活动。相较于存款服务,目前我国农民的贷款需求面临着巨大的缺口。根据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2014年中国农业增加值为53882亿元。全国农户贷款余额为5.4万亿元,但是贷款投入需求大约为8.45万亿元,“三农”金融的缺口约为3.05万亿元。由于抵押贷款困难,如今“政策性”金融成为农民主要的融资渠道,能够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如表3-4所示,除了全国性的农村“三权”融资以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推出的政策性融资实施效果良好。

表3-4 农村主要政策性融资渠道及要求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