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到9月7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名为“中国:镜花水月”的展览(图一),它体现东方美学文化与西方时尚美学发展的碰撞与摩擦,展现出一幅东方文化给西方时尚带来灵感的视觉文化画卷[1]。展览名为“中国:镜花水月”(China: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这个名字可能会让中国观众联想到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图一 “中国:镜花水月”展览官方海报
成长在一个清代贵族家庭,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繁荣鼎盛以及没落。《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就是作者曹雪芹的自我映射。通过《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阐释了与“真”与“假”相对应的“理想”与“现实”。《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诗作《枉凝眉》中有一句“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2]。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曹雪芹揭示了这一真理:繁华的一切皆为虚幻,触不可及,所有的快乐都未曾真实地存在过。
两个世纪后,英国作家路易斯·卡罗尔使用了相似的主题,出版了他的两部主要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续集《镜花水月》。卡罗尔笔下的爱丽丝经历了一场如梦似幻的梦中冒险。美国诗人和文学家曾对爱丽丝与宝玉相类似的经历进行了阐述:宝玉是在发掘自我的“内在”与“外在”中不停地游走与奔波,他似乎一直在用一面镜子反复地折射自己、发现自我。与爱丽丝不同的是,在现实与虚幻中,宝玉一直处于一种无限且没有终点的梦中,而爱丽丝的梦境仅存在于虚幻中[3]。卡罗尔和曹雪芹都为笔下的主角创造了一个触不可及但却简单而真实的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镜花水月”展览是由馆内的时装研究部和亚洲艺术部合作策划的,同时集结了中国文化专家和著名中国导演王家卫。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加持,展览将中国时尚文化在西方世界中的发展呈现给了观众。法国和意大利作为欧洲时尚的发源地,这里的设计师们将流行的东方元素融入灵感迸发的欧洲时尚中,在这次展览中也可以观赏到。理解展览的核心元素是“镜花水月”:将西方时尚文化比喻成那面虚幻的文化映射的镜子,观众透过它会看到怎样的东方文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本次展览定义为:自丝绸之路打通了亚洲和欧洲的罗马帝国之间的贸易通道之后的“一场东西方时尚文化的历史性对话”[4]。展览的展品大部分来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馆藏,被展出的物件都具有以下特点。(www.xing528.com)
展览展出了超过140件和中国艺术有关的高级时装和前卫艺术的高级成衣。同时将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媒介,所使用的电影式放映技术可以让观众进一步了解深厚的中国文化,感受到流行文化与传统的结合。
由亚洲艺术部策展人安德鲁·波顿策展,“镜花水月”展览全方位展示了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时尚的融合与碰撞。无论你是哪个种族,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你都能享受到这场全方位、多元文化聚集的东方时尚盛宴[5]。
当然,对于本次展览,负面评价和正面评价是共存的,这些评论大多来自国际媒体和学者。核心问题在于展览对传统东方文化的“恋物主义”(fetishism),以及展览所呈现出的西方对于东方文化的“文化支配”(hegemony)倾向。诠释展览所产生的这一文化现象的关键概念之一就是美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所提出的“东方学”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