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九河下梢,自古漕运业就十分发达。其中流经宁河区的蓟运河,号称千年不淤,历来都是重要的漕运通道。也正因如此,具有漕盐之利、铁路之便的宁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我所知,天津解放前后宁河县境内有六个大渡口,可以摆渡行人车马通行。在这六大渡口中,芦台又是最大的渡口。原来流传着一句话,叫“金宝坻,银武清,不如芦台一五更”,就是描述黎明之际来芦台做生意的人群之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水利条件便利,蓟运河两岸不少村民都以漕运为生,基本上有村落的地方就有摆渡人。
摆渡人使用的工具分大小两种,大的称为大摆渡。一般大摆渡船体长约15米,宽约4米,可以运载10多辆大马车或者一辆汽车。宁河县内一共有9条大摆渡,分布在芦台、东窝、埋珠、窑头、北塘、蛏头沽、岳道口、江洼口,其中芦台就有两条大摆渡。芦台这两条大摆渡中,大的那一条船体长18米,宽5米,载重达30吨,一次可以运马车14辆。不过这条比较大的摆渡,在解放战争中因年久失修而废弃不用了。
小一点的摆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头船,我们这儿称之为艚子;一种是尖头船,我们称之为鸭嘴船。鸭嘴船的船头尖,且船底上翘,船尾宽平,形状有点像牛的舌头,一般是两船船尾相连,呈梭子状,称为一对儿。一只船长约7到8米,宽约2米。摆渡时,船头有人撑篙,船尾有人摇橹,两侧有人划桨;在逆风时,大摆渡还需要纤夫的帮忙才可以顺利航行。开船时纤夫先将摆渡逆风方向根据风力的大小、方向和河水的流速凭经验估计出拖行的距离,然后再向对岸拉斜放,用劈水调控方向,到达对岸码头。
另外,有漕运的地方肯定有人从事脚行。顾名思义,脚行就是在渡口从事搬运工作的一个行当,工人们搬卸货物,收入低微,属于重体力劳动。芦台镇过去是一个水旱码头,修建铁路之后,聚散的货物就更多了。一般脚行工人都隶属于一个叫作“把儿”的组织,该组织分东、西、南、北把。搬运不同的货物,隶属于不同的把儿。比如粮食把儿、官仓把儿、盐把儿、邮电把儿等。还有一种我们这称作散把儿的,散把儿一般人数不固定,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临时工”,靠扛散活谋生,没活的时候就另谋生活。同一种货物,各个把儿有一个负责人,称为“把头”,把头手握把儿中的大权,手底下的人数相对固定。(www.xing528.com)
不同的脚行之间也存在着竞争,要想在一个码头、渡口站住脚,必须得有一定的势力。这种脚行之间相互较量的行为,称之为“较力”,就是旧时民间所说的争地盘。这里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我原来听说有一个姓吴的脚夫吴克勤与一个山东来的脚夫“较力”,扛起一个近500公斤的火车轱辘(一根车轴两端各固定一个车轮),走了一圈,对方如果不能接招,就自己认输。另外扛包不能光凭着力气,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就拿扛麻袋来说吧,有两人搭肩,讲究三分搭,七分闷;扛麻袋的人接麻袋的时候,要蹲腿挺腰,手掌撑膝盖。大肩扛,小肩抹。扛着麻袋跑时,步子要稳,前后不赶步,在地上还可以,要是走桥板,若前后走得不协调,就有掉下去的危险,要领是“走得稳,吊得高,拐弯抹角弹簧腰”。
虽然说脚行属于重体力劳动,但芦台是比较大的渡口,对脚夫的需求量比较大,有一技之长的脚夫可以凭借搬运技能养家糊口,那些能够组织起把儿的把头家庭要富裕一些,所以有句话叫“家有千顷靠山河,不如麻袋压着脖儿”。新中国成立之后,好多脚夫都加入了政府组织的搬运工会,被划入工人阶级。
另外,蓟运河上还有一种被我们称为“南(nǎn)船子”的渔船,以打渔为业。南船子上的渔民有几个特点:一是他们一般不是本地人,大部分来自芦台以南的南河一带,所以我们这称其为南船子;二是这些渔民以船为家,陆地上没有居所,他们以捕捞、贩卖水产谋生。这些渔民的日常生活都在船上进行,冬季冰封时节再靠岸生活。冬天来临时,他们把船拖到岸上撂倒,船底朝向冬季寒风吹来的方向以抵挡寒风,一家人就在船里偎一冬天。驾驶南船子的渔民由于常年在水上活动,受到阳光直接照射,皮肤黝黑,小孩子后脊梁背绑着葫芦,以防止溺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南船子中不少人上岸落户,其中有一部分就留在了芦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