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是戏曲舞台上一种模仿旧时缠足妇女“三寸金莲”的特殊鞋子,旦行演员穿着跷表演叫作“踩跷”。这种鞋子里面是木质的,演员穿进去以后只能脚尖着地,再用长长的绑带把脚和跷固定在一起,在舞台上相当于是踮着脚尖完成所有表演,跟西方的芭蕾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踩跷表演起来姿态袅娜、妩媚,是模仿以前裹小脚女性的形体特点。跷分为软、硬两种。软跷外形稍微大一点,演员脚尖着力的面积也相应大些,相比之下穿起来会比硬跷稍微舒服一点点。硬跷的优点是外形更娇小、更优美,但是演员穿着它基本就只能用脚趾的趾尖站立了,所以表演起来感觉更痛苦,难度更大。过去戏曲界,有些剧种曾有武旦踩硬跷,花旦踩软跷的规矩。从表演的角度来看,踩跷大大增加了表演的难度,演员不仅要立着脚尖完成各种步法技巧,还要唱念、舞蹈。其中还有很多难度较大的动作技巧,比如各种转身、翻身、跌扑等动作。武旦演员甚至还要穿着它开打、踢出手、翻跟斗……踩跷的功夫戏曲界就称为“跷功”,要想练成跷功,背后必然要经历艰辛痛苦!
踩跷的技艺历史很悠久,到了清代,有一位著名的陕西秦腔演员叫魏长生,他丰富和提高了原有踩跷表演的技法。后来到帝都演出时火遍了京城,他的跷功就渐渐开始在各个剧种中流传开来。
跷功盛行之后,基本上当时各个剧种的旦行演员都从小开始练习跷功了,跷功有很多残酷、严苛的训练方法。初学时比较常见的是“站跷”,就是先穿着跷在地面上练习站立,师父会点上一炷香,香未灭练习者丝毫不允许乱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用一块砖侧着立起来,人站在窄窄的砖块侧面长时间练习,要做到纹丝不动是很不容易的。再后来是站到蓄水缸一寸左右的边沿练习,不仅脚下着力点更小,而且稍有不慎就会跌入缸中。通过一系列的“站跷”练习,演员掌握了足、腿、腰、颈、肩等部位的形体协调稳定性后,再开始练习各种步法以及身段动作等技法。到了冬天,师父还会事先在地上泼一大盆水,等结成了冰,再在冰上训练圆场等步法,更加考验演员的功夫。
随着跷功的不断丰富、发展,一些艺术家又进一步提高了踩跷表演的难度系数。比如过去山西蒲剧有一位著名的演员叫王存才,他有一出看家戏叫《挂画》,在这出戏中他运用了在一把太师椅的扶手上跳、立、转、蹲等高难度技巧,生动地表现出少女登高挂画的场景,表演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当地老百姓普遍流传着一句话:“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可以想见当年演出时火爆、震撼的程度。不过功夫不是白来的,王存才不仅朝夕苦练跷功,还常常在更换演出场地途中,踩着跷行走三十多里路,才最终练就了深厚的功底。即便到现在,蒲剧《挂画》仍是戏曲界跷功翘楚。(www.xing528.com)
戏曲从形成之初,就具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于潜移默化中传达时代观念的功能,所以从踩跷的兴起、发展和废除,也能侧面反映社会思想的变革过程。而到了今天,戏曲界又开始恢复了踩跷的技艺,因为现在我国已经没有缠足的妇女了,不需要戏曲在这方面继续进行思想宣传。所以站在客观、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这种传统表演技法,踩跷不仅能反映出过去那个时代特殊的社会风貌和情态,而且作为旦角表演中一项精彩的绝活儿,也应该进行传承保留。
○拓展
优美的跷功背后不仅有戏曲演员的辛酸经历,更包含着封建时期我国广大女性的血泪史!缠足是几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一种残酷的迫害,为满足变态的社会审美趣味,把少女健康的脚,生生人为致其骨折而形成一种可怕的“折叠”状。女性那外表秀美、娇小的三寸金莲内部,是扭曲变形的残缺肢体。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反对迫害妇女的新思想在我国渐渐传开。辛亥革命时期,戏曲界已开始减少了踩跷表演,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宣传妇女平等的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戏曲界全面废除了踩跷技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