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资源管理的物质基础与水质要求

水资源管理的物质基础与水质要求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资源的客观状态是确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原则的物质基础。在维护水资源安全的基础上,国家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的福祉,必须考虑物质基础的坚实。其实,从水资源的角度而言,物质基础就包含了水质与水量的要求。这就说明,取水权不仅是建立在水量的基础上,而且通过水量进行体现。在水资源配置中,水质是近年来随着水污染问题严重而凸现的。

水资源管理的物质基础与水质要求

水资源的客观状态是确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原则的物质基础。在维护水资源安全的基础上,国家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的福祉,必须考虑物质基础的坚实。其实,从水资源的角度而言,物质基础就包含了水质与水量的要求。

一般而言,我们会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一个物品进行考察,对于水资源也是如此。水量也就是水资源可配置的数量,是衡量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指标。水量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整个水资源的可用总量;第二,用水权利人的可用水量。这就说明,取水权不仅是建立在水量的基础上,而且通过水量进行体现。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水资源的数量与权利的实现密切相关,是权利所指向的实质内容之一。如果数量没有保证,那么水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就失去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从而使利益难以实现。与此同时,水量还与其他因素结合,使得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发生变化,从而变得丰富。例如,满足一定时间和数量的水资源,就是对于水资源配置保证率的要求。与此同时,如在时间、空间以及用途相同的情况下,水量配置的不同,则会意味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不同,产生的效益就有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水资源配置的数量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纯线性关系,更不是效益随投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特定的情况下,水资源数量越多,产生的效益反而越小,甚至产生负效益,导致水资源的浪费。(www.xing528.com)

水质是确立水资源管理基本原则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虽然在目前水资源管理中还没有广泛应用,但是,因水质发生的事例在不断增加。水质一般关系到水的用途,当水质不能满足用途的需要时,就会出现对水质配置的问题。在水资源配置中,水质是近年来随着水污染问题严重而凸现的。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由于水质总是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或者是人们对水质的关注程度不够,因此,水质并没有被纳入到水资源管理的范畴中。在我国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关注水质因素的影响,将其纳入到配置的内容中。在实践中,我国已将水质因素应用于配置中,例如“引江入太”工程,实质就是将优质水资源引入太湖,以缓解太湖的污染的一种配置;再如,“东阳——义乌”水权交易,从本质而言,也是将优质的水资源通过市场配置给有水质需求的使用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