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增强对策研究

宁波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增强对策研究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增强宁波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强宁波发展动力是保持宁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宁波高校的特色逐步显现,学科基础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

宁波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增强对策研究

戴亚虹陈征傅松寅

高校走向地方化,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显著趋势,也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必然产物。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提出人才培养的需求,拉动高校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和调整结构,又决定了高校的结构、规模和效益。同时,高校发展在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促进地方技术进步、推进地方文化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当前,增强宁波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宁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于地方发展的能力,是摆在宁波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紧迫、艰巨而持久的任务。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宁波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转换所作出的具有全局战略意义的决策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部署。当前,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研发园区建设,发展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强化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撑和保障。这6项重点工作都与宁波高校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联,需要高校积极参与其中,并为这些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如果本地高校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弱小,大部分服务由外地高校来完成,则在时间和质量上必然制约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并会导致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因创新成本的提升加快向相关服务能力强的区域转移,最终导致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同步提高本地高校的服务能力。

2005年,宁波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潜在优势,通过建成比较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运转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健全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加快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促进教育、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与联动发展。从其内容和目标来看,作为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最贴近、互动作用最强的高等教育自然是这项工作的重心所在。高校是宁波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主力军,高校不但为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结合体系和培训服务体系提供直接的人才支撑,也是三大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主体力量。

宁波高校能否真正履行自身使命,能否真正靠自身特色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取得主动,首先取决于能否解决自身的定位问题,明确所承担的责任。当前,高校的使命正围绕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迅速转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办学思路出现新的突破和演绎。在这种大变迁、大重组的竞争格局中,对地方高校来说,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地方发展的人才需求、创新需求、社会服务需求。宁波高校增强服务于地方发展的能力是自身谋求发展的关键,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融合度越高,发展的源泉就越充分,根系就越发达,基础就越扎实,前景就越广阔。只有明确这个方向,宁波高校才能在与宁波经济社会的联动发展中,凝聚各界力量,最终实现学校实力、水平和地位的大幅提升,这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增强宁波发展动力是保持宁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科技、人才、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地方高校因其特有的经济社会功能在地方科技、人才、教育和精神文化需求所组成的内在动力机制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增强内在动力,实现从依赖于直接动力转变为直接动力与内在动力并进,是宁波有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发展模式转换、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通过增强高校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够使科技、人才、教育和精神文化的创新动力更为强劲,能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先导作用,教育创新的基础作用,人才创新的支撑作用,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作用,在高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中,使宁波顺利实现发展模式的转换。这种发展规律也是为世界各国的发达城市所证期了的。

宁波高校发展在短短几年内走过了其他国家或地区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的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浙江省高等教育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确立。高校数从2000年的8所增加到2005年的15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扩大了6倍;高校毛入学率从14.3%上升到42%,大大超过了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但从衡量普通高校办学水平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师资队伍结构看,宁波高校仍有较大不足。宁波的本、专科在校生比例仍然不高,研究生数量仅仅是本科生数量的1.9%,博士点设置只有宁波大学三个学位点,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主要集中在宁波大学等少数几所院校,高等教育重心明显偏低。同时,高等教育内部也存在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沟通有阻碍,成人高等教育功能单一,社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等问题。另外,高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刚刚起步,与国内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实质性合作需要继续加强。

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宁波高校的特色逐步显现,学科基础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目前全市高校已开设11个学科门类的250多个专业,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省内领先的学科与专业。全市已拥有教育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3个、教育部教改专业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家、国家精品课程5门,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学科专业及重点实验室共49个、省级精品课程32门,市级重点(扶植)学科达到21个、市级重点专业1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3家,硕士学位点达到54个。但总体而言,宁波高校的创新能力仍然较为落后,落后于同类城市,明显落后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目前的创新能力还无法满足宁波本地企业、产业和社会领域的需求。

从产业角度看,宁波高等教育近几年也实现产业的大发展,对宁波的经济社会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在财政投入和社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教园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规划建设了占地4.33平方公里的高教园区南区,高校占地面积从2000年的377万平方米增加到7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从8亿元增加到5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1.5亿元增加到9.9亿元。高校自身衍生出来的高新技术产业也不断涌现,并活跃在研发服务、技术应用等领域。但是,高教产业与宁波其他产业间的互动、联动效益仍显不足,特别是对宁波支柱性产业的贡献度偏低,高教产业还未形成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支柱地位。高校园区目前的集聚效应也有待加强,高校园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重要产业集聚区和周边县市区的辐射作用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高校已经成为宁波高层次人才集聚和产出的重要阵地,人才培养模式进入了逐步适应宁波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求的良性轨道。宁波近几年人力资源实现了扩张性增强,本地的高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已经成为宁波人才的蓄水池,也是外地人才的引力源,是区域性人才高地中的制高点。近年来,宁波高校根据各自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训,2000年至今在甬高校社会培训累计达到30万人次;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宁波大学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建设了石油化工机电模具、旅游会展等10个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20个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但是,高校培养宁波紧缺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还较为薄弱,紧缺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服务业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等这些对宁波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紧缺人才产出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首先,宁波高校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努力提高教育层次结构,形成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校、社区学院中学后教育机构)等4个层次、数量逐级递增的金字塔形的高校层次结构。建立统一的教学水平评估机制,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继续强化“名师”工程建设。其次,要加强专业建设和学科结构调整。根据地方需求来确定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加强“精品学科”工程,努力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加快整合资源,在某些方面实现集中突破,争取在若干学科.、专业形成优势。第三,要加快硬件的配套建设。加快建成环境优美整洁的高教资源集聚区,加快高校的信息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扶持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等创新机构的硬件完善。第四,要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办学机制与管理体制,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

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既要培养能适应地方需求、具有较高就业技能的毕业生,又要大力培养紧缺人才,缓解宁波高端人才的制约。其次,积极参与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学科专业的建设和结构调整。积极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的培养,重点支持建设十大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和十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第三,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让企业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参与教学活动,企业委托高校为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或者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大企业、行业协会或产业主管部门与高校合作培养一些院系或专业急需的人才。第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的理念为先导,把培养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合格人才放在第一位。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学分制弹性学制、工学交替、双证制、“订单式”培养等模式的改革试点工作,打通学生就业的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首先,要加大人力资源整合力度,加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教育研发人才,关心人才。多渠道提升科技人才素质,发挥人才积极性,发挥领军人物的带头作用。其次,要倡导适合创新的开放、宽松、和谐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营造“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宽松学术环境,提倡探索,尊重探索,鼓励探索。第三,围绕地方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各类科研工作应注重地方实际,以应用、实用型为主,努力做到研究出的成果能实现产业化,能适应市场需求。第四,要努力建设创新平台。加大投入建设高校的研发基地、研发中心等机构,联合企业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校共建各类研发平台,积极参与宁波高新区和研发园的建设。整合宁波高校图书馆和技术信息服务资源,建设三馆一体的市数字图书馆,并逐步与国内外大型数据资源平台对接,建成全市科技文献保障服务平台,全面提高高校科技信息资源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www.xing528.com)

首先,高校要转变观念,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服务宁波的企业和产业,实现高校与产业的联动发展。国外很多企业就是依托高校发展起来的,或者是与高校密切合作来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要鼓励本地企业与本地高校合作,应鼓励企业优先寻求本地高校解决技术难题和进行产品开发项目,这不仅能加强两者联系,更可以为本地高校提高科研水平提供机会。其次,要鼓励创新资源的流动。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建立规范的激励机制,建立人员流动机制,允许科技人员、技术成果和信息等资源在高校和企业间的流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对掌握关键技术科技人员应鼓励其创业,保证成熟的技术得到转化。第三,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合作联盟。高校在科研上,要以全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导向,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用服务地方的学科体系支撑服务地方的专业体系。企业与学校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与学校联办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与高校、职业学校共同组建推广与应用科技成果的经济实体。

首先,宁波高校要深入实践和广泛发扬宁波精神,高度重视建设创新、文明、开放的具有宁波特色的高校文化,提倡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其次,要联合相关文化产业单位,发展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培养一批文化方面的紧缺人才。第三,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大力推动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要参与和促进宁波数字内容产业、创新设计服务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印刷复制业、民俗民间艺术产业和文化用品业等文化产业,为宁波文化产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出更大的贡献。第四,高校要加强文化研究工程。在具体研究中要把思想性体现在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体现在正确处理理论研究与服务大局的关系中。

首先要加强思想保障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服务于地方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更直接关系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适应地方发展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和办学理念,统一思想认识,认真贯彻有关建设服务型高校的思想,切实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机制,在为宁波经济社会提供良好服务基础上实现自身发展。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高校各自实际,作好组织领导工作,明确重点,落实任务,进一步研究制订具体措施,加强教学体系、科研体系、人才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的建设,保证学校有关任务、工作更好地得到落实。

政策是激励,是导向,是高校明确发展方向的信号。增强高校服务于地方的能力,必须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要密切联系政府相关部门,用好用足有关政策,积极要求有关部门出台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同时自身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要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加强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支持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和学生创办各类创业企业。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和科研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在技术难题招标、科技成果参与分配、研发机构柔性管理等方面创新,推行科技人员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课题工资制和主要科技人员年薪制等,特别是通过技术入股、期权激励、重奖科技人员等措施,要引导企业、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学校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

整合高校资源,形成合力,发挥各个高校的优势和协同效应,通过高教园区的建设,共同形成宁波高校资源的集聚区,形成人才、科研、创新、文化等资源的集聚地和辐射源。各个高校要加快推进高教园区建设,努力加强高教园区与周边县市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研发园区的互动,通过共同建立培养基地、创新基地和产业基地,形成高校对园区和周边县市区强大的发展支撑。高教园区内的高校要努力形成协同效应,校、院、系各个层次均要形成定期交流和互动的机制,在信息、人才、项目上要加强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高校增强服务能力归根结底要有人才来保障,要加紧落实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强化人才保障措施。努力形成重视人才的氛围,要尊重教师、尊重教授、尊重学科带头人,形成宁波高校重视人才、重视学科带头人的氛围。学校各方面要尽一切可能给予他们最大支持,创造环境,提供服务,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的困难,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大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力度,既要重视引进人才,也要重视、培养和关心已有的人才。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机制。人才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积极稳妥地做好第三轮岗位聘任、津贴分配、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并完善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优劳优酬、优胜劣汰的人事干部制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要加大人才的整合力度,高度重视人才的凝聚力,强有力的凝聚精神能更好地产出教学和科研成果。

[1]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胡端文等.一流城市、一流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建力.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坚持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J].中国高赦研究.2003(7)

[4]王宇波等.论陕西“211工程”高校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2004(2)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