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20年,四川大学(简称川大)有35个学科型学院(系)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学校图书馆有纸本文献817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12个,人文博物馆珍藏文物8.5万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7万余件(份),档案馆和校史展览馆收藏各类档案34万卷(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年末,四川大学有专任教师457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4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有在校学生67131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人、硕博士研究生2.8万人,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4500余人。学校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开展“双一流”建设一期验收工作。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编制学校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建设“四川大学学科建设与评估资源数据库”。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学科内涵发展的若干意见》,纵深推进学科交叉,加快实施“医学+”“信息+”双引擎交叉行动计划。推进一流文科建设计划,遴选出7个国家级科研培育基地平台和6个“川大学派”重点建设;出台《文科讲席教授引进暂行办法》;成立理科发展办公室和工科发展办公室,强化理工科顶层设计、整体部署和统筹建设。新增高端人才92人次,其中讲席教授8人、海纳特聘教授38人、海纳青年学者46人,高端人才总数达到479人。启动“双百人才工程”第五批遴选工作。83名博士后获第六十七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5名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新冠专项基金项目资助,位列全国第一位。学校科研经费总额30.8亿元(参见表92)。
表92 四川大学2020年基本情况
备注: 1.“学生情况”“学科及专业设置”“教职工构成”“办学条件”等数据来源于四川大学《2020/2021学年初高等教育基层统计调查表》,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2.“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数”均不含附属医院职工数据;3.“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基层统计调查表》只统计人事关系在本校的院士。
招生和就业 2020年,川大推动跨学科大类本科招生,优化调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本科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理科提档线位次提升500位的省(市、区)有11个,文科提档线位次提升100位的省(市、区)有10个;四川省文科前1200位的考生近四分之一被学校录取,理科前3000位的考生有230人被学校录取。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线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平台、就业创业学习交流平台;制定《短期管理助理及科研助理聘用实施办法》,出台《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作为高校代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交流发言。截至年末,2020届毕业生16022人,就业率92.1%。
科学研究 2020年,川大到校科研总经费30.8亿元。学校牵头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3名教师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1名教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名教师获陈嘉庚科学奖。学校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杰出贡献奖1项、一等奖9项。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2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7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3项。出版《中国道教通史》《中国俗文化研究大系》等标志性著作。
教育交流与合作 2020年,川大新增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入选全国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22个,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教育项目获批建设。举办第三届“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智库论坛”和第三届中印高级别二轨对话。获批教育部“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12个、对台项目2个。与澳门城市大学签署合作与交流协议,与香港科技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湾金门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中兴大学续签合作协议。
(许唯临 王昌宇)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简称西南民大)前身为成立于1951年6月1日的西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为现名,2015年实行国家民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学校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有武侯、航空港、太平园三个校区,在阿坝州红原县建有“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学校有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本科专业88个。馆藏图书资料11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2020年,西南民族大学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近30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70余人。学校推进多校区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三个校区的功能定位,将9个学院布局在武侯校区,16个学院布局在航空港校区,预科教育学院布局在太平园校区,同时重新启用太平园校区。青藏高原研究院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教育教学2020年,西南民大出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制定完善《本科教学工作奖励办法》《本科专业预警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等8个教育管理文件。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动研究生教育调结构、稳增长、提质量。新增博士、硕士生导师共101名,青年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人数逐渐增加。首次对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按10%比例抽评,促进专业学位论文水平提升。通过信息化助力线上教学、研究生复试及毕业答辩,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要求、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有序开展。学校获“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名教师获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加快推进一流本科建设,新增7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增5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7门课程被确定为首批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学校被列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招生就业 2020年,西南民大招收本预科新生7459名(本科7001名、预科458名),本科生源质量持续提升,普通类本科新生超过一本控制线比例89.6%,比上年增长4.3%,其中80%以上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调档线超过省控线30分。研究生生源大幅增加,招收研究生1344名(硕士1281名、博士63名),第一志愿报考硕士生考生人数较上年增加近千人。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施“百日冲刺”行动;举办各类双选会、专场招聘会106场,累计为学生提供岗位近37万个;加强就业服务,开设“就业指导云课堂”,建立优秀毕业生成长成才数据库;通过增设科研助理岗位等方式,聚焦52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湖北籍等重点群体毕业生,精准帮扶就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26个(国家级52项、省级105项),其中2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年会计划。在四川省“挑战杯”竞赛中获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13枚;在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1项,实现在“红旅”赛道全国总决赛上“零”的突破。1门课程获批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
学科建设 2020年,西南民大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级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为核心,完成学科、专业布局及学院设置调整工作,进一步理顺学院、学科、专业关系,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新组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西南民族研究院合署)、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等11个学院,更名化学与环境学院、建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等4个学院,独立设置哲学学院。调整后,共设25个学院和33个管理服务机构。聚焦民族学学科专业群和“高原三牧”学科专业群,制定《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组织19个一级学科参加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专业学位点参加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开展学位点申报和学科建设,新申报的畜牧学、草学等4个博士点和11个硕士点全部进入四川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
科研创新 2020年,西南民大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1项,其中人文社科类83项(含国家社科基金19项)、自然科学类48项(含国家自科基金18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个。获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国家民委调研报告奖3项;在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获奖6项,是学校历年来获奖项数最多的一届,排名全国第49名。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8个,藏羌彝文化研究院获批首批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西南民大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站获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牵头完成“青藏高原牦牛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牵头申报“气候变化下的川西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维持的地下生态学过程与机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实现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围绕青藏高原生态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60余项。牵头的1项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的1项成果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果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学成果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民族文化创新实践研究基地获国家级项目4个、省部级成果奖4个。
(余勤高 刘渝西)
图177 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 (西南民族大学提供)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简称川音)前身为创建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1959年更为现名,是以音乐专业教育为主体,美术、舞蹈、戏剧、影视、传媒艺术、艺术学理论等专业教育综合协调发展的专业艺术院校。学校总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有武侯、新都2个校区,其中校总部锦江校区坐落于武侯区锦江河畔,面积80000余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占地17179平方米,有各类藏书(含电子、音像等)155万册(件)。学校以音乐与舞蹈学科为主体,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与设计学等学科综合协调发展。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学、工业设计、绘画、舞蹈学为省级特色专业,作曲、键盘乐器、绘画为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MFA)、教育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音乐传播学博士生,是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20年,川音设立四川音乐学院社会艺术培训与考级中心、心理健康发展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室、科研平台管理科、网信办;将戏剧影视文学系与戏剧系合并为戏剧学院,数字艺术系合并到美术学院、乐器工程系调整到实验艺术学院、撤销新都校区管理办公室并改设管委会党政办公室。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和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录取全日制研究生381名、普通本科生2561人、艺术附中新生517人、成人教育新生122人、第二学士学位新生40人、外国留学生7人,在校生规模16000余人。川音师生在科研、创作、表演等方面获国际奖项13项、国内奖项167项。
学科专业建设 2020年,川音制订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在已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等3个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将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融入现有学科中,推动新文科、新艺科建设,实现学科群建设。完成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www.xing528.com)
图178 四川音乐学院“大地艺术季”——行走天府系列活动 (四川音乐学院提供)
教育教学 2020年,川音改进完善学校课程教案、考试标准和毕业标准等,在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说课比赛)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推荐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7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设研究生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专业主科课程765门次,优化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示范课程3门。围绕“慕课发布”“说课比赛”“观摩活动”“培训讲座”“校企合作”“团队活动”等版块,举办首届教学成果展暨活动周活动。在线开放课程总量40门,修读慕课总人数18.5万人次,选修学校490所,3门课程进入教育部国际课程平台,服务国际学生1122人次。
学校科研 2020年,川音制定修订《科学研究行为规范负面清单》《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方案》等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研究规范化管理。学校共设11个学术平台,其中3个四川省重点研究平台、1个四川省省级平台、7个校级平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面向社会发布课题并立项62项。“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经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审批确立为第一批全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全校申报各类科研项目481项,获批准立项131项,到校经费183.16万。其中,省部级立项11项、市厅级立项50项。科研、创作、表演等成果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比赛中获奖35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06篇,其中核心期刊采用97篇、出版专著11部、申报国家专利3项。开展学术活动1212次,邀请国际专家来校讲学12次,邀请国内专家来校讲学160次。
创作展演 2020年,川音组织协调原创作品《生命之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组织参加四川省第九届大学生艺术节,获一等奖1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4首优秀原创作品入选省文联主办、省音乐家协会承办的“颂歌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歌曲优秀作品展演。13首原创音乐作品获省文旅厅主办、省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原创音乐节目《音你而来》推广。原创音乐作品《长子》被列为第八批“中国梦”主题创作歌曲优秀作品,并在“学习强国”“中国西部音乐基地”等平台展播。在延安艺术节上举办《巴蜀音画》专场音乐会。组织师生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一起音乐吧》“我的青春我的梦——四川音乐学院专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四川音乐学院师生创作抗疫主题歌曲作品79首,交响乐、民乐作品21首,美术作品500余件。其中《感恩有您》《爱的力量》《温暖的光》《亲爱的》《星》获2020年四川省优秀战疫歌曲,《亲爱的》获四川省文联2020年度百家“推优工程”。
(孙 莉)
图179 成都体育学院校门 (成都体育学院提供)
【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位于体院路2号,毗邻成都武侯祠,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前身为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国立体育专科学校,1956年更为现名。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2020年有教学科研单位21个,本科专业22个,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传播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同时还拥有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附属体育医院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年末,学校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各类专家112人;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46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64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
2020年,成体出台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推动学科专业、思想政治建设等与文化建设良性互动;建成“中华国术院”,为全省首批六家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之一;入选“四川省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建成“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点研究基地”;附属体育医院入选“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体育史、排球专项教学理论与实践等5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生占全校学生比例上升至15.5%,在校博士生达到101人。获评“天府学者”特聘专家计划1名、“天府万人计划”社科菁英2名,新增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截至年末,全校有学生984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300人(新生2736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人;有在岗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近280人。
一流专业建设 2020年,体育教育、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通过教育部教指委评审。
学科建设 2020年成体对标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组织体育学一级学科参评;组织“体育”“新闻与传播”“中医”3个专业硕士点参与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新申请的中医博士、翻译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省级评审。推进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制定《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首次招收2名博士后科研人员进站工作。
课程建设 2020年,学校“运动解剖学”获批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全年建成各类省级课程12门、校级课程64门,1门课程获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2门课程获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3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39门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
艺体竞技 2020年,学校获得国际国内大赛金牌20枚,1人打破举重世界青年纪录,5名运动员和1名教练员入选东京奥运会备战队伍;学校男子足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获全国大学生超冠联赛第6名,国标舞获全国锦标赛2项冠军;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银奖1项、省级2金1银13铜,为近年来最好成绩;参加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一等奖4项。
学校科研 2020年,成体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位列“体育学”立项数全国第一;获得省部级项目33项,首次获四川省艺术基金立项和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艺术学”立项,外源性科研项目经费共1400余万元。恢复体育学研究室建设,落户学校的“成都世界赛事名城研究中心”获批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入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年度优秀期刊称号,《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被全球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DOAJ)等数据库和386所大学图书馆收录、收藏。
交流合作 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四川博物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全国运动训练教学联盟签订共建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协议。与上合组织、国际大体联、萨马兰奇基金会等建立合作联系机制,聘任上合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为学校名誉教授;举办“上合跑团”成都站启动仪式。推进合作交流(办学),与意大利帕斯诺普大学、乌克兰国立体育大学等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与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等达成共识,开展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衔接、认证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研究(1949—2019)”项目启动 2020年6月19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研究(1949—2019)”启动会在成都体育学院召开。来自国家体育总局、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15个单位的40名课题组专家参加启动会。会议为线上线下同步视频会议,课题首席专家、成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刘青主持会议并为课题组副组长和子课题负责人颁发聘书。课题组副组长邬红丽宣读项目领导组成员名单;学校科研处就课题经费使用办法和绩效管理办法进行说明;课题组副组长郝勤对课题研究进展和计划安排进行说明。
(朱琳姝)
【注释】
[1]“125+N”家庭教育工作模式涵盖2个“125+N”。第一个“125+N”是指构建“一体两翼、五方联动、多方参与”的家庭教育创新机制保障体。其中,“一体”指家长学校总校,两翼指学校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五方联动”指成立由区教育局、区妇联、团区委、区文明办、区关工委领导组成的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多方参与”指通过融合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第二个“125+N”是指实施“一体两翼、五个建设、多点突破”的运行机制,形成家庭教育内涵发展生态圈。其中,“五个建设”指价值引导、队伍建设、课程建设、阵地建设、督导评价;多点突破指从观念、内容、途径、评价、宣教等方面进行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