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整理近年来所购新书时,发现《说〈写字〉》一书只阅读了一半就被我弃放在一边,今天又取出阅毕。近年来,我对书法爱好已到入迷程度,对书法理论文章多方搜集。叶秀山是当今哲学学者,其哲学学术成果很有影响。我对哲学虽有所涉猎,但入道不深,只感哲学玄奥,对叶秀山的哲学著作,未阅览过。我想当今所谓哲学家多为时政的阐释者,有独见者寥寥无几。书法也称书道,书道讲实用性,更讲艺术性。书艺其理在道,书法之道也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书法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叶秀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一位研究员,他爱好书法,深研书道,不足为奇。
叶秀山从小受父母教育,喜欢写字,他谦说写了大半辈子字,字写不好,不敢言“书法”,只能说“写字”。读了此书后,我感到叶秀山先生对书法是有真切体悟的。小时候,他父亲教育他说:“临字”不如“看字”,要“心临”,不要“死临”。叶秀山先生在长期的不辍临池中,对书法多有感悟。他说:“我始终觉得写蝇头小楷和大字有同等难度。写大字要有腕力,写小字同样要腕力。所谓‘腕力’就是‘运笔’的力度,要它往东,不能往西,要它细,不能粗,要它停,不能行。这方面,大字难,小字也难。”他又说:“任何一种艺术风格,它的优点往往也是缺点,因为风格是有个性的,而个性就不会面面俱到,光临一种帖,光写一种体,往往写不好,要多临几种,才能‘纠偏’,才能‘互补’。”
叶秀山先生对历代书法家颇有研究,他评价历代书法家书法,见解精辟。他说:“我觉得苏(东坡)字得自颜(真卿)的笔法,而掺入二王的结体,有文人学士的潇洒,也有经世大吏的雄浑,只是为什么他的字都有点偏斜,不得其解。后来读到一本书上说,苏东坡执笔像现在拿钢笔那样,也许就是他的字优点‘一边倒’的原因了。”叶秀山先生说:“我们后人学颜,如果光学他那种圆乎乎、胖墩墩的劲头,就不能说得其精神,而他的书法的神髓正隐藏在圆乎乎、胖墩墩的笔和结体里,不易一眼看穿,你只感觉你临的字和他本人的字是‘形似’,未能‘神似’;只有当你自己也临过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诸家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颜字的‘支柱’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并不在他最明显的‘形似’中。我想,这个艺术上的道理都是相同的。”
叶秀山强调:“学艺、写字、读书做学问,大概都是一个道理。我们不能说,大多数人都会唱戏,但我们却可以说,大多数人都会‘说话’,而知识分子又都会读书写字。‘说话’要成艺术,就得比一般人嘴皮子有‘功夫’。相声演员说、学、逗、唱,不是天生的。现在有个别相声演员似乎没有什么嘴上功夫,也俨然‘笑星’,号称‘大师’。其实,听他们的相声,如果是好段子还不如买个本子自己回家读来得有趣。因为或许静下心来可以‘想象’侯宝林他们如果说这个段子会怎样。”叶秀山先生这段话,意义深远,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是有启发作用的。他强调在学习书法时,既要了解书法作品的精神实质,也要深研其艺术特色,不可生搬硬套。要有长期的苦练功夫,博采众长,才能自成一家。叶秀山先生说:“读书和写字一样,说得极端一点,写字要有自己的新意,但又要‘笔笔有来历’,读书也要有自己的新的体会和心得,但又要使自己的话‘句句有根据’,当然不是‘句句是真理’,果真如此,则你的‘新意’,也就成了‘新的根据’,你就为书法艺术或学术文化的‘根基’,做了‘加厚’、‘加宽’、‘加长’、‘加大’的工作了。”(www.xing528.com)
叶秀山先生运用哲学思想和其他艺术形式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解读,他认为:“中国书法是一种动态的艺术,一种纸上的舞蹈、空间的音乐。中国历代书法家重视从现实世界中飞动的韵律中获得灵感,在书法的美学理论中,也强调‘点画顾盼’的关系,而反对‘平直如算子’。”“书法作为艺术,中国书法家强调‘运笔’和‘结体’,相比之下,‘运笔’重于‘结体’。‘结体’是空间性的,而‘运笔’是时间性的。中国书法是在空间性的‘结体’中,见出时间性的‘运笔’来。”从先秦以来,中国书法主要运用毛笔来书写,中国书法的运笔犹如小提琴的运弓,通过弓和弦的韵律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中国书法以运笔为核心,通过纸、墨、笔写出美妙的字形,以此表达书写者对万事万物的看法,抒发了感情。中国书法艺术的意义,不只刻意于结构,而是通过运笔来写心。写字是写人的精神,其真魂在写道。
2002年5月3日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