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上有很多人物的帽子上都插着两根长长的鸟尾羽毛作为装饰,这种鸟尾术语叫“翎子”。其实戏曲舞台上插翎子的盔头来源于我国古代的“鹖(hé)冠”。“鹖”是一种古书上所说的鸟,骁勇善斗而且至死方休。所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期,为了表彰武士,就用鹖鸟的尾羽竖在官帽左右作为装饰,这种鹖冠后来就渐渐成为勇士的形象代表。戏曲舞台上沿用了这种冠帽样式,并进行了夸张、美化。用雉鸡的尾羽作为装饰物的材料,这种长长的、呈自然弧形的雉鸡羽毛就是戏曲的翎子。有了漂亮的翎子,就增添了许多生动、优美的表演。不仅如此,戏曲舞台上还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戴翎子也是“非正规军”的标志。比如自立为王的“反王”一般会戴翎子,以便与真正的君主区分开。而且翎子还经常和毛茸茸的狐尾(一种狐狸毛、兔毛或人造毛制成的长条形装饰物,白色或黑白相间,垂在盔头两侧或搭在身后)搭配在一起使用。当然这种正统与非正统跟我们今天看待历史的观点角度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我们今天评价三国时期是三国鼎立,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在戏曲舞台上都是倾向于刘备一方的,因为他是拥有皇族血统的“刘皇叔”。所以三国戏里,只有刘备的蜀将是不戴翎子的,而曹营、魏营将官的盔头上都有翎子。
翎子在表演中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是演员伸开双臂,用手从翎子根部一直捋到末梢部位,然后再用手指夹住翎子。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就可以随着手臂动作变化,使翎子弯曲迂回,形成不同造型,这叫“掏翎子”。翎子的掏法有很多,比如有单手掏翎子、双手掏翎子、正掏、反掏、交叉掏,还有单手掏双翎子等,目的都是为了配合身段舞蹈。
但是有一些剧种在此基础上大大提升了翎子功的表演技巧性,使翎子仿佛成了一种“听话的”内心表白道具,效果很神奇。比如蒲剧有一出名剧叫《小宴》,故事大家也很熟悉,讲的是三国时王允为了除去奸臣,决定用美人计使董卓和吕布反目成仇,他先设计请吕布到家中赴宴,命“女儿”貂蝉侍宴,途中又故意离开使吕布和貂蝉私订终身。剧中为了表现吕布这个酒色之徒在见到貂蝉以后那种心花怒放、神魂颠倒的状态,演员晃动头部,使头上的两根翎子快速灵活地来回翻绕,而且花样百出,有时两边翎子同时晃动,有时一前一后交错晃动,方向上也有很丰富的变化。在演员的控制下,翎子显得异常柔软灵活,像是有生命一般,把吕布狂喜不已的内心情绪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他左顾右盼的情境中,为了表现吕布望眼欲穿的痴相,演员甚至还通过侧着头部,控制单侧翎子使其逐渐直立起来。要知道翎子是有自然弧度的,让它立得笔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这种难度技巧表演起来极其精彩,同时又特别符合人物此时的心境,给予观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美妙艺术享受。练翎子功时,其实演员不仅运用头部晃动翎子,腰部、肩部、颈部也都要着力,因此这门功夫练起来很苦。每天大量练习时那种头昏脑涨的酸爽感觉可想而知,而且因为翎子是需要插在盔头上的,所以翎子功必须得戴着盔头练,这更让练习雪上加霜。戏曲演员在戴上盔头之前还有好几层“勒头”的工序,就是用带子先把眉毛提起来,再层层固定、美化的传统方式,最后才能把盔头戴上,这样舞台形象才显得精神。其中每一道工序都要系得很紧,否则一旦眉毛提不起来,或是头上的层层带子在表演中散开,那形象就太狼狈了。(www.xing528.com)
所以勒头其实是很疼的,有很多初学者(特别是小孩子),在第一次上台时甚至会疼得边演边哭。这种疼痛还会导致头晕、呕吐,等等,所以说勒头也是一门需要练习的功夫。如果想要勒得不疼,窍门就在于找准带子系在后脑勺的位置,因为后脑勺这个部位神经比较敏感,如果勒头的带子位置系得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造成头疼。因此勒头的盔箱师傅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就像中医扎针灸找穴位一样,要根据每个演员的不同头型,准确判断后脑勺头骨下方的合适位置。一旦找准了,再加上演员多年训练的功夫,勒上头就基本不会在舞台上感觉到难以承受的疼痛了。要练翎子功,头如果勒得太松了,表演时晃动幅度一大盔头就该掉了。所以头部紧勒的疼痛加上频繁快速晃动的眩晕,包括颈椎部位的劳损等,都是演员练习这门功夫背后承受的痛苦。而观众得到美好艺术享受后发出的喝彩与掌声,是对演员艰辛练功过程的最大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