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曲院风荷:陶冶心灵的艺术之旅

曲院风荷:陶冶心灵的艺术之旅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艺术的海洋里,朱良志先生舀起一瓢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歇脚解渴处,让我们品赏中国艺术之美。朱良志先生在讲中国艺术时,为我们打通了艺术和人生之间的通道,让我们在艺术之中,找到了人生的智慧。在艺术妙殿上,朱良志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几件精致的供品,让我们玩味。朱良志先生认为:扁舟作为一个象征物,是艺术家心灵的寄托,中国人将艺术当一叶扁舟,它带着艺术家作心灵远足,驶向理想的天国,那里是他精神止泊的地方。

曲院风荷:陶冶心灵的艺术之旅

我购书时,有时不问内容,只要书名好,就会吸引我买下。看到《曲院风荷》这本书的书名,仿佛在我眼前呈现了一片美景:曲径通幽的庭院,一池绿荷,阵阵清风掠过,在这幽静的庭院里,池水波动,荷香四溢,怎不令人向往和沉醉。我毫不犹豫把这本书买下,我买下一片风景,我买到一庭风荷,让我细心品赏和神游。

翻开这本书,不失所望,书中有精美的图片,图片里有幽静的庭院,有飘香的幽兰,有明丽的山水,有俊秀的书法。翻阅着翻阅着,我沉浸在美的艺术享受之中。这本书讲艺术的欣赏问题,更确切说是讲艺术的美。对于美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热过一段时间,过后人们就被物质的追求所代替了,人们只知道追求物质的享受,忘记了精神的享受和艺术的享受。其实最高层次享受是美的艺术享受,而当人们满足了物质享受后,往往会出现灵魂的空虚,这时需要用美和善来填补。如今人们又开始重视文化艺术,渴望心灵有所慰藉和寄托,艺术热又掀起了。然而,又有几人能读懂艺术之美呢?对艺术美的欣赏要有丰厚的艺术修养,没有丰厚的艺术修养,面对一枝枯叶,你读不出美来。朱良志先生说:“中国艺术理论本身就是供你玩味的,如同坐镇在大自然中,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尽享情愫之乐。这样的理论也要求你将你的经验融于其中的体会,因为它提供给你的不仅仅是艺术本身,更多的却是人生智慧。在中国,艺术本来就不是技术,艺术是耕种性灵的工具。”在中国艺术的海洋里,朱良志先生舀起一瓢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歇脚解渴处,让我们品赏中国艺术之美。

朱良志先生曾说:“人之生,如陷于井中,四面湿壁,中间黑暗。井中之思,不无局促;暗中摸索,愈加苦艰,长天一望,如从暗室中伸出头来,透透空气,四面打量,原来天地如此宽广。井中的思维,缝隙里的思维,洞穴里的思维,那只能对人的真实生命造成限制,哪来真实的自我。”所以,我们要走上艺术之台,去瞭望艺术的天空,这时,你就会感到宇宙就在你的眼前,你的心胸会一无所系,尽情地体会庄子讲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含义。朱良志先生在讲中国艺术时,为我们打通了艺术和人生之间的通道,让我们在艺术之中,找到了人生的智慧。他在《曲径》一文中说:“在《春秋》,讲‘微言大义’,在《诗经》,讲‘周王谲谏’;在《周易》,讲‘用晦之道’;在禅宗,讲‘弘忍’;在做人,讲究的是忍耐,是含蓄;在艺术,讲究的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才是艺术家追求的大境界。”曲胜过直,忍胜过躁,子路的冒进,夫子颇不以为然,颜回的忍辱,被夫子许以大气象。力从内在的冲荡来,胜过外在的强力,美在迷离中寻来,胜过直白的美感。中国艺术的世界宛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赏艺人沿着这条小道悠然前行,在那幽深的处所,你一定会发现无上的艺术妙殿。

在艺术妙殿上,朱良志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几件精致的供品,让我们玩味。他为我们提供了一束小花。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小路上,在一处无人注意的篱笆边,诗人发现了一朵白色的野花,没有娇艳的颜色,没有引人注目的造型,没有诱人的香味,但却独自开放。一朵野花有存在的道理,也是一个圆满具足的世界。他说:“中国人有这样的观点,长江白沙无数,却可一尘观之;大海浩瀚万千,却可一沤见之;群山巍巍绵延,一拳石约略可知;更有那一叶落了知劲秋,一月圆了知宇宙;一朵微花低吟唱出世界的奥秘;一枝竹叶婆娑透出大千的消息;此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人以小见大的智慧。”朱志良先生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枝枯树。朱先生对枯槁之美,情有独钟,他流连于枯木寒鸦和荒山瘦水,在丑中求美,在荒诞中求平常的道理,在枯朽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在朱先生心灵里,一个枯木的世界却是一个活泼的世界,在枯木里看出了春意,窥视到了广大无边的生命精神。他说,“老”在中国美学和艺术中代表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老”并不意味着额头上的皱纹,两鬓的白发,老境意味着成熟,意味着天全,意味着绚烂与厚重,沉稳与古拙,老境就是一种枯树的境界。人怕老,但中国艺术却偏好老。苔痕历历,斑斑陈迹,寒潭雁影,恍惚幽情,散木中有全,怪石中有春,丑陋中有美意,衰朽中有融振之神情,迷离中含清幽之致。一句话,以巧追巧,并不能巧,拙中见巧,方是大巧。大巧若拙并不意味着枯寂、枯槁、寂无,而是对活力的恢复。大巧是最高的巧,拙是不巧。巧出心机,机心即伪饰,伪饰则不自然,往往是对自然的破坏。人所创造的东西要按照自然的原则创造,那才是美的。

我们走下美妙的中国艺术殿堂,朱志良先生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慧剑,让我们乘着和风,驾着一叶扁舟,在空山里观赏天上一勾冷月。朱先生说,智慧是剑,一切烦恼尘染是贼,妙悟就是以智慧之剑击退烦恼之贼,归于自己清静的本性。“两头共斩断,一剑倚天寒”,指的是禅悟的方法,禅的根本意思是悟,在宁静中去除一切遮蔽,放出智慧的光芒。中国艺术的妙悟境界,就是一剑倚天的境界。中国艺术强调人内在心灵的和谐,艺术是导入平和境界的窗口,而不应勾起人心的欲望,引起心灵的不安、竞争和角逐,艺术要将欲望和不安荡去,唯留下怡然。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如同饮一杯清茶,平淡中有悠长,宁静中有飘逸,如同一阵和风吹进了心灵的天空,听一曲《平沙落雁》,那是一种天与心交汇的声音,是洗涤心灵的天响。雁落平沙中的自在和悠然,沙白风清,云飞天远,乃得大自在的境界,借鸿鹄之远志,写出逸士追求自由之心胸,而自由是中国艺术永恒的企望。(www.xing528.com)

朱良志先生认为:扁舟作为一个象征物,是艺术家心灵的寄托,中国人将艺术当一叶扁舟,它带着艺术家作心灵远足,驶向理想的天国,那里是他精神止泊的地方。摇动这叶艺术扁舟,是要离开尘岸,作精神的远游。艺术不是技术,艺术乃安顿心灵之具。艺术是怀乡者的歌,怀乡就是对理想的期望,对生命止泊境界的向往。一川的烟苇,伴着急速返乡之途,那是无法抹去的乡愁。人生总有日暮,总有烟波,乡关在何处?我们生活在俗世,每天黄昏汇入急速的车流,都朝自己的蜗居奔去,那里是身体止泊的地方,也是一般人精神止泊的港湾。每到春节,中国人有钱的、无钱的、高贵的、贫贱的,都要回到自己的老家,这就是俗人的怀乡。故园永远是中国人心中的殿堂,寄意艺术,为自己创造生命的舟楫,更是中国有智慧者的心灵家园。手中的笔就是他们的兰桨,心中的意就是他们的漫天云水,他们弄起艺术的扁舟,作灵性的远游,一叶扁舟游五湖,化作艺术家的渔父之情,寄托艺术家的自由情怀。“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朱良志曾对八大山人进行深入研究,八大山人给他留下一个抹不去的印象。他认为,八大山人是一个生活在污泥中做着艺术梦的人。明朝灭亡后,清兵到处残杀前朝后裔,作为明朝后裔的八大山人长期过着屈辱的生活,他或寄人篱下,或潦倒于破庙之中,在蜗居中聊以为生,可是他的画是那样洁净幽微,个人微弱的生命不能改变这个变化着的世界,但他可以选择生存的方式,他选择了书画艺术来表现他对世界、人生的思考,艺术成了他超越生命的方式,他抛弃世俗价值所拘束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超脱出来,成为与广大宇宙相通的“大我”。

朱良志先生说:中国艺术的奇妙世界宛如一座空山,走进中国艺术世界,你会感受到空灵淡逸的美。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的境界,这个境界有如空谷幽兰。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若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阒寂的世界中,它自在开放,没有人的干涉,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它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就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中国艺术欣赏的境界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若隐若现,似淡若浓,令人流连忘返。这也是佛教的色空思想带给中国艺术的启迪,握有的原是空空,欲望的满足原是虚无,情感的纠缠只能徒增喧嚣,知识的追寻只能带来心灵的紊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现。唯其空,故有灵气往来,唯有亭中无一物,才可坐观天地得景全。真正的艺术家,心灵是孤寂的,冷月的境界悠远幽深,真正的艺术是对真实生命的追求,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孤舟独行,真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举头仰望,一镜冷月挂于空中,看那乱云舒卷,青山浮沉,又觉这是一个喧闹的世界。中国艺术家纷纷逃向孤寒,视孤寒为自己心灵的港湾,在孤寒中,伴着冷月独钓,钓出一片适意的天空。孤寂的感受并不是对生命的哀叹,而是独立高标,不同流俗的狷介,是超出群伦、从容潇洒的舒卷。通过体验孤寂的境界,从而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闲看浮云自舒卷,心付孤舟随意还。人类喜欢赶热闹,为了蝇头小利,为了蜗角功名,你争我夺,这世界好不热闹,谁都想在世界上弄出一点声响,以引起世人的注意,显示自己的不凡。有谁想到天上那勾冷月无声无响而千秋万代都高悬于空中,熠熠生辉。

朱志良先生的心灵属于诗,也属于禅境,在他的文章中,流淌出来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温,他投入全部的生命与艺术忘情相交。在他心灵的律动中追寻着美,营构出诗禅的意境,以淡泊宁静的澄澈心灵感悟自然,吟咏宇宙,赞颂生命,唱出了悠扬婉转的音乐节奏,其文蕴涵着生命哲理的灵境,体现其独特的生命美学本质。读朱先生的美学文章,不是读堆积的美学理论概念,而是在享受诗情画意和哲理禅思之美。朱先生在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积累深厚,在他的文章中,集哲理的思考、佛学的感悟、美学的浸润、文学的灵动和艺术的超越为一体,让你读之感到朱先生之心就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晶莹而灵妙。在他的笔下,一张琴、一壶酒、一朵小花、一根芦苇、一只飞鸟、一座佛雕、一幅字画、一座假山、一弯瘦溪、一个小亭都流溢着无穷的美韵。朱先生用诗意的心灵去融会传统文化艺术,道出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的内在精神和韵味。在朱先生的笔下,道家的冥然物化、自然优游的全天之美,禅宗的圆融自性、空灵静逸的宇宙人生以及儒家的放旷高举的生命情怀,无不洋溢着中国美学独有的生命超越精神,散发着朱先生生命的体温。他追寻的是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和冲淡平和的禅的艺术境界。读着这些美妙的文章,我仿佛走进了中国艺术家心灵的深处,让我窥探到古往今来中国艺术家们的心灵家园。我在这个艺术的庭院里,独自徘徊,仿佛接受了一次艺术的洗礼,那庭院的清风,吹得我猛然清醒,那亭亭的荷叶,又扇去我心中的尘垢。我不仅得到一次艺术的洗礼,也得到了一次人生的洗礼,找到了生命的安顿之处,因为中国艺术讲求安顿心性,讲求生命超越,讲求内在体验,人被物质所奴役,就很难有自由感,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安顿自由的灵魂。

2011年11月2日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