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市文化大市建设: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宁波市文化大市建设: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11个县(市)区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市文联、市体育局等5个市级宣传文化单位也相继制订了各自的实施方案。我市的文化体制改革从此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新阶段,一个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大市建设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宁波市文化大市建设: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唐一军

【摘要】2003年以来,宁波市积极探索并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抓弱点、攻难点、显亮点,通过“三分三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宁波实际的改革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宁波实际,着力把握五个方面的问题,突出五个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实践思考

我市文化领域的改革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除市和部分县市的电影公司、新华书店在体制上实行“事转企”外,其他各项改革尚局限于文化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上,在改革方面所作的探索是局部和初步的。

2000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确立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并明确提出了完善一个体系(文化市场体系)、调整两个结构(文化产业结构、国有文化资产布局结构)、深化三项改革(经营机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的任务,自此文化体制改革在我市得到了较快较全面的推进。

2003年6月,我市被确定为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抓住宏观和微观两级层面、事业和产业两大领域、国办和民办两个方面的力量,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等10家试点单位入手,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开展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走在全省前列。

2006年7月,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制订了《宁波市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随后,11个县(市)区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市文联、市体育局等5个市级宣传文化单位也相继制订了各自的实施方案。我市的文化体制改革从此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新阶段,一个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大市建设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本文试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入手,对三年来我市试点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今后一个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展开论述。

2003年6月至2006年7月是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阶段。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市按照既积极探索又稳妥推进的工作要求,坚持抓弱点、攻难点、显亮点,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宁波实际、具有宁波特色的改革之路。试点工作中所探索的主要做法,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分三合”。

所谓“三分”,一是实施管办分离。推进管办分离,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有利于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把管理领域从管脚下转到管天下,把管理重心放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为文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2002年,我市按照“管办分离”的要求,对市新闻出版局和宁波出版社实施局社分开,将新闻出版局与文化局合并;2004年,又将出版社划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2005年4月,根据中,央和省委对试点城市的要求,我市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实行市广电局与市广电集团分离,县级广电系统也实行“局台分开”,在此基础上新建了市县两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逐步解决了政事不分、多头执法的问题。虽然这一新的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的磨合,但从总体上看运行是顺畅的,实现了预期的改革目标。

二是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施“两权分离”,是经济领域国企改革比较常见的做法,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同样可引入文化领域的改革并取得实际成效。“两权分离”,首先体现在对国有文化资产的授权经营上。2004年,经市政府批准,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宁波广播电视集团被列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形成了以宁波市人民政府为出资人授权两个集团经营的模式。考虑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特殊性,从2005年起,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国资委、市委组织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建立国有文化资产考核工作小组,对两个集团的负责人实施效绩考核,以体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要求;同时制定了定性工作绩效考核占51%权重、经营绩效考核占49%权重的考核办法,以体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要求。通过2005、2006两年考核,引导两个集团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变、党和人民喉舌性质不变、党管干部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实力发展壮大,效果比较明显。

“两权分离”,还体现在文体场馆管理体制的创新上。如2004年初,市体育学院按照“建造一个场馆、探索一种机制、形成一门产业”的思路,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将市游泳健身中心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美国西格集团公司,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增设一个事业机构、投入财政经费进行管理。相反地,受托方在6年委托经营期限内,还需上交委托方管理费875万元(第一年10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15%),并需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公益服务职能,如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对政府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和体育赛事无偿提供场地和相应服务,保证这种服务每年有15天时间等。实践证明,市游泳健身中心“两权分离”的运作模式,已经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6年,该中心共接待前来健身、游泳的顾客47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5%,公益性服务条款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从总体看,这一改革,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积极性,既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又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终实现为社会提供更好公共体育服务的目的,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我市邺州中心区的几个文体设施,也通过“两权分离”,建立了委托经营的新体制,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是实施档案身份与实际身份的分离。就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而言,实施身份分离,是探索建立内部人事、用工、分配新机制的必然要求。如《东南商报》在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后,对保留事业体制的采编部门推行“三脱钩一挂钩”的改革,即“内部机构设置与原规定设置脱钩;干部职务与原职级脱钩;职工身份与原事业身份脱钩;职工收入与岗位挂钩“,打破了沿袭多年的身份界限,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来说,实施身份分离,是在整体转企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过渡办法,即按照“事生企”的思路,暂时保留事业母体,新建企业主体,将原事业人员的身份保留在事业母体中,进入档案,然后聘用到新企业工作,在新企业中则完全按照企业员工的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整体转企和身份置换,而新进人员则全部进入企业用工序列。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宁波市歌舞团、宁波大剧院等单位实行的就是这一过渡办法。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改革模式,既有利于老职工的平稳过渡和改革的平稳推进,又能够建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使新企业在市场中得到迅速的发展成长。如印务中心通过改革,组建了印刷发展有限公司,2006年新公司实现利润2180万元,比2005年增加1100多万元,翻了一番还多;歌舞团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后,演出收入从改革前的100余万元增至2006年的1326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然,对条件业已成熟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首先应考虑三个“转”,即单位性质要转变,从事业转为企业,注销事业法人,注册企业法人;劳动关系要转换,所有人员转变身份,与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产权结构要转型,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所谓“三合”,一是推动事业繁荣和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中央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这两方面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

在实践中,我市下大力气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创新公益文化事业运行机制,着力做了三方面改革工作: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投入也是改革。“十五”期间,全大市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总投入将近45亿(其中市本级投入20多亿),陆续建成了宁波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游泳健身中心等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完善了“十五分钟文体活动圈”,健全了基层文化网络。市本级安排的文广体事业经费(不含文化设施建设费、文化事业建设费)从2000年的4483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10028万元,年均递增超过同期生产总值的年增长幅度。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市本级财政每年还新增安排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比如,我市对“万场电影千场戏下农村”等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实行政府采购、市场运作,既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又使广大基层农民群众享受到丰盛的文化视觉大餐。2006年,全市共放映电影16600多场,上演戏剧1000场,观众人数达到600万人次。又比如,我市对宁波大剧院、宁波逸夫剧院的高雅艺术演出实行演出场次补贴,2005年、2006年两年共补贴1150万元,扶持其以更低的票价组织更多的演出,吸引广大普通观众走进艺术殿堂。宁波大剧院大剧场两年间共组织演出190多场,中剧场做到天天演,成为我市演出市场的龙头之一。

——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来说,主要任务是转换内部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如海曙区文化馆是我市一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早在十几年前就启动了改革进程,并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2004年被列为试点单位后,其改革发展取得新的进展。2006年区财政对文化馆的投入(不包括举办大型活动)达到165万元,比改革前翻了一番,确保文化馆有能力承担起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在投入方式上,对文化馆承担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行细化量化,根据项目完成情况下拨经费,实施定向采购,确保文化馆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在内部管理上,全面推行以“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为目标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同时,按照“事企分离”的原则,尝试探索文化馆投资兴办一家文化企业,以产业取得的收入反哺公益服务的主业。海曙区文化馆取得的多方面改革经验,为全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积极有益的经验。目前,报业、广电两家集团的综合管理部门和下属事业单位也已完成新一轮“三项制度”改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直属的群艺馆、图书馆天一阁等事业单位的内部机制改革全面启动,市文联也制订了美术馆的内部改革方案。

与此同时,我市明确提出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大市的突破口,相继制订和落实了宁波市“十五”和“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宁波市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建成了以“三江文化长廊”为核心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培育了出版发行、文化演艺、旅游休闲、体育健身、文体用品制造销售、包装装潢印刷、会展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打造了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溪口旅游集团公司、贝发、广博、盛光等一批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实力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为17176家,比上年增长2.9%;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21.2万人,比上年增长12.7%;总产值为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增加值为9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市统计局初步测算,2006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将在20%左右。

二是发展国办文化与发展民办文化相结合。国办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民办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生力量,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必须充分运用这两方面力量,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生共荣的文化发展格局。在实践中,一方面,我市把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作为重点,形成了一批富有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传媒集团和文化企业,国办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得到体现和发挥。另一方面,我市把发展民办文化作为亮点,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体制改革,如雅戈尔集团参与了《东南商报》的改革,利时集团参与了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和浙报集团三江印务公司的改革,美国西格集团经营管理市游泳健身中心等,取得了合作共赢;引导民营资本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投资文化产业,如象山县与杭州宋城集团合作建设总投资为5亿元的中国渔村旅游项目,宁波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钢琴成为中国第一架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钢琴,台资企业宁波远望华厦置业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北仑凤凰山主题公园等,特别是以贝发、广博、三A等一批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宁波文具业,年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宁波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具之都”。民营资本在进入文化产业的同时,捐助和兴办公益文化事业的热情也进一步高涨,如慈溪市2000多家民营企业以各种形式资助农村文化事业,3年时间里捐资总额达5000万元;利时集团连续5年共出资500万元,赞助举办“普及高雅艺术百场音乐会”;我市各地还以“国助民办”的方式,建成了十里红妆博物馆、张德和根雕艺术馆等一批文化设施,丰富了我市博物馆的展出物品。

三是合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试点工作中,市本级和全市各地都建立了由党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宣传部长和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改革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为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我市还制定下发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分解意见》,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形成了整体的工作合力。为了给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市专门出台了支持试点改革、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性意见,财政税收、劳动人事、工商管理、国资监督等部门积极抓好政策落实,使一批先行一步的改革单位得到了政策实惠。

应当看到,上述“三分三合”只是概括了试点改革的主要经验,并没有囊括试点工作的全部做法,事实上,我市还有不少可圈可点的改革典型,限于篇幅和论述的需要,在此不——提及。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小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平衡、不系统,,的问题。所谓“不平衡”,就是10家试点单位改革推进的程度本身就有深有浅、成效有大有小,同时,试点单位与非试点单位之间、市本级与县域之间改革的进展也相当不平衡,全面推开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所谓“不系统”,就是目前单项改革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比较明显,如何做到进一步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形成改革和发展相统一、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相配套、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相协调、国有单位改革和民营文化发展相促进的局面,还需要做出很大努力。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改革的内在动力还不足。到目前为止,我市多数文化单位的日子还比较好过,一些单位的领导和职工因此容易产生“小富即安、满足现状、求稳怕乱”的思想,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发展的紧迫感不强。二是改革的外部氛围还不浓。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步伐不快,尚未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以致一些文化单位的职工产生“别人不改为什么偏偏要我们改”和“早改早吃亏”的心理,不利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三是改革的扶持力度还不大。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的优惠程度,不如当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有时还不如其他行业政策。如我市一家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既可享受新办文化企业政策,也可享受软件企业政策,但该公司选择了后者,因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既可免所得税,又可免增值税,还能将工资奖金打入成本。又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政策到2008年底就要到期,有效期只剩下两年时间,而改革的真正全面启动又是在今年,政策一旦到期,今年启动的改革单位就不能完整享受3年的免税政策,这势必会影响单位改革的积极性。此外,在全国同类城市纷纷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势下,同时考虑到由于财政管理体制原因,我市文化企业不能享受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实际情况,应尽快地把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以专项资金贴息、补助、奖励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办法,带动社会资金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四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本领还不强。文化体制改革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具有自身的特殊特点和规律。面对这一新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在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大力培育一批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特别是有政治素养、有文化悟性、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前,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业已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加快建设文化大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着力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1.在服务大局中谋划。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根本要求。一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度,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谋划文化大市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始终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为大局服务,努力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二要纳入文化建设总体格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为文化大市建设提供着不竭动力,要始终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紧围绕以改革促发展的主题,努力形成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大市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要列入整体改革部署。全面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改革也必须综合协调、整体推进。因此,要将文化体制改革列入整体改革的部署,坚持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的新成就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在把握方向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始终有一个沿着什么样的方向来推进的问题。要深刻认清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妥善处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一要确保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对宣传文化事业的领导,始终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对宣传内容的终审权,对国有文化资产配置的控制权。特别是对新闻单位的改革要十分慎重,在坚持做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等重要原则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二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当前人们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把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并起主导作用的制度环境作为一条根本原则来贯彻。三要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使社会主义文化朝着更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向发展。四要确保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文化领域的生产关系不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局面,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生产力有没有得到新的解放和发展,是衡量文化体制改革得失成败的重要尺度和标准。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增强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壮大文化产业的竞争实力,推动文化生产力的新解放,促进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3.在科学统筹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一要统筹谋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引导功能,强调所有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单位和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文化的产业属性和经济功能,认清发展文化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做好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文章,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认清文化产品如果没有经济效益,就很难有好的社会效益这一事实,鼓励创造更多面向群众、适销对路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让文化产品在占领市场中有效地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二要统筹谋划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要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一手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繁荣,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在不断加大投入中改革投入方式,在积极转换内部机制中提高服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按需而为,体现时代要求,拓展服务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手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围绕文化市场体系的构建,在政策扶持下引导发展,在转企改制中培育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壮大实力,在调整结构中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打造一批重点文化产业群、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和重点文化企业,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三要统筹谋划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发展。一方面,要突出“创新体制、做强搞活”,加大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力度,形成一批富有活力的公共文化单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做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闻文化集团,充分体现和发挥国办文化在文化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突出“培育引导、健康发展”,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推动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国家政策准入的文化产业领域,为民营文化企业成长创造宽松环境;坚持以积极有效的政策导向,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推进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的联合,建立双方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大做强。四要统筹谋划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加快发展,因此必须做到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举。既要做足存量改革文章,又要做活增量发展文章,在搞活存量中延伸增量,在培育增量中盘活存量,从两方面共同推进,做大文化“蛋糕”,壮大宁波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五要统筹谋划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重在提高,农村文化建设重在普及。要充分考虑城乡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切实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和队伍的建设,切实加强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切实健全文化常下乡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4.在创新探索中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必须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从试点情况来看,凡是工作做得好的,都是首先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取得了突破;而那些存在畏难情绪和观望态度的,工作就难以打开局面。在全面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要始终紧紧抓住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贯彻到改革实践的全过程,贯穿于改革工作的各环节,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和发展的思维,抓弱点、攻难点、显亮点,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改革之路。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改革贵在创新。一方面,创新不是凭空进行,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宁波的文化体制改革有着比较好的基础,特别是试点改革开展以来,进一步取得了工作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面上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及时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加以深化。另一方面,推进改革固然离不开继承,但更要注重进一步的创新。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工作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力求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和新的办法,取得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推动文化生产力的新解放,谋求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有着基本规范、总体部署等共性要求,同时,文化体制改革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之全市各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不可能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解决所有问题。为此,改革必须立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因时制宜。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功能,确定不同的改革要求,分门别类地推进改革,不拘一格,张扬个性,争创特色,不断形成改革和发展的亮点。三是积极探索和稳妥有序的关系。既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感,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积极主动地推进改革;又要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把握好阶段性与长期性的关系,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而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迈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回头路,使改革得以平稳有序地进行。

5.在务实求效中落实。文化体制改革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就是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求文化体制规律之真;务实,就是在实践中扎实推进,务文化繁荣发展之实。一是工作思路要求实。要立足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总结以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深入调研、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制定符合发展规律、切合自身特点的改革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二是工作措施要务实。为改革制定的措施、出台的政策和设立的目标,要讲求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务求办得到、行得通、起作用,防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搞形式主义。三是工作推进要扎实。对中央和省、市规定的各项改革任务要一项项地加以落实,对看准的每一项改革都要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协调指导,认真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四是工作成效要切实。改革既要重视过程,做到周密部署,精心操作,又要重视结果,务求取得切切实实的成效。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就是看文化单位的体制机制是否得到创新,文化发展的活力实力是否得到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归根到底是要看文化生产力是否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是坚持抓好“四扩大”,就是要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把改革从现有的10家试点单位扩大到全市所有宣传文化单位,从市本级扩大到11个县(市)区,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扩大到整个宣传文化领域,从存量改革扩大到用新的体制机制发展增量;二是有效增强“四个力”,就是要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的调控能力,创新公益文化事业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实力,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合力;三是努力实现“六大目标”,就是要通过改革,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行的宏观管理体制,形成保证正确方向、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内容创新为重点的文化创新体系。

根据上述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市“十一五”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要突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是科学界定我市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功能。要区别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单位提出不同的改革要求。政府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性质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党报、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纸,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并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其他艺术院团以及新华书店、影剧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等,逐步转制为企业。(www.xing528.com)

二是优化新闻媒体组织结构,转变经营方式。要坚持党管媒体,坚持党管干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其性质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加大对宣传主业的投入,创新采编工作考核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名牌栏目、节目,造就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增强重要媒体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新闻媒体可将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进行市场运作,为主业服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强对剥离企业的经营方向、资产配置、重大决策、重要干部配备的管理和监督。剥离出来的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国有股份收益为出资人宣传主业和企业扩大再生产服务。

三是坚持“一团一策”,推进艺术院团改革。根据不同剧种的艺术特性和社会功能,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对市雨剧团、市越剧团等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并传承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艺术院团,继续实行事业体制,在经费上给予重点扶持,痛时进一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继续探索市歌舞团“事生企”改革,引导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支持、鼓励其做大做强,在发展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牌,并逐步完善公司管理结构;对市大地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引入民营资本,改组成为民营艺术团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筹建和运作初期,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积极扶持。积极调研启动宁波演艺集团深化改革工作,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优化整合市级演艺资源配置,做实做强演艺集团。

四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大力推广《东南商报》采编部门、海曙区文化馆等单位的改革经验,在全市文化事业单位中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为目标的内部管理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降低运行成本。进一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五是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全市新华书店的转企改制步伐,对市新华书店、宁海新华书店等已转企的单位,要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组建为国有独资企业或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吸收多元资本进行改制;对尚未转企的有关县(市)区新华书店,要转为国有独资企业或在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吸收多元资本进行改制。其他单位如宁波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宁波广电集团广告中心、宁波广播电视报社、《文学港》杂志社、宁波剧院(宁波市演出公司)、宁波广播影视艺术中心、民乐剧场、宁波广播电视器材供应站等,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逐步转制为企业。

一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要以“三江文化长廊”为核心,集中力量建设东部新城文化广场、宁波书城、市博物馆等一批重大功能性文体设施,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的新机制。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联建共享”的要求,完善县级重大文体设施体系。以县(市)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社区和村落文化活动中心、全民健身路径为重点,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15分钟文体活动圈”,为活跃城乡文化构筑坚实平台。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抓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二是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探索建立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创作一批具有全国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根。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发展,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结构,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步伐。创新重大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路子,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努力把各类大活动办成“城市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广泛开展以“活力宁波”为龙头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市民健身工程”和“农村小康体育工程“,进一步活跃企业、学校、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的文体生活。结合各地开展的新农村建设,重视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三下乡”的长效机制,常年举力、“万场电影千场戏”下农村活动,探索演艺大篷车、流动图书馆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机制,促进各类文化服务向基层特别是向农村倾斜。

三是推进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国有专业艺术团体的改革发展,大力培育和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基层业余文体团队,积极培养基层文化骨干,充分发挥其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机制,尽快充实基层尤其是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力量,既要加强现行体制内专职人员的配备,又要探索体制外人员聘用的办法,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的创建工作,鼓励基层群众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化活动。

一是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出版、印刷、影视、广告等传统优势文化产业,积极扶持旅游休闲文化、文艺演出和娱乐、文体用品生产销售、艺术品创作交易等特色文化产业,着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内容和动漫、会展与咨询信息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打造区域性的文化和体育交流中心,建设长三角地区的印刷基地、旅游强市,建好“中国文具之都”。优化组织结构,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鼓励其按照“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思路,抓好宁波书城建设、书报刊零售网络建设、新印务基地建设、高科技虚拟仿真项目开发和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分众电视等一批项目,推进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加快发展数字电视,到2010年底基本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支持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富有活力和实力的文化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扶持十里红妆、竹根雕、越窑青瓷、竹工艺制品、农民画等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是扶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非公有资本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文化设施建设和兴办各类文化产业。抓紧编制文化产业投资目录,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适时组织开展招商活动。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与国有文化企业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加强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引导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推进图书连锁、音像连锁、网吧连锁、电影院线、演出联盟等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咨询、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拍卖等中介组织,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规范中介行为。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责。适时成立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维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把好资质、产品、资金、人员、技术等准入关。巩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果,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适应文化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始终掌握对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对宣传内容的终审权,对宣传文化系统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对国有文化资产配置的控制权。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完善对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宣传工作业绩和经营业绩的考核办法,在两大集团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把监管和考核范围扩大到整个市级宣传文化系统。

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市、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明确工作职责,创新管理方式,把管理重心转移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管理转变。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推进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三是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省级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试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浙政办发〔2004〕16号)、《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雨党〔2004〕23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试点的若干政策意见》(甬政办发〔2004〕232号),要根据全面推开改革的要求,普遍适用于全市所有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的单位。各县(市)区也要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相关政策。

四是组织实施文化发展规划。加强对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构建以《宁波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为龙头,《宁波市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宁波市社会事业(含文化)重大设施规划以及市级各宣传文化部门的专项规划为配套的文化发展规划体系,为加快推进宁波文化大市建设提供规划指导。

五是加大投入力度,改革投入方式。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十一五”期间,确保财政对文化、体育事业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市财政对重大文体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保持“十五”期间投入总量的基础上适度增长。切实加强对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征足用好。同时,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抓紧制订《政府采购公益文化产品的实施办法》,凡政府安排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原则上都要以公开招标或委托代理等方式采购。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对重点文化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认真实施《宁波市捐赠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实施办法》,鼓励社会力量捐资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运用各种杠杆,引导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到文化建设当中。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要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宣传文化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思想再发动、认识再提高活动,认真学习十六大以来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思路,扎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二是落实组织保障。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要求,健全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各级党委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把文化体制改革摆上核心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各级政府要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强化宏观管理,规范行政执法。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具体指导改革工作,协调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改革方案,转变政府职能,落实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项任务。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措施,从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社会保障、劳动人事等方面,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总结培育典型。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加强专题调研,到改革发展第一线去总结发掘一批典型案例,现有的10个试点单位也要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改革,为推进面上的改革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同时,各新闻单位要制订宣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典型宣传和政策宣传力度,为推进面上的改革创造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我市建设“人才大港”和“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围绕打造“文化甬军”的目标,重点培养理论、新闻、文艺、出版、体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六个方面的紧缺人才,通过5—10年时间的努力,选拔培养100名左右在相关门类中取得显著业绩、起到领军作用的优秀人才。建立文化人才数据库,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重视优秀文化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

五是坚持积极稳妥。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既要积极探索,又要稳妥推进。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改革的力度与干部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护好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积极性,引导干部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要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确保导向不错、管理不松、市场不乱、队伍不散。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重大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本课题负责人:唐一军协调人:王桂娣执笔:金波李可)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领导讲话

[2]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5

[3]赵子忠.内容产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袁华明.对文化软实力的思考.学习月刊.2005(11)

[5]张雄、汪传发.积极探索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的新途径.人民日报.2005.2.7

[6]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思想战线.2003(4)

[7]贾旭东.论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哲学研究.2005(10)

[8]张正彦等.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

[9]江蓝生等.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花建等.文化产业竞争力.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中共宁波市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