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胡传海的《笔墨氤氲》:艺术中的文气起源

胡传海的《笔墨氤氲》:艺术中的文气起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读了胡传海的《笔墨氰氯》,也有这种感觉。胡传海对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概括得多么准确和生动,如果没有对书法史和书法理论深厚的认识,就难以写出这样动人的评论。三江在《一派儒雅》一文中还说:“胡传海在我心目中首先是一个文化人,在他身上洋溢着一种读书人的气质。”此书对中国书法史、书法理论和书法现象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

胡传海的《笔墨氤氲》:艺术中的文气起源

三江在《一派儒雅·读〈胡传海行书滕王阁序〉》一文中说:“胡传海是上海书坛中的实力派人物,能体现他实力的不仅是书法,而且还包括他渊博的知识、他的审美观点和艺术见解以及他在书法理论上的建树,更使我佩服的是他的睿智和过人的精力,年届不惑已是著作累累,他写文章出手之快如泉之涌,有汩汩没没不可遏之势,而且能旁征博引,凡心有所感、物有所触、目之所遇、意之所想,必行之于文。”我读了胡传海的《笔墨氰氯》,也有这种感觉。这本书是八年前购买的,一直放在书架上,近来研究书法理论,便取出来阅读。书中文章篇篇精美,读后不仅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对中国书法理论和书法现象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书法理论文章能写得如此美妙,与作者对书法实践有切身体会有关,并得力于作者深厚的学养。

胡传海在《实用与艺术》一文中说:“在文字变革期间,文字的发展与艺术的表现是共同展开的,在甲骨文中,艺术上采用了纤丽劲妍的契刻线条,与神秘未知的宗教气氛十分贴切;在金文中,则以短厚浓重的线条与钟鼎的美学氛围浑然融为一体;在石刻文中浑厚苍茫的线条与自然博大的气象糅合在一起……可以说,甲骨、金文是迎合了宗教、祭祀政治的目的的;小篆则符合‘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汉隶的产生是为了树碑立传记事的功利性;而楷书、行书、章草是以尺牍的载事形式让人们互相交流。所以,后汉赵壹在《非草书》一文中明确提出‘尚用’的概念。中国书法的发展过程贯穿着‘以用贯美’的思路。到了明代,文人更强调书画艺术的可赏性,以书法的闲情、逸致、雅兴、幽趣来满足怡情、鉴赏、清供的精神享受,艺术的形制也随之而转换。如中堂代替了横卷,壁上立轴刺激了人们的视觉感官,书生的审美性和艺术性高度发挥,其实用功能渐消退。书法也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表现’。”胡传海对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概括得多么准确和生动,如果没有对书法史和书法理论深厚的认识,就难以写出这样动人的评论。

三江在《一派儒雅》一文中还说:“胡传海在我心目中首先是一个文化人,在他身上洋溢着一种读书人的气质。”读了这本书后,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此书对中国书法史、书法理论和书法现象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胡传海沿着书法史的路途,从古到今对书法史、书法理论和书法现象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归类,并加以详细论述,从中国书法的起源、中国书法的人文情怀、美学逻辑、物质基础、书法流派、人格形态、观念技巧、传承方式和现代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真知独到的探讨。如他在《抒性扬理》一章中这样评论明清时代的书法现象:“如果中国艺术史还有一个浪漫主义阶段的话,那就是明清时代。我们试想一下,出现四大奇书以及像戴震李贽金圣叹那样真情勃发的汉子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你只要去读一读李贽《焚书》、《续焚书》以及金圣叹点评四大奇书的文章,你就会感到人的情感喷发会达到一种什么程度,什么才是血和泪掺和写出来的文字。中国的文人压抑得太久,太沉闷了,几乎接近于心理扭曲,一旦得到机会释放,那巨大的能量会将一切理性付之一炬。这是一个抒发情感和心灵的时代,封建士大夫沉浸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情境中,‘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借线条本身的流动转折,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述自己的胸臆和情绪,浸透着市井小民的俚俗之气的历史故事画、堂画、文学木刻插图、工艺美术品等突然崛起。人们沉浸在世俗的享受气氛中,强调一种对刺激感官具有的绝对效力的艺术形式,成了时尚。”

中国古代书论较难理解,通过作者对各种书法现象的剖析,并融合西方美学理论加以阐释,以文化视野来观照中国书法,更显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如他在《古典的黄昏》一章中评说:“书法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一种很强的自律性,它围绕着实用的轴心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形式状态,同时,有自始至终具有形而上的色彩。远古的祭祀为的是宗教目的,树碑立传为的是悼念先贤发思古之幽情,笔札往来为的是聊发胸中的逸气,淋漓挥洒为的是宣泄情感之不平,等等。但是,书法形式的发展,如果说在魏晋是处于质变阶段,那么,到了魏晋以后则只是一种量变的过程,当形式载体完善之后,书法的精神意义也随之而衰落,或者说书法的社会价值也开始式微。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样式的不断地被复制,人们在先人设定的规范里不知疲倦地玩着相同的游戏。当然,各种表现形式的差距还是以个人风格不同而表现出来,于是,创造了书法领域的空前繁荣。这个状况到了明代被无情地打破,明末的一批书家,首先从破坏形式感出现,如张瑞图、王铎、倪元璐、朱耷、傅山等。他们对书法的破坏,不仅仅停留在书法形式里面,更重要的是瓦解了书法形式构成的惯常模式之后,必然导致观念形态的反思和重组。这样,古典抒发到了黄昏阶段,这个黄昏指的是崇尚优美儒雅、洒脱飘逸,这一代表着中国几千年王朝意识的书法观念开始受到挑战,他们迫使人们去思考在美的形式之外的某些东西。这样,就为清朝中叶碑学的兴起做了铺垫。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感的转换,而是一种价值观的对抗,一种让书法更为平民化的有效措施,原先被经典艺术拒于门外的民间艺术样式开始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书法显得更为多元化,使人感到目不暇接。”(www.xing528.com)

透过胡先生对书法史、书法理论和书法现象全面而深入的阐述,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加深了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提高了我的书法欣赏水平,促进了我的书法实践。我感到书法创作一定要认识中国书法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只有了解了中国书法史,才能找到书法创作的突破口,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书法创作。书法艺术并不是文字写得漂亮就行,从事书法艺术要从历史文化的视野进行创作。书法创作从古到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如果不站在历史和文化高度上把握书法艺术,只停留在文字写得漂亮的低层次上,那只是书匠所为。在书史上要留下一幅好作品,需要有多方面的因素构成,最主要的因素是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在文化上的贡献。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书法佳作不是刻意写出来的,而是书法家历史文化情怀的再现。

2006年4月2日下午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