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才
摘要:在中国,伏羲、神农和颛顼、帝喾、尧、舜等圣帝名王的陵墓不止一处,其实都是后人为祭祀的方便设置的“仪墓”,实在没有必要争论哪一座是真的。但是,这些陵墓都有存在的价值,它们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象征,作为“慎终追远”的一种精神寄托,具有凝聚共识、同结命运共同体的强固向心力,其积极作用是值得永远珍视的。
关键词:尧陵 仪墓 人文始祖 慎终追远
作者:孟祥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研究。
在中国,传说中的帝王陵墓较多,伏羲、神农(即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等,文献记载的出生之地与死葬之地都不是唯一而无可争辩。究竟哪些是真的?历史上就一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的风生水起,这些圣帝名王的生地、死所、陵墓真伪之争更是不时掀起阵阵波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是渊源有自,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厚重的资源愈来愈被更多的人认识和重视。
一
这里只说尧陵。迄今为止,文献记载的尧陵起码有以下多处。
2.《吕氏春秋·孟冬纪第十·安死》:“尧葬于谷林,通树之。(高诱注:通林以为树也。《传》曰‘尧葬成阳’,此云谷林,成阳山下有谷林。)”[2]这里的谷林究竟在何处,《传》释谷林在成阳。
3.《论衡·书虚》:“尧葬于冀州,或言葬于崇山。”[3]这里出现的崇山,一般认为是近代河南的嵩山。
4.《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郭璞注:今阳城县西、东阿县城次乡中、赭阳县湘亭南,皆有尧冢)。”[4]这里出现阳城县西、东阿县城次乡中、赭阳县湘亭南三处尧冢。
5.《帝王世纪》:“凡尧在位九十八年……葬于济阴之成阳西北,是为谷林。”[5]
6.《水经注》卷二四“瓠子河”:“《地理志》曰:‘成阳有尧冢、灵台。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台。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不敢采捕。前并列数碑,栝柏数株,檀马成林。二陵南北,列驰道径通,皆以砖砌之,尚修整。尧陵东城西五十余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南、西、北三面,长栎联荫,扶疏里余。”[6]这里出现了与尧陵配套的尧母庆都陵、尧妃中山夫人祠。《山海经》《帝王世纪》《水经注》的记载接近《吕氏春秋》,可能是抄自该书而稍作变异。
7.《明一统志》卷二三“兖州府”:“尧陵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本朝洪武四年建祠陵前,命有司春秋致祭,三岁一遣使祭飨,有事则遣廷臣祭告。”[7]这里记载尧陵在东平。
8.《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三八“平阳府”:
尧陵,在临汾县东七十里。《城冢记》:俗谓之神林,又曰神临,陵高一百五十尺,广二百余步。《通志》:陶唐氏陵旁皆山石,惟此地为平土,深丈余,有金泰和二年碑记。明初访历代帝王陵墓,山东东平州有以尧陵闻者,至今载在祀典,而临汾者阙如。《县志》:明嘉靖间立守冢道士五,置守冢户十,取陵旁间田给焉。按《汉书》刘向疏,尧葬济阴,邱垄皆小,葬具甚微。《括地志》: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述征记》:城阳县东有尧冢。宋《皇览》:尧冢在济阳城。《文献通考》:唐尧葬城阳谷林。又《曹州志》有尧陵,《东平州志》有尧陵。诸书多载尧陵在山东,惟《城冢记》载在平阳,而非唐宋前书,难以征信。然尧都平阳,在位七十载而殂落,陵似宜在平阳,今存之。[8]
这里记载的尧陵在今之山西临汾县。
9.《山西通志》卷一六五“平遥县”:“帝尧庙在北门外高丘上,尧年十有三,佐帝挚封植,受封于陶。宋熙宁元年七月,知濮州韩铎言尧陵在本州雷泽县谷陵山,陵南有尧母庆都灵台庙,请敕本州春秋致祭。”[9]这里记载的尧陵在今之山西平遥县。
10.《山西通志》卷一七二“浮山县”:“古尧陵,相传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杨村,陵前有碑,记临汾春秋二祭,今并录。”这里记载的尧陵在今之山西浮山县。[10]
以上记载的尧陵方位超过10处,主要集中在今之山东和山西,而现存文献中,记载尧活动区域最多的地方也是山东和山西。其中指向最多最早的是位于今山东曹县境内的汉代阳城,所以,今人较多地将尧陵方位定于阳城似乎顺理成章。
二
然而,关于尧陵方位之确处,由于历史记载的歧义,学术界从来就没有达成共识。一些学者企图通过自己严密的考据将方位坐实。宋代罗泌在其《路史》卷三六有《辩帝尧冢》一文,认定成阳尧陵为真,其他地方的尧陵皆是“仪墓”:
《大清一统志》卷一八一,在“曹州府”项下记述尧陵,也认定在成阳的“尧陵”有确据:
唐尧陵,在荷泽县东北五十里旧雷泽城西,与濮州接界,高四丈五尺,广二十余丈,上有庙。《吕氏春秋》:尧葬谷陵。《汉书·地理志》:成阳有尧冢陵台。刘向曰:尧葬济阴丘垄。后汉元和二年,东巡狩,遣使祀尧于成阳灵台。又延光三年,复使使者祀焉。《皇览》云尧冢在济阴成阳。皇甫谧曰:谷林即成阳也。《水经注》: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陵,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不敢采捕。前并列数碑,古柏数株,檀槚成林。二陵南北列,驰道径通,皆以砖砌之。尧陵东,城西五十余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南西北三面长栎连荫,扶疏里余。自汉迄晋,二千石丞尉多刊石述叙。《元和志》:陵在雷泽县西三里。《文献通考》:曹州东北有尧冢。欧阳修《集古录》载,后汉济阴尧母灵台庙,请敇本州致祭,置守陵五户。自金末河决,其祀移于东平州芦泉山之阳。然尧陵自在曹濮之间,不在东平也。宋神宗时,知濮州韩铎言尧陵在本州雷泽县东谷林山,陵南有尧母灵台庙,请敕本州致祭,置守陵户,俾奉洒扫,诏给守陵五户,则尧陵有确据矣。[13]
《山东通志》卷二一《秩祀志》有一篇《附尧陵考》的文章,历数历史上尧陵在成阳的文献记载,极力论定成阳尧陵的真实性:
谨按《山海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郭璞注云:帝喾冢在顿邱城南台阴野中。《吕氏春秋》:尧葬谷林,今成阳县西。由此观之,狄山之阴为顿邱台阴,其阳则成阳谷林也。《史记》:尧葬谷林。皇甫谧曰:谷林即成阳。刘向曰:尧葬济阴。《皇览》:尧冢在济阴成阳。《帝王世纪》:尧葬于济阴之成阳西北,是为谷林。考之《前汉书·志》:济阴郡领县九,其五曰成阳。注云有尧冢灵台。《禹贡》:雷泽在西北。《后汉书·志》:济阴郡领县十一,其三曰成阳。亦云有尧冢灵台,有雷泽。《晋书·志》:济阳郡领县九,其九曰成阳,注云尧冢在西,有明征矣。《括地志》:尧陵在濮州雷泽县。《太平寰宇记》:尧陵在雷泽城西三十里。按《隋书·志》:东平郡有雷泽县,盖后齐废成阳,隋置雷泽县,在成阳之东,金降为镇,改属郓州。元濮州,属东平路。又《十道志》:尧冢在曹州界。盖雷泽在濮之东南,实曹之东北云。考《水经注》,雷泽之东南,即成阳县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都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不敢采捕。前并列数碑,栝柏数株,檀马成林。二陵南北列,驰道迳通。皆以砖砌之,尚修整。尧陵东,城西五十余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南西北三面长栎联荫,扶疏里余。按郭缘生《述征记》,自汉迄晋,二千石及丞尉多刊石述叙,尧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有一载,记于碑。郦道元去古未远,述之倍详,其见于古碑者。汉延熹中,济阴太守孟郁闻尧陵在成阳,遣曹掾具中牢祠之十年,宣诏行县祠尧,得膏雨,修治殿阁。永康元年立碑。又建宁中,廷尉仲定以汉为尧之苖裔,奏请修复祠庙,有成阳灵台碑。熹平四年,济阴太守张龙追慕圣烈,致祠立坛,有碑。光和中,颍川唐扶为成阳,命依陵宅庙造立校堂。十年,邑人立石颂之。各碑虽历久剥毁,而遗文犹约略可纪。至于历朝祀典,按熹平碑,云圣汉龙兴,缵尧之绩,祀以上牺。暨于亡新,礼祠遂绝。是西汉初已有成阳之祀矣。后汉元和二年,章帝东巡狩,遣使者奉一太牢,祠帝尧于济阴。延光三年,安帝遣使者祠唐尧于成阳。灵帝时从廷尉仲定之请,修祠复旧,岁以春秋奉太牢祀,见灵台碑。又《寰宇记》尧陵在雷泽,唐贞观十年,诏禁刍牧,及春秋祭酧。又《文献通考》宋乾德四年,诏先代帝王陵寝各给守陵五户,长吏春秋奉祀。其尧陵下注:在成阳谷林。熙宁元年,知濮州韩铎言尧陵在本州雷泽县东谷林山,陵南有尧母庆都灵台,请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户,免其租税,俾奉洒扫,诏给守陵五户。政和三年,定五礼新仪,乃享陶唐氏于濮州,以司徒契配。合而观之,前代之祀尧陵者,未有不于谷林者也。然有以帝都为重者,后魏太和十六年诏曰:帝尧树则天之功,兴巍巍之治,可祀于平阳。此后则唐显庆三年、天宝六载、宋乾德元年,皆祀尧于平阳。至四年,诏给守陵,则于濮州之谷林也。是以徽宗径祭濮州陵庙合享。宋既南迁,金元举祀仍属平阳,而濮州之祀遂废。惟存元徐世雄书帝尧墓一碑而已。明洪武四年,太祖诏祀先代陵庙,乃祀尧于东平州,祭文曰:“考君陵墓在此,特遣官奠祀修陵。”是年遣编修葛守诚赴东平葺陵建祠,著为祀典。今按陵在州城东北二十里芦泉山阳,乃古无盐县地,历稽往籍,未有传闻,不知当日何所依据,岂以雷泽在隋属东平郡,金属郓州,元属东平路而误以属之东平耶?弘治七年,礼部尚书耿裕令濮州学正濮琰上状将辨正其祀,而耿旋转吏部,事不果行。嘉靖初,巡抚陈凤梧檄知州张寰修建尧庙,置祀田一顷二十亩。今尧陵在旧成阳城西,高四丈五尺,广二十余丈,大圣灵域,岿然尚存而将享久湮,历四百余年而不能复。今奉诏修葺先圣陵寝,正厘正明因禋之时。谨备载之,以资礼官之考证云。[14]
不过,在肯定尧陵在成阳的看似压倒多数的意见之外,也有认定尧陵在平阳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二《尧冢灵台》中的表述:
《汉书·地理志》:“济阴成阳有尧冢灵台。”《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二年二月,东巡狩,使使者祠唐尧于成阳灵台。”《安帝纪》:“延光三年二月庚寅,使使者祠唐尧于成阳。”《皇览》云:“尧冢在济阴成阳。”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尧葬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谷林。”《水经注》:“城阳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台。[15]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不敢采捕。庙前并列数碑,栝柏成林。二陵南北列,驰道径通,皆以砖砌之,尚修整。尧陵东城西五十余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南西北三面长栎联荫,扶疏里余。中山夫人祠南,有仲山甫冢,冢西有石庙、羊虎,破碎略尽。于城为西南,在灵台之东北。”《宋史》:“神宗熙宁元年七月己卯,知濮州韩铎言:‘尧陵在雷泽县东谷林山,陵南有尧母庆都灵台庙,请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五户,免其租,奉洒扫。’从之。”[16]而《集古录》有汉尧祠及尧母祠碑,是庙与碑宋时犹在也。然开宝之诏,帝尧之祠乃在郓州[17],意者自石晋开运之初,黄河决于曹、濮,尧陵为水所浸,乃移之高地乎?而后代因之,不复考正矣。[18]舜“陟方乃死”,见于《书》。禹会诸侯于涂山,见于《传》。惟尧不闻有巡狩之事。《墨子》曰:“尧北教乎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阴。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巳之市。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此战国时人之说也。自此以后,《吕氏春秋》则曰“尧葬于谷林”,太史公则曰“尧作游成阳”,刘向则曰“舜葬济阴”,《竹书纪年》则曰“帝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说文》:“陶,再成丘也。在济阴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而尧之冢始定于成阳矣。但尧都平阳,相去甚远,耄期之年,禅位之后,岂复有巡游之事哉?囚尧偃朱之说,并出于《竹书》,而鄄城之迹亦复相近。[19]《诗》《书》所不载,千世之远,其安能信之?《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注:“《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今成阳县西、东阿县城次乡中、赭阳县湘亭南,皆有尧冢。《临汾县志》曰:“尧陵在城东七十里,俗谓之神林,高一百五十尺,广二百余步,旁皆山石,惟此地为平土,深丈余,其庙正殿三间,庑十间。山后有河一道,有金泰和二年碑记。窃考舜陟方乃死,其陵在九疑。禹会诸侯于江南,计功而崩,其陵在会稽。惟尧之巡狩不见经传,而此其国都之地,则此陵为尧陵无疑也。”按《志》所论,似为近理。但自汉以来,皆云尧葬济阴成阳,未敢以后人之言为信。[20]
顾炎武认为尧陵在临汾更合乎情理,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比较切中肯綮的意见。因为从现有文献记载和晋南众多与尧有关的考古遗迹看,尧的活动较多集中在这一地区,死后葬此也就顺理成章。
三
在较全面地梳理了前人的不同记载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之后,我们能够依据现有资料确认尧陵的真实位置吗?依我看来,仍然十分困难。原因在于以下几点。(www.xing528.com)
其一,五帝以及比他们更早的伏羲、神农等,基本上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作为一个民族的口述历史尽管不乏真实历史的影子,但还不能直接认定为真实的历史,原因在于传说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加进不少后人一厢情愿的东西。再说,他们去世的时候,当时还没有为之建陵的观念和制度,所以他们死后究竟葬在何处,就成为可能永远难以破解的历史之谜。洪迈在其《容斋续笔》卷一二《古迹不可考》中就指出:“郡县山川之古迹,朝代变更,陵谷推迁,盖已不可复识。如尧山、历山,所在多有之,皆指为尧、舜时事,编之《图经》。会稽禹墓,尚云居高丘之巅,至于禹穴则强名一罅,不能容指,不知司马子长若之何可探也?”[21]
其二,夏朝以后,尤其是商朝以后,为帝王建陵的制度才逐渐建立和完善,而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文献才逐渐记述这些圣帝名王的葬地。其随意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他们真实的葬地已经难以稽考,而记述又是多头并存,所以出现歧义就是很自然的。更由于他们作为华夏民族的祖先被愈来愈多的人认可,所以不同地方的人群就把这些葬地拉到自己居地就近处,以便建陵立庙,进行祭祀。当然,他们在那里建陵,也不是没有一点根据,一般总是在文献记载的他们经常活动的地区。
其三,这些陵庙基本上都是在汉代及以后的时段建立起来的,哪里建得最早,后来哪里的认可度就最大。至于是不是真的陵墓,人们基本上都心知肚明,不会太较真。
其四,可以大体断定,包括伏羲、神农、五帝、蚩尤,甚至大禹的这些陵墓,绝大多数都是象征性的,用宋代学者罗泌的话说,就是“仪墓”,即人们为了祭祀的方便而设置的纪念物。其中如神农、黄帝、舜、禹的陵墓,都是自然形成的一座山,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某座山可能是长期流传的某圣帝名王的陵墓,后来某个朝代在山前树碑立庙,进行祭祀,而后被历代认可,其祭祀上升为国家行为,历时既久,这座山也就成了公认的某圣帝名王的陵墓了。由于以后陆续出现了另一个或几个同一圣帝名王的陵墓,自然也就出现了真假的争议。其实,几乎所有这些陵墓都不过是“仪墓”,即都是假墓。你看,据《湖南通志》《九嶷山志》等书记载,舜帝陵最早叫零陵,也就是散而无定之陵。九嶷山因九峰相似,座座像陵,望而疑之,又难辨哪一座是舜陵,所以就有了九嶷山之名,而被通指为舜陵。先秦时在太阳溪白鹤观前祭祀,秦汉时期移至玉琯岩,毛泽东所写“九嶷山上白云飞”的那个九嶷山即指此山。唐宋时期,都在玉琯岩前立庙祭祀。明朝洪武四年(1371),鉴于去玉琯岩的道路曲折遥远,祭祀不太方便,又将舜庙迁于舜源峰下,从此,舜源峰就成为舜陵。舜陵的变迁,说明传说中的圣帝名王的所谓陵墓,其实是“仪墓”,是后人为祭祀方便设定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直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地区的葬俗还是“不封不树”,当年孔子葬母时已经不知道父亲的确切葬地,所以才有孔子在五父之衢跪求知情者指认父亲葬地之事,而孔子自己的葬地显然也与今日的坟墓有距离。“文革”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谭厚兰率领的“讨孔”大军扒开孔子墓,掘地及泉,不是连一抔骨屑也没有挖到嘛!如果较真的话,可以肯定,那些传说帝王的陵墓都不是真墓,不信你发掘看看!但是,这些陵墓都有存在的价值,它们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象征,作为“慎终追远”的一种精神寄托,具有凝聚共识、同结命运共同体的强固向心力,其积极作用是值得永远珍视的。
那么,如何看待位于今之山东曹县的汉时成阳尧陵呢?应该说,这个尧陵尽管难以确定就是尧真实的葬地,但可以肯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置的尧的仪墓,是历代国家级的尧的祭祀之地,其历史和文物价值都是不容置疑的。
【注释】
[1]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79~181页。
[2]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27页。
[3]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78页。
[4]袁珂校注:《山海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02页。
[5]陆吉点校:《帝王世纪》,《二十五别史》,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14页。
[6]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574页。
[7]李贤撰:《大明一统志》第3册,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77年,第1544页。
[8]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273~6274页。
[9]储大文编纂:《山西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21页。
[10]储大文编纂:《山西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8册,第344页。
[11]原注:“《论衡》曰尧葬冀州,或云葬崇山,仪墓如汉世远郡园陵与苍梧舜墓之类,非实葬所。《山海经》云尧葬狄山之阳,郦善长以为非,亦此类。”
[12]罗泌:《路史》,《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3册,第525页。
[13]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第11册,第8847~8848页。
[14]杜诏编纂:《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0册,第420~421页。
[15]原注:后汉《尧母碑》曰:“庆都仙殁,盖葬于兹。欲人莫知,名曰灵台。”
[16]原注:成阳在汉为济阴属县,北齐废,隋复置,为雷泽县,唐、宋因之,金复废。今曹州东北六十里,故雷泽城是也。
[17]原注:今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芦泉山之阳。
[18]原注:《元史·泰定帝纪》:“泰定二年四月丁酉,濮州鄄城县言:‘城西尧冢上有佛寺,请徙之。’不报。”
[19]原注:《括地志》曰:“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按此皆战国人所造之说。或人告燕王,谓启攻益而夺之天下。《韩非子》言汤使人说务光自投于河,大抵类此。
[20]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265~1268页。
[21]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6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