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越鸭绿江,给战场送信

跨越鸭绿江,给战场送信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我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张印生老人同平津战役纪念馆采访人员合影我当时是在师部值班,负责给团长们送信、召集会议人员开会等工作。一天,有一封信要送往前方部队。敌人停止轰炸后,后方的担架队来打扫战场,将刚刚过封锁线的伤员抬回去。附记:采访张印生老先生是在4月26日的下午,我们一行人到来时,张老和女儿已经在楼下等着。

跨越鸭绿江,给战场送信

平津战役结束后,我就调到了师通讯队,跟着部队南下。1952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我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

张印生老人同平津战役纪念馆采访人员合影

我当时是在师部值班,负责给团长们送信、召集会议人员开会等工作。一天,有一封信要送往前方部队。信很重要,务必要送到前方,就需要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去送,我就由师部调往通信连去送信,并派了一名刚当兵的小伙(湖南兵)跟着我一同去。敌人的封锁线特别的严,有点目标炮弹就过来,就算是个蚂蚁也不会让你过去,别说是我们大活人了。他们根本不是用枪打,而是坦克炮直接轰炸,又快又狠,根本没有活下来的余地。当时我想任务一定要完成,而且这小兵年纪还轻,不能就这样牺牲了,就告诉他先跑去送信,我来掩护他,用我的目标来吸引火力。此时敌人的坦克疯狂地向我轰击,这小伙子倒也机灵,三步两步就蹿过了去,躲过了敌人的炮弹。信送到了前方部队首长的手里,撤回来的时候也是如此。敌人停止轰炸后,后方的担架队来打扫战场,将刚刚过封锁线的伤员抬回去。此时我的耳朵被炮弹震得已经听不见声音了,却发现自己没有受一点儿伤,耳朵也在一个星期后神奇般地好了。

抗美援朝回来后,我转业到地方,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汽车二队当了五年的书记。五年后被抽调到通辽搞战备。有一天,北京军区领导慰问,知道我是家中的独子,在老家的二老没人照顾,我的儿女还很小,大儿子3岁,小女儿一周,就终止了我援越的任务。从那以后我就回到了玉田老家,在玉田县医院开救护车一直到离休。(www.xing528.com)

还记得在辽沈战役的时候,我不仅年龄小,身体也很瘦小,长时间的行军经常让我吃不消,有时会落下队伍很远。在攻打锦州过大凌河时,寒风刺骨,激流的河水泛起河沙,战友们相互搀扶,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强渡,稍不留神就会跌倒。和我并肩行进的战友突然跌倒,我抢先过去拉他,但因我瘦弱无力,差点被水冲走,是战友们强拉硬拽把我拉回来的。战友们见我弱小,围拢搀扶着我过了河。棉衣湿透冻结成冰,铁榔头鞋已经跟不上前进的步伐,几天的奔波劳累导致高烧不退的我浑身颤抖,体能急剧下降,眼前发黑,仿佛挣扎在死亡线上。我心里在想,战不死却病死在途中,怎么对得起我家乡的父老乡亲啊!我们军的政委李中权看到我,担心我掉队,就把我抱在他的马上,还亲切地喊我“小不点”,自此我便有了“小不点”的绰号。现在每每回忆起来,我还会激动得掉泪,这就是我们共产党解放军的高级将领,爱兵如子,让我一生都无法忘记。

附记:

采访张印生老先生是在4月26日的下午,我们一行人到来时,张老和女儿已经在楼下等着。迎面看到张老时,我们不禁被老人的精神面貌所震撼,从他身上很难看出是一位年近90的耄耋老人,举手投足间尽显军人气质。随着采访的进行,张老向我们讲述了他从军生涯的点点滴滴。张老告诉我们,他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军人而感到自豪,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感谢党给了他这个机会,能够为解放全中国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若再选择一次,他还将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