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张华
【摘要】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是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宁波农村消费市场呈消费支出渐趋增长,消费观念日趋理性,消费领域不断拓展,消费结构渐趋优化,消费层次逐步提升等特征。但由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收入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制约,因此,扩大宁波农村消费市场必须加强政策扶持,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走农村消费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道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消费市场政策建议
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仅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当前,宁波农村消费市场逐步呈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消费观念日趋理性,消费领域不断拓展、消费结构渐趋优化,消费层次逐步提升的特点,深入分析宁波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扩大的障碍,科学预测宁波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宁波农村消费市场,对于实现城乡协调、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上升,不仅要看生存性消费,关键还是要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看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是否得到同步发展。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仅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不断扩大和优化农村消费市场,努力提升消费质量,拓宽农民的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推进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维护农村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确保广大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这"三驾马车”的主导,是经济增长的恒久动力。特别是在当前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投资增长有所放缓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便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途径。居民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到一般居民家庭,居民消费开始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也证明,农村消费需求旺盛的时期也正是我国经济繁荣的时期。从宁波来看,由于长期“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导向的影响,宁波农村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在当前外贸出口受限、国家宏观调控日益加强、投资限制日渐趋紧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里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其关键是加快农村(乡)的发展。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不仅是推进城乡经济互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反哺农村的重要路径,对于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进城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和重要特征。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离不开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有效启动,繁荣和发展的农村市场是农村生产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消费需求提高并得以顺利实现从而达到生活宽裕的前提。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可以拓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推进小城镇建设,对于以工业和城市文明成果影响和改造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农村生活方式、壮大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5069元增加到2006年的8847元,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农民收入增加、负担减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整体水平的提高。据调查和研究,我们认为宁波市农村消费市场有如下特点:
收入是消费支出的前提和基础,收入的变化趋势也直接影响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近几年,我市各级政府都把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I,想方设法增进农村居民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连续多年稳步提高。2006年,宁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847元,比2004年增加1892元。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也渐趋增长,2006年,宁波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3592元,比2003年增长736元。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我支出渐趋增长。(见表1)
表1 近三年宁波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变化表
数据来源:2005、2006、2007年宁波统计年鉴
一是从保守到追逐时兴。以前,受收入和观念的限制,多数宁波农村居民消费较为谨慎,多以实用耐用为标准进行消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和获取信息的便捷,特别是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强化,宁波农村消费逐步向城市靠拢,一些流行元素和科学理念也逐步渗透到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中,如在食品消费方面,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消费在农村也广为流行,生态消费在农村也日渐盛行。在日用电器方面,手机、MP3等电子产品在农村升级换代的频率也相当快,网络也加快进入农民家庭,常常在城市刚刚兴起的“流行潮”,在很短的时间内也在农村出现。
二是从重物质消费到物质与精神消费并重。物质上的充足使宁波居民在消费观念上一方面仍看重物质享受,比如,一方面讲究吃得营养、穿得舒适、住得体面;另一方面,精神文化消费不断增加。在我们的调查中,宁波农村居民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比重已渐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用于教育、文化和旅游的支出,上升幅度较大。
三是消费空间由本地向更广阔区域拓展。调查显示,随着信息的获取日益便利和交通日益方便快捷,宁波农村居民的消费空间不断拓展,乡镇外、大市外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不少农村居民为了满足消费需要甚至直接把大宗物品的消费主阵地放到了杭州或上海,这一现象在我市的余姚和慈溪目前已经较为普遍。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消费者收入水平或一国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市农村居民总体的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0.436下降到2006年的0.406。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0.59以上为贫困,0.5-0.59为温饱。4-0.5为小康,0.3—0.4为富裕,低于0.3为最富裕的档次划分,表明宁波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已经步入小康阶段,也表明宁波农村居民的消费,逐步从以生存资料为主转向不断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重。
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产品真正市场化的流通体制还未建立起来,妨碍农产品自由流通的公平竞争的行政壁垒和地区封锁等行为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制约了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市场观念和收入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二是农村市场法规建设滞后,交易行为有待规范。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农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以致规范农村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政出多门,市场准入管理难以到位,交易行为难以规范,导致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高于城市,严重制约农村消费的进一步拓展。
1.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一是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宁波作为沿海、多山经济发达区域,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虽然近年来宁波农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但由于区域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弱,农民面临较强的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二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一方面通过真实的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表现出来,而由于农村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滞后和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使市场价格信号失真,没有真正发挥出调控资源配置的作用,农民面对扭曲的市场价格无所适从,从而也缺乏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有效感受。另一方面,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象在宁波农村较为普遍,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一部分通过创业而成为企业主和工商户,一部分则流向城市,在二、三产领域就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未来的不确定性也逐渐增加,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消费意愿。
2.支出的不确定性。一是制度的不确定性。制度的不确定性首先表现在农地产权不明晰,导致农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使农民消费倾向偏低。其次是农村社会保障存在层次低下、覆盖面小、项目不全等缺陷,存钱用于子女教育、养老、防病的意识仍较强烈;二是经济发展的起伏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影响农村消费者消费预期指数和消费信心,特别是持续价格上涨,导致了水、电、煤、气等生活必需资源的价格上涨预期,增加了刚性支出预期,抑制了即期消费。
3.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抑制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如宁波农村有部分农民用于送礼、博彩娱乐甚至封建迷信等的消费开销较大,由于这部分消费支出并不能转化为国民经济生活中的有效需求,也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一是市场网点布局不尽合理。目前我市农村商品市场的总量仍感不足,分布也不尽合理,在布局上城郊农村和平原地区较为密集,而偏远地区则较为稀少。
二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同城市相比还相当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家庭的消费,从而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交通设施落后,影响部分产品进入,农民的消费欲望难以满足。二是农村的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民的实际消费需求。三是农村的消费环境差,如用电成本相对城市明显偏高,影响农村居民对家用电器的消费,基础设施简陋落后影响着部门消费品和消费层次的升级,销售网点少,运输、维修等服务环节尚不健全,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是适应农民购买力及其消费特点的商品缺乏,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滞后,使广大农村居民强烈的消费愿望难以转化为实际需求。
国家“十一五”规划特别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宁波“十一五”规划也将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更趋合理作为其主要目标之一。制定这些目标的宗旨就是要充分挖掘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通过提高消费率、大力发展消费经济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预期,近几年国家将在农村的教育、医疗、交通、就业、养老、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加大投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宁波农村消费市场也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升级的时代。
一是新农村建设将使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消费能力将不断增强。中央利省、市及宁波各县(市、区)“十一五规划”均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本着“多予”的原则,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大幅提升对农村的各项投入,繁荣农村经济,这些措施对于增加农民收入预期,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农民的消费支出也必将大幅攀升。
二是随着农村各项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的消费需求也将不断释放。长期以来,宁波各级政府一直在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并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农村医保、农民土保、城乡一体化低保等各项做法均取得较好效果。随着十七大提出“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宁波城乡社会保障必将由目前的有差异、有层次向一体化、均等化不断迈进,宁波的农村社会保障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大跨越的新时代,农村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预期减少必将部分转化为消费支出,宁波农村的消费需求也将不断充分释放。
三是税收调节作用的不断发挥,农村居民消费愿望也将不断提高。在农村各项税费的减免及各项农业、农村补贴的作用下,宁波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愿望已经得到较好的激发。而且,从2006年起全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让绝大部分农村工商户及各类农民企业主的收入也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农村消费愿望也将不断得到增强,农村消费支出将不断甚至大幅攀升。
2006年,宁波农民纯收入达8847元,已达到消费升级的临界点,开始进入新的消费阶段,消费热点也将不断涌现,消费结构升级正逐步成为推动全市农村消费增长的强大动力。从发展趋势看,化妆品、金银珠宝类商品消费将成为新时尚,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讯器材类商品高速增长,并将出现农村消费群体扩大的趋势,汽车消费特别是私家车将成为宁波农村消费的新领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住宅消费也将持续升温,并带动家用电器和装潢建材的更新换代。医疗保健、旅游等方面支出的比重也将呈上升趋势,文化消费将持续升温,并成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又一新亮点,并全面带动农村居民生活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由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向实物性和服务性消费并重转变。
近年来,虽然宁波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由于从事的具体职业不同、经营的好坏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不同,宁波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层现象有愈加明显的趋势。一般来说,城郊农民的收入高于远郊农民,从事农村工业及个体工商业者收入高于从事农业及进城务工者,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农民的收入高于生活在山区的农民。由于消费层次与收入层次的正相关关系,宁波农村居民由于农村因收入层次拉开,消费支出呈现多层次性,宁波农村市场在容量不断上升的同时,消费分层现象会在将来日渐明显。
农村消费城市化是与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共生的一种现象,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指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不断向城市居民看齐,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服务消费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小,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转变。
推进农村消费城市化发展,一要让农民钱袋“鼓”起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民产业和空间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购买力。二要农村消费环境“优”起来。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法规建设,规范交易行为和市场秩序,保障老百姓安全消费。三要让农村社会保障':强”起来,逐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影响居民消费的“非收入性”限制因素上做文章,以解决消费者消费的后顾之忧。四要让流通环节“畅”起来。构建农产品、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体系,促进城乡双向流通和区域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环节,是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1)进一步改进农业公共投资。农业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增加农业科研、水利设施等农业领域的公共投资,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使生产者在私人物质投入(如土地、化肥、机械动力、种子和其他物质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必要投入和私人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宁波来看:
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争在种子种苗育种、农产品保鲜和精深加工、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开发、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要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财力支持。要把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经济增长点来抓,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效益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因地制宜地进行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型企业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拉动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城镇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城镇规模,形成城市和农村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并举。以财政投入引导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先发展,切实转变消耗高、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节约优先原则,努力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切实抓好土地管理和基本农田保护。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加大环境资源保护的财政调节、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同时,要加大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投入,加快建立农业资源开发资金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效应。
(2)稳步推进农用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的相对集中和产业化经营。推进农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的生产机械的推广,对于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优化农业结构也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有助于培育一大批新型农民以规模化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推进各类工商企业、金融保险企业介入农业领域,增强农业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将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从事其他产业,为城镇化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增加了农村大量农业机械、化肥等工业制成品和科技、教育、培训等服务的需求,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上都会增加,为城市部门(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需求,刺激城镇化的发展。推进农用土地流转,还有利于催生和培育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育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经营程度,对于增强农业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要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政策为前提,坚决贯彻并灵活运用党的农村政策,搞活农地承包经营权;要以规范流转为基础,确保流转过程的合法有序,确保农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要以政府引导为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引导农地流转方向。要以“自愿、有偿”为原则,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由农民自主选择流转的对象、方式和条件,让农户从农地流转中得到实惠。
(3)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大的增收致富空间。按照加快转变区域整体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发挥在政策服务、项目服务和资金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与平衡关系,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大的增收致富空间,推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大力提升农村购买力。
(4)构建财政向农业的转移支付长效机制。一要完善统筹开发机制。通过科学规划重点开发区域、统筹安排开发项目,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提高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二要完善投入增长机制。要按照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的要求,顺应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势,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开发机制,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继续改革和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投资参股经营、贷款贴息、竞争立项等形式,吸引信贷资金、外资和其他社会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三要完善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科学管理制度,使资金和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堵塞管理漏洞。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规范分配、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不断强化优化项目管理,完善项目前期立项、中期检查、验收考评和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建后工程管护,保证农业资金投入长期发挥效益。
区域消费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目前作为宁波市场增长潜力最大的农村却仍处于未充分开发阶段,要真正启动农村市场,农村城市化是必由之路。
(1)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创造和释放农村消费需求。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充分创造和释放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还较薄弱,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只有抓住农村基础设施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环节,才能留住和释放农村居民的大宗消费和置业消费,扩大城市消费对乡村的辐射范围,充分释放城市消费对乡村的辐射、拉动能量,创造出农村更多的消费需求。
一是认真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龙头作用,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出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接。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和延伸,增强城市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辐射效应,形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财政性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调整政府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时都要向农村倾斜。
三要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机制。政府要确保每年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正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还要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2)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农村市场建设和流通来拉动生产、引导消费的重要举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农村消费网点建设,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一要加快创新。围绕扩大消费需求和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提高工作实效,促进商贸流通业的繁荣壮大。
二是要完善措施,建立长效运营机制。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建设改造农家店,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农家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家店健康可持续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满足农民的服务需求的“多功能节点”。
三要注重实效,不断拓展农家店的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农家店的网络作用,不断增加服务功能,实现“一网多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实惠。
(3)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不断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当前,我市农民的需求不足与传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有密切关系,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上,要注重消费观念的转变,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转变传统的量入为出的低消费习惯,逐渐培养农民形成积极的适度消费观念。具体要做到:
一是要积极引导农村居民更新消费观念,拓宽消费领域。积极引导农民将消费观念和习惯与提高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由重生存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短期消费向重长期消费转变,由重实物消费向重货币消费转变,提高消费质量和消费层次。
二是要提高消费者素质,优化消费结构。要积极引导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以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为重点,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消费氛围,提倡科学型消费,减少愚昧型消费,从而优化消费结构,拓宽消费领域,提倡力所能及的预期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4)积极推进城乡消费对接,加快形成城乡消费共融的良性互动格局。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为此,要引导部分适合农村状况的城市消费向农村转移,通过城乡一体的民政、法律、公共福利服务,推进城市老龄、闲养、恋乡人口向农村流动,使其可以安全、方便、合法地到乡村消费、居住、购置产权,使相关的服务业投资跟着流进乡村,就地吸纳农民就业,满足城市新消费需求,为人性化地疏解“大城市病”累积资源,加快形成城乡消费共融的良性互动格局,推进城乡消费的一体化。
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农民市民化是快速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土地流传和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人口、资源和生产向城市集聚,促进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消费水平的必由之路。(www.xing528.com)
(1)加速推进区域人口的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在我国农业已从供给约束型产业转变为需求约束型产业的背景下,农民很难依靠经营小块土地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要实现产业转移,而且要实现空间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过程表现为工业化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空间转移过程则表现为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与依存,是农民市民化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一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人口和产业转移,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是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结构转化的过程,是农村人口聚集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产业化不仅能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提供农村小城镇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原料、资金、市场和食物,而且游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引起离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相对集中,产生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
二要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推进人口空间转移,为农民市民化提供有效载体。一方面要加强小城镇的硬件建设。积极推进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设施以及住宅、生态环境等城镇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目标建设小城镇。另一方面要重视小城镇的软件建设,深入挖掘广大小城镇的历史文化与风土特点,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
(2)按照均等化的最终目标,加快推进区域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是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做大的主要根源之一。
一是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公共财政的职责范围,切实保证社会公共需求,同时注重向“三农”倾斜,向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不断促进公共事业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要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资源。重点调整市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布局结构,方便群众就近出行、就医、就学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逐步推进市域内社保、医保等全覆盖、一体化发展。
三是要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效机制。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载体,从体制和机制上建立乡村居民获取免费或低价格的公共服务产品的长效机制,为乡村消费增长和城乡消费共融互动和均等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围绕城乡消费一体化目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开展国家、浙江省有关城乡消费的政策、法律、法规在宁波实施的评估工作和宁波本地有关城乡消费政策性文件的评估和清理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情况评估工作。要重点检查商贸、发改、工商、质监、卫生、文化、财政、农林及相关区、镇、街道等部门和单位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联动作用的发挥,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部门协调;要加强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诚信经商意识、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效果的监督和检查,进一步推进其依法诚信经营。要进一步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在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扩大农村消费和吸纳富余劳动力等方面的评估,确保其整体效益的提升。
要重点加强对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农村消费环境营造、农村消费财政投入等现有政策法规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梳理,同时,坚决清理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和政策中隔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结合相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对现有涉及城乡消费的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实施等情况,进行科学系统的社会评估和清理,为城乡消费一体化发展破除一切障碍。
1.切实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机会性
(1)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市域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保障广大农民在迁徙、求职、工作、教育、婚姻生育、参与公共政治社会生活、休憩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2)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凭证管理制度和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进一步提升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加强统筹城乡居民就业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市场。
(3)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从有限的市场经济转向全面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商品生产;从主要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主要是劳动密集转向劳动密集与资本和知识密集相结合,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生产方式转向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主要重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转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同时还要大力培育现代农业市场主体,扶强扶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4)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提供支撑。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条件。加快城市化步伐,特别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为农村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
(5)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接轨,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解除农民生活和发展的后顾之忧。
2.切实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能力
(1)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为农民产业和空间转移提供必备技能。完善和落实农村教育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提高农村现有和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加大科技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劳动者。加强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和教育,大力提升广大农民的维权能力。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心理调试能力,为增收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弘扬先进文化,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和政治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索质和思想觉悟。
(2)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广大农民创造能力。加强广大农民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努力激发起广大农民创造的意图、愿望和动机,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其创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创业意识的劳动者。
(3)支持、规范、引导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与组织化程度成正相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个比较强势的整体参与市场交易时,可增加农户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有效地抵御来自各方面对农户利益的不合理侵蚀,改善农户在市场中的不平等地位,形成农户利益的自我保护机制。同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有利于建立风险保障机制,维护农民的自身利益,能够使成员获得更多的农业增值利润,促进农业利益最大化。为此,要加大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1)转变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以农产品流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流通业,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不仅关系流通业本身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关系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传统经济理论重生产轻流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严重影响生产,当前我国农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相对于农产品生产成本而言,流通成本相对很高。为此,要适应农业新阶段、新要求的需要,抛弃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维模式,按照“以市场带流通,以流通促生产”的思路,重视流通在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中的基础性作用,面向市场,通过加强农产品流通、加工贮藏,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2)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流通组织多元化。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改善农村居民生产和消费环境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着力创新流通方式,发展现代流通业,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现代物流产业在农村生产和消费环境营造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流通资源,加快现代流通方式的改造。要以大型流通企业为依托建立配送中心,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向农村市场辐射的能力。加大与社会力量联合改造的力度,提高改造的效率,使农村流通组织走向组织化、网络化、规模化,提高流通生产力,实现农村商品流通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搞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创新经营服务方式,整合系统网络和经营优势,提高服务水平,推动传统经营业务的升级。
三是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出台倾斜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农产品流通组织。
四是采取财税、金融支持等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
(3)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的功能。一是加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农产品市场建设作为重点扶持的项目,争取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农产品市场的场地、道路、交易棚等基础设施,使其具备全天候交易的条件,改变农产品市场数量偏少、设施简陋和圈地为市的状况。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农产品分选、包装、冷藏、保鲜等配套设施建设,拓宽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农产品市场在促进农产品顺畅流通、指导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网对收集、发布各地农产品市场的交易信息、,强化农产品流通各环节之间、各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农产品市场信息网作为扶持的重点,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网络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中心的软硬件建设、信息通道建设、市场的信息接收与发布设备等,对市场业务逐步实现电子化管理。各市场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必要的信息接收、处理和发布设施,健全信息收集、交换、分析、发布制度,使工作经常化、规范化。要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市场的信息服务功能。要在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一批新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点,及时采集、分析和定期发布农产品价格行情走势及供求信息,衔接产销,促进全国统一、开放大市场的形成,并逐步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接轨。
三是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入WTO后,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必须在批发市场建设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检验工作。国检、质检部门应在大型农产品基地集中的地方,设立前置检测点,要在各类批发市场特别是大型批发市场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点),充实检测人员,配备检测设备,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要逐步建立和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入市关口,通过推行严格的包装制度、产品标识制度、检测检验制度和产地追溯制度,保障入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有害产品经过批发市场环节进入消费领域。要鼓励和支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经营,使之在市场上有位置、有信誉、有品牌,实现优质优价。
(1)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整合和提升农资经营网络。通过资金带动、技术配合、管理保障,建立健全新型农资流通组织,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大力培育农资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区域性农资商品配送中心,以资本、利益为纽带,发展和完善市、县、乡农资连锁经营体系。
(2)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加快农资流通现代化步伐。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推进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开展配送、加工、租赁、采购和技术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
(3)整顿和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资价格监控机制,逐步建立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主要产品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为保护农民利益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1)加强农村消费品网络建设,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逐步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核心,培育一批大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企业,发展遍布乡村的消费品连锁店;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农村消费品批发市场,加大对农村集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的技术改造和规范管理,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双向流通、高效顺畅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让农民买得实惠,买得安全,买得放心,提升档次,为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消费需求,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2)鼓励农民从事农村消费品流通,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把农村流通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建立专项基金予以支持。
一是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出台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商品流通,除法律法规禁人的领域外,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特别是应在工商登记和税费方面对农民从事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及消费品等流通给予支持和优惠。鼓励农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注册为法人,从事农产品运销。
二要大力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建立各类流通合作组织重要性的认识。支持在农村建立以产品为联系或纽带的各类协会、商会,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研究制定农村流通合作组织的有关法规。财政上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有关金融机构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财政要适当予以贴息。
三要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入市场环境。把农村流通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进一步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加强对农村市场的执法监督,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严厉查处不正当交易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健全市场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在政策上对农民进入市场加以引导,调动农民进入市场的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当前,农业品质还不高,农村工业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农村现代流通体系还远不适应农业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农村消费需要。
.一要适应城市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产业化为基础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和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
二要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以信息化和科技化提升整个产业素质,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和流通效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整个农村的购买力。
三要密切关注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消费问题,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使作为农村弱势群体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比较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四要深化改革,构建效率与公平相协调的社会分配机制,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转移支付的力度,有效保护和援助农村弱势群体。
五要建立并完善财政供养、社会捐赠、全民参与的农村救助体系;以基本生活保障为起点,突出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救助,着力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衣食、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
[1]贺菊煌.消费函数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刘兆博.当代农民消费行为研究[J].财经科学.2006.2
[3]李宝库.我国农民消费模式及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06.1
[4]王星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探求.2006.1
[5]喻占元.我国农村市场需求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6.7
[6]何清涟.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根源分析[J].当代中国研究.1999.4
[7]李东升.中国农村居民非持续消费行为的矫正分析[J].江苏商论.2003.9
[8]柳思维、唐红涛.关于加强农村商贸市场创新与拉动农村消费的思考[J].商贸经济.2006.3
[9]尹世杰.消费经济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