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高水平的互联网产业基础是我国互联网得以发展的市场基础。
互联网相关行业是中国近二十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无论是计算机、手机和通信设备等硬件制造,还是软件开发,中国都诞生了世界级优秀企业。在21世纪初,中国已经培育出从门户网站的新浪到社交网站的腾讯、电商领域的阿里和搜索领域的百度这些世界级企业,他们在自己的核心业务里拥有本土市场极高的知名度和市场渗透率。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初,中国已经有了全球最多的手机用户。
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普及培育了大批熟悉和信任互联网、习惯于通过线上方式满足自身需求的消费群体,人们开始渐渐习惯于在网络上做生意,交朋友,对于网上交易从不习惯、不信任,到逐步习惯甚至信赖,这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早期市场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用户群体。且早期互联网产业所培育的用户群体以低龄和白领人口为主,当他们转化为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时,随着年龄和资历的提高,其收入水平和投资能力都处在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期,这个用户群体的金融需求非常旺盛。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2013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如图1.1.1所示,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01亿,占网民规模的近50%,如图1.1.2所示;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移动互联网普及率高达81%,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1.44亿。截止到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到6.22亿,占手机网民规模的73.4%(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如果没有在互联网金融之前的其他互联网应用领域——搜索、新闻浏览、游戏、网上购物——的丰富经验,如果没有习惯于网上购物而产生的网络支付依赖,很难想象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在短时间里吸引大批的用户。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互联网是新型行业,没有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和政府的过多干预,诞生于其中的中坚力量都发端于“草根”企业,熟悉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规律,经历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因此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当他们不再甘于仅仅作为传统金融机构降低运营成本的工具,而是逐渐将其自身“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向传统金融行业渗透时,一场互联网金融革命席卷而来。(www.xing528.com)
图1.1.1 我国网民及手机网民的规模和普及率
图1.1.2 我国网络购物及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和占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