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马”是戏台上表现角色骑马驰骋的程式。以演员的步法功夫为核心,演员手里拿的马鞭为象征,通过肢体舞蹈表现策马疾行的潇洒场面。演员主要有跑圆场、转身、翻身、勒马、挥鞭、打马等各种舞蹈动作。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脚下的步法一定要又快又稳,这很考验圆场的功夫。如果跑得摇摇晃晃或蹦蹦跳跳,就没法表现出人骑在马上那种挥鞭纵横的洒脱画面了。
相比起霸和走边,趟马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马鞭。舞台上通常以鞭代马,突出的是马背上的人,以及骑马飞奔的意境。起霸、走边和趟马是戏曲演员必备的几项身段基本功。
这几种是动作比较多的程式,还有一些“零星”一点的,比如两个角色正在舞台上用台词交流,忽然其中一个用手一抬,在自己和对方之间形成一道隔绝的“屏障”,就可以肆意地跟观众说悄悄话了,而对方此时却完全“听不到”,这个程式叫“打背躬”。还有在武打中获得战斗胜利的一方,把敌人打跑后,会得意地耍弄自己的兵器“翩翩起舞”,炫耀自己有多厉害,这个精彩的程式叫“耍下场”。其中演员耍动兵器的花样繁多,节奏快慢有致,技巧性很强,扣人心弦,往往是武戏当中,除了武打以外最为精彩的看点。
很多表演程式的形成,最初都是因为一些优秀演员创造的表演方式受到观众的欢迎,业界同行也都很认可,于是被纷纷效仿。之后,其他戏里遇到适合使用的地方,就选用相似的模式,但在技法和细节处理上进行变化并逐步发展,程式就渐渐固定下来了,也成了观众的欣赏习惯。(www.xing528.com)
之所以要有程式,是因为观众看戏,看的就是“唱、念、做、打”的各种程式表演技法。如果把文学剧本放在一起做个比较,戏曲的剧本比话剧、电影、电视剧剧本文字少太多了,原因就是必须要有大量的空间留给“唱、念、做、打”的表演。比如很多剧种常演的剧目《拾玉镯》,剧情很简单:两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一见倾心,男孩为表心意,故意把家传的玉镯遗留在地上,暗自相送。不过这一言不合就送玉镯的纯土豪不重要,纠结捡还是不捡的少女三四十分钟的表演,才是这出戏的核心。而这样的情节如果放到影视剧里,就算凑一堆心里独白再配上一首插曲也演不了那么长时间。
这样比较并没有褒贬不同艺术、一分高下的意思,只是想说区别。观众的欣赏诉求是不同的:看电影、电视剧是为了看演员怎么配合导演讲好故事;看戏则是为了看演员怎么用唱念做打的技术演好故事。对于戏曲,剧情故事是表演技法的载体,观众虽然喜欢,但不会因为故事情节反复看,却可能为了欣赏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技法而多次去看同一出戏,甚至一看就是很多年,这就是一出戏能演几百年仍经久不衰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