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附庸风雅,到处提笔题词,成为社会热风,而有些为官者,不自量力,不识真笔墨,藉官威官势,胡乱涂抹,丑陋不堪,令人厌恶。书艺不因官势而传,艺术成就必经长年磨炼,真诚投入。借官势,披虎皮,拉大旗,得一时之威而已,君不见某地官败字拆乎?我购陈锡山《书法艺术的心灵与感悟》一书时,不知作者乃从政者,及读其书,方知陈锡山乃一方之主官。读其文章,品其书法,为其从政之心、从艺之情所感动。其实,古之从政者,多为文人,舞文弄墨乃古代官员之余事,因科举废除后,从政者少用毛笔,书法成为艺术,精于此道的官员,已寥若星辰。要精书道,必下几十年苦功,书道难假,非朝夕可成,更非以官而显。
陈锡山说:“书法虽是个人雅好,但我始终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对待。”陈锡山对书法酷爱之情,深深感动着我。他说:“这份热爱陪着我读书求学,走上工作岗位,几乎每个静谧的子夜五更,如恋人一般,让自己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把其他一切爱好都舍弃不顾。我视书法为生命,用心泼墨,用情耕耘,灵性随线条跌宕起伏,一如灵光在心头永明不灭”。这是真情之流露,没有那份痴心书法之情,不移之志,是发不出这滚烫而动人之言的。因我也从政,也爱好书法,才能深切了解此心。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许鸿基兄长在任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时曾对我说:“小黄,我把工作当为第二职业,书法才是我的第一职业。”回顾老许之言,对照陈锡山之语,都是性情中人,都是书法的痴迷者。
有所爱,必有所成。读了此书,我为陈锡山对书艺的精湛理解所折服。他认为:“书法艺术,一讲法度,二讲气韵,二者兼备才能日臻完善,达到至善的境界”。佳作之佳,首先应该体现在深厚的传统功力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线条的质量,即通常所说的笔质。二是作品的冲击力,即作品在篇章布局、墨色变化及气韵上的高度和谐给读者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他在《书境依境》一文中说:“书艺三美形、神、情。以情写形,以形传神,以神造情,情既是书法艺术的起点,又是书法艺术的终点,是书法艺术的最终归依”。他特别强调书境应与心境相通。他说:“我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喜欢放音乐伴奏。书写豪放奔放的文学作品,一般听高亢欢快的乐曲,尤其以红色革命歌曲最兴奋,边听边抒发创作激情;书写柔和似水的文学作品,一般听高山流水类的抒情曲,努力使心境与歌曲意境,书写内容的意境相契合。”他还列举了他的创作经历来说明书境应与环境相融的例子。他说:“记得一次温州之行,我在住处搞一幅楷书创作,好几天找不到感觉,忽然一天上午,窗外雨声淋漓,我的心不知什么时候伴着这雨声沉静下来,那一刻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喜悦、宁静之中,写着写着,灵感突发,是细雨的和美与灵魂,给了我书作的韵味。”他在《书法艺术的心灵与感悟》中说:“如果书写内容是愉悦心境、柔婉温情的,一般用湿润俊逸、清韵典雅的行书或隶书来书写。如果书写内容是豪迈高亢、激情奔放的,一般用行草或草书来书写。”(www.xing528.com)
我引用了陈锡山那么多话,目的是说明陈锡山与一般书家不同,说明他体会了书法三昧,深谙书法正变之源流,参透书法之真谛。一名成功书法家,必备学养、阅历、才情三者,应该说,陈锡山具备了。他有与专业书法家不同的地方,就是有长期的行政经历,更广泛和深切了解社会与人生。历代书法家大多都有为官从政的经历,只是历代书家的杰作大都是在其人生道路曲折时创作出来的,而陈锡山仕途顺遂,虽有创作激情,但其书作还没有达到自由发挥的化境阶段,不少作品还是应境之作。当然,随着陈锡山对书法艺术的进一步追求,相信有一天他的作品会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有心人终有好收获。
2010年2月27日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