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土文献与古文书:网络工具与古汉语研究的相互关系

出土文献与古文书:网络工具与古汉语研究的相互关系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语言及文化,要重视出土文献、古文书,这已是学界不争的事实。有鉴于此,本文将专门介绍有关出土文献、古文书语言文字方面的网络工具及数据库,以期推动对出土文献、古文书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研究。此外,《康熙字典》亦是查询古汉语语言文字词义的重要工具书。研究出土文献和古文书,需要将出土文献、古文书和传世文献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核对、考证甄别以利学术研究之用。

出土文献与古文书:网络工具与古汉语研究的相互关系

魏郭辉(2)

伴随数字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工具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利器,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术发展,把人们从以往皓首穷经、纷繁复杂的阅读工作中逐步解放出来,使研究者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上。近代以来,随着大量出土文献甲骨文金石、简帛及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古方志谱牒、明清档案、域外古汉文文献等古文书的发现,极大推进了对中国古文明史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将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结合进行学术研究,以考证古史。此种学术研究方法至今仍对学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语言文化,要重视出土文献、古文书,这已是学界不争的事实。准确理解出土文献、古文书的语言文字,就成为当下古文献研究的关键所在。清代考据大家戴震说过:“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以窜等。”(3)可见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对于疏通文义、深入探究文献内涵的重要性。有鉴于此,本文将专门介绍有关出土文献、古文书语言文字方面的网络工具及数据库,以期推动对出土文献、古文书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研究。

在研究出土文献、古文书语言文字时,为准确理解文献字词含义,更好把握文献内涵,需查阅字典、辞典(词典)及相关工具书,以下介绍一些。

说文解字》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纂的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该书收录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诂不可缺少的工具。特别是该书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甚有帮助。其在线网络查询有:①说文解字在线查询(4),②“说文解字”网(5)。在上述两网站可以检索到《说文解字》一书所收汉字,并附影印图像,甚为方便。

此外,《康熙字典》亦是查询古汉语语言文字词义的重要工具书。目前,网络版《康熙字典》比较实用的有:①文泉驿康熙字典查询服务;②康熙字典全文检索网上版。上述两网站均可对该书所收汉字进行全文检索,并附原文影印图片,极便学术研究之用。

除前文所述《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重要工具书外,《汉语大字典》也是研究古今汉字极为常用的工具,目前“汉语大字典DVD光盘版”可在“verycd电驴大全”网站上搜索下载,这一软件电脑上操作方便,输入简体字能同时显示出繁体字和简化字两项的页码,直接点击页码就可链接到该字所在正文中的位置。其他版本如CD版等,亦可根据自身需要在verycd网上搜索下载。

在线汉语字典当首推“汉典”,它被公认为网上最好的汉语字典,可查询古籍生僻字、词语的解释。此外,“国学数典论坛”上亦有“汉典”精简离线版v1.01CHM、汉典Mdict版供下载、检索和查询,极为便利。其他不错的在线汉语字典还有“字典网”“字海(叶典)”等。

除上述谈到的在线汉语字典外,我们在研究汉字的古今变化时还需用到一些有关汉字字形的专业字典,以下提供一些在线汉字字形字典供参考:①“异体字字典”是总整汉字字形的大型数据库,收字10万以上,包括正字与异体字,网站主要内容为字形检索,可从部首索引或笔画索引两种途径查找。该字典光碟版可在verycd上搜索下载。②“象形字典”(6)。该字典以字形为排序依据,每字所在网页包括“字形演变”“造字本义”“引申线索”“分类词汇”等模块,对于研究象形汉字极为有用。其他如“书法字典”等,对研究字形讹变亦有一定帮助。“篆字写法在线速查”则可查汉字篆体。

研究出土文献和古文书中的词汇,需要有关词汇解释方面的工具书。关于此类工具书,当首推《汉语大词典》,它集古今汉语词汇之大成,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纂原则,义项分析精当齐全,释义扼要准确,书证涉及经部、史部、诸子百家、古今文人别集、方志、碑刻、出土资料等,对研究古今汉语词汇演变弥足珍贵。目前,《汉语大词典》网络版可进行在线检索,相关检索办法可浏览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网址,该词典2.0光盘版在verycd上可进行下载检索。

除《汉语大词典》外,查考古汉语词汇还可使用台湾编纂的《中文大辞典》,其数字版(7)不仅拥有辞典的功能,也具有字典的功能。“《中文大辞典DVD光盘版》DJVU版”亦可在verycd上下载。此外,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网站(8)亦值得关注。其包含中古至现代各类词语,兼采传统音读,引用文献书证,提供完整之语文史料,共收录16.7万余字词,也可作为查考词汇义项的工具之一。

在研究出土文献、古文书的过程中,要准确弄清文献字词内涵,还需查考有关古籍文献训诂(注释)方面的工具书,这方面可参看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的《故训汇纂》(2003年,商务印书馆)一书,该书全面汇辑了从先秦至晚清古籍文献中的训诂(注释)材料,共收字头近2万个,引据的训诂资料50万条,篇幅达1 300万字。其“《电子检索版DJVU版》CD光盘版”可在verycd上下载使用。

除上述介绍的字典、词典(辞典)等工具书外,台湾学者开发的“Accelon3开放古籍平台”也可用于查询,该平台内含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二十六史、康熙字典、大藏经古今图书集成等19部全文检索数据库,可在“内学网”的开放古籍平台下载,该数据库可以检索相关字词,极为方便实用。“国学数典论坛”上亦有“汉语大字典_ 故训汇纂_ 说文解字注_ 王力古汉语字典_ 联合检索系统”下载,可对《汉语大字典》《故训汇纂》《说文解字注》《王力古汉语字典》进行字头检索,找到具体页码和字序。如果有对应的扫描版书籍,可以直接打开到该页。

研究出土文献和古文书,需要将出土文献、古文书和传世文献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核对、考证甄别以利学术研究之用。因此需要用到一些大型在线工具书,如四库全书、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

目前,可在线查询“文渊阁四库全书”的有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网页,网络版可大幅节省搜寻及整理资料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四库电子版”进行全文检索,只需输入字符串或单字,便可数秒间完成,为学术研究带来极大的方便。南开大学开发的“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可进行在线网络字词语的检索及阅读。台湾“中研院”的“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包含“汉籍全文数据库”(含二十五史、十三经、诸子、古籍十八种、古籍三十四种、大正新修大藏经)、古汉语语料库、正统道藏、词话集成、新清史—本纪、乐府诗集、闽南语俗曲唱本《歌仔册》及政书、类书与史料汇编等,其收录文献丰富,可资研究。此外,台湾“东吴数位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索引&全书图像”也可检索使用。“《古今图书集成》全文检索系统单机版(故宫版)”则可在verycd上搜索下载进行查询检索。

研究出土文献和古文书中的语言文字,要对古文字字形及演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方可深入解读文献内涵。在这方面,耶鲁大学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 Sears)制作的汉字字形在线词典“Chinese Etymology”,可对甲骨文、金文、篆体字等古文字字形演变进行查询检索。香港大学研发的“汉字古文字字体演变数据库”亦对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研究有所帮助,该数据库整合了甲骨文、金文、楚帛书、小篆、隶书等字形,而且操作简单,只需输入关键词,即可得到该字形体之演变过程。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古文字数字化开发组还研制了《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关联检索、《中国异体字大系——楷书编》关联检索、《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关联检索、常用古文字字形检索、《古文字诂林》网络检索等数据库,均可在该研究中心网站上进行在线检索。

研究出土文献和古文书,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还需要对文字的读音(音韵)有所了解。有关音韵的比较重要的数据库有“东方语言学网”的上古音查询、中古音查询,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与应用中心的“常用汉字古音网上检索”,它依据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198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制作,每字注明中古、上古的声韵调及《广韵》原文。而“广韵查询系统”,则可通过字、反切、声母、韵目等多种方式査询广韵辞条、释义及书影图片,并可在线浏览声母、韵目、反切字、等韵图表。此外,台湾开发的“古今音韵检索系统”,以及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中研院”信息科学研究所开发的“汉字古今音数据库”等均是不错的查询古音韵的工具。

除以上介绍的一些在线工具书外,也可查询龙语瀚堂典籍库,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宝典、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网络版、单机版)、汉达文库、爱如生数据库、书同文数据库、雕龙—中国日本古籍全文数据库网络版等,以资研究之用。

有关出土文献方面的网络数据库,陈爽、毛建军等人均有专文论述,但对于出土文献有关古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数据库未作细致的分类介绍,以下笔者将一一介绍。

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主要以甲骨文、金文、简帛为主。有关甲骨文研究的数据库,有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制作的“汉达文库”,该数据库涵盖甲骨文、竹简帛书、金文、先秦两汉与魏晋南北朝的传世文献以及宋、明的重要类书等。出土文献部分或提供隶定释文,或提供原件影像以供对照。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甲骨文数位典藏”,收录13册《甲骨文合集释文》及《英国所藏甲骨集》等7种海外所藏甲骨卜辞数据,可利用释文及甲骨原字形全文搜索现存甲骨卜辞,并显示所有甲骨文具代表性的异体字。台湾成功大学的“甲骨文全文影像数据库”,收录41 950笔甲骨文书目及影像数据,可利用分类、关键词及拓片影像等进行检索。中国国家图书馆制作的“甲骨世界”,该影像资源库的大部分拓片均选用本馆金石组自拓拓本,极少部分拓片因字迹不清晰选用馆藏各藏家拓本。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蔵“甲骨文字”(9),包含该所藏甲骨图片及文字。

20世纪新出土的金石文献极大推动了中国古代历史、语言、文化的研究。以下笔者将重点介绍一些金石文献的在线查询系统。

1.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碑帖菁华”,是该馆收藏30 000种、230 000件之石刻拓片的数字化成果,占中国碑帖石刻拓片总数六成。该系统提供题名、年代、地点、石刻类名等8项,供使用者进行检索,可为研究石刻文字提供相当帮助。

2.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制作的“辽金元拓片数位典藏”,收傅斯年图书馆辽金元拓片约2 000幅,内容涵盖墓志、墓碑、刻经、造像、题名、诗词、道教佛教、圣旨、令旨、法旨等,是研究中古音韵和辽金元语言相当珍贵的史料。

3.台湾“古籍与特藏文献资源”网上的“金石拓片资料”数据库,收录金石拓片共6 462件,12 462幅。金文部分,以钟鼎彝器为大宗,旁及度量衡器、兵器、镜鉴等物;石刻部分,以碑志为多。时代自殷商至汉代。石刻部分,以碑志为多,间及两汉刻石文字,有篆有隶,碑碣、摩崖、题记、残石,能借以窥探篆隶嬗变的轨迹,此外还有不少唐人碑志。这些均对碑刻文字研究有帮助。

4.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青铜器拓片数位典藏”数据库,将傅斯年图书馆现藏1 100余件“青铜器全角拓”进行数字化,可利研究。

5.佛教石刻造像,尤其是相关发愿文、题记等均是研究中古汉语词汇的重要史料。台湾傅斯年图书馆的“佛教石刻造像拓本”数据库,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和甘肃等佛教石刻造像,上至5世纪初,下迄民国,内含佛教史迹、数据库查询等。使用者可检索题名、出土地点、收藏地和年代,也可以直接检索释文内容。其对中古佛教汉语词汇的研究有重要帮助。

域外方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拓片电子数据库”(Chinese Stone Rubbings Collection)(10),以及“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石刻拓本资料”(11)数据库,都可作为碑刻研究的参考。

20世纪以来,大量简牍、帛书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先秦两汉魏晋史的内容,学者们对此研究颇多,亦有不少数据库可资利用。

有关简帛文字研究的数据库,主要有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的“中国古代简帛字形、辞例数据库”,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与应用中心的“战国楚简帛文字典型形体检索系统”等。

(1)“中研院”史语所文物图像研究室的资料库检索系统(12)中,“简帛金石资料库”含简牍文书资料共64种,数据类型分为全文与书目两类,以利查询。该数据库收集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的40余种资料,包括已整理出版的先秦至魏晋的简牍、帛书、碑刻、官印、镜铭等,还收录了相关书目、索引等。其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睡虎地秦墓竹简》《居延汉简甲乙编》《居延新简》《敦煌汉简》等大型报告,也包括了近年来散见于各种文物考古刊物中有关新出土的张家山汉简、尹湾汉简的部分释文,该数据库可进行复合检索,输出方式包括释文、编号、所在图书页码。

(2)“中研院”史语所“汉代简牍数位典藏”数据库,提供汉代简牍导览、汉代简牍数据库检索系统、史地工具等。其收录有1930—1931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Folke Bergman)等人在内蒙古与甘肃境内之额济纳河流域发掘的“居延汉简”,1930、1934年黄文弼在新疆盐泽发现的“罗布淖尔汉简”以及1944、1945年夏鼐、阎文儒勘查玉门关阳关及汉代边防烽燧遗址路线,所发现的“敦煌小方盘城汉简”“武威剌麻湾汉简”等。可对简牍文字进行相关检索。

(1)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与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张光裕教授共同制作的“郭店楚简数据库”,包含最新出土简帛之解读、释义及简帛原文,还有相关学术论文,缺点是简帛原本无影像文件可考。该数据库内容主要为张光裕教授《郭店楚简研究•第一卷•文字编》一书载录的16篇释文修订本,可按竹简编号、篇目名称或于内容项下输入有关字词,作全文检索。

(2)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联合张光裕教授、黎明钊教授制作了“走马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资料库(13),它是依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1999年,文物出版社)一书的释文建成的全文检索系统。出土于长沙走马楼的吴简是了解汉末至孙吴时期地方官府运作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吴简文字极为方便有用。

(3)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与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建立的“汉达文库”有“竹简帛书出土文献计算机数据库”,收录的出土简帛文献包括《武威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简》《睡虎地秦墓竹简》等多种,并附释文、图像逐简对照显示。

日本有关简帛文字研究方面的数据库,主要有包山楚简データベース(14)、战国楚简研究会(15),包含与楚简相关的研讨会及论文、楚简书影,其界面为日文。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工藤元男研究室制作的楚简数据库(16),根据中国南方新出土的文献建置而成,内容包括出土于9个地点的帛书和竹简,并具备良好的检索功能,使用者可拣选特定文本与篇章或全部文献进行搜寻,但仍有相当多的文献尚未纳入数据库中。

近年来,古文书(17)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热点,从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台湾原住民契约文书到域外古汉文文献,均有不少学者涉猎。由于上述古文书涉及古代俗字、俚语及相关语境文化,因而研究古文书语言文字就显得格外重要。以下笔者分别就相关网络资料作一介绍。

20世纪初,伴随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发现,敦煌吐鲁番学日益成为国际显学。而敦煌吐鲁番文书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实为研究中古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陈爽先生对此亦有相关介绍,笔者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一些对于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语言文字有所帮助的在线数据库。

1.“国际敦煌工程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IDP),将世界各地所藏敦煌遗书分类整理制作成交互式web数据库,可以通过多种检索途径看到有关遗书风貌的客观描述。目前部分检索结果可以看到遗书的图像。

2.龙大大谷文书:全画像•书志将大谷文书图像(18)原版扫描,以供学界之用。

3.日本龙谷大学“古典籍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研究センター”(19),由龙谷大学制作。20世纪初期,日本的大谷探险队到中国收集了许多资料,后来都收藏在该校之中,该数据库即呈现了探险队的成果。所有文物都经扫描成高质量的影像文件,供使用者浏览、检索相关藏品。

4.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西域行记数据库”(20),收录《大唐西域记》《三藏法师传》和《法显传》等10种关于西域的著作,并提供全文检索,让使用者能集中搜寻相关数据。

5.台湾傅斯年图书馆的敦煌文献网站(21)共藏敦煌卷子49卷,提供卷子的相关信息及全文影像。

6.Digitales Turfan Archiv(德国(22)对柏林科学院所藏吐鲁番文书进行数字化,内有所藏吐鲁番文书图像。

此外,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数字丝绸之路”(Digital Silk Road)(23)也可参考。

台湾不少图书馆收藏有古契约文书,如:

(1)“傅斯年图书馆—古文契书”的台湾公私藏古文书复印件影像数据库(24),包括买卖租典田地房产契字、分家分管财产阄书合约书、田地收租账本、丈单执照等,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平埔契。此外,尚有寺庙宗教台账、祭祀公业、族谱、户籍数据、各种诉讼和人身文件、书院学生作文本及其它民间私人文件。

(2)台湾大学图书馆的“古契书计划”(25),该网站中所含古契书包括:郑华生先生收藏“竹堑北门郑利源号古契书”、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典藏“台湾北部相关的古契书”、台湾大学图书馆藏“台湾南部古契书”。检索时可根据作品名称、内容主题等6项关键词查询,所得结果有内容地点、数据来源等6种,并附影像浏览。网站为公开使用。

(3)台湾历史数位图书馆为集合台湾史一手史料之数据库,提供全文检索、诠释数据检索等功能。该数据库目前包含“明清台湾行政档案”与“古契书”两大文献集,有全文资料约6万多笔,是对台湾总督府档案抄录契约文书、岸里大社文书等内容加以数字化。

此外,徽州文书中的俗字俗语及方言可参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徽州方志所载内容。清水江文书作为苗侗人民生活写照的真实记录,涉及大量俗字、俚语、苗侗方言,给文书的释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清水江文书内容的准确释读,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对上述俗字、俚语、苗侗方言的准确把握,因此有必要参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清水江流域各县方志,具体可见贵州地方志全文数据库。亦可浏览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村寨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网站进行研究。(www.xing528.com)

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明清档案工作室”所藏内阁大库档案原件,时间上溯至明代,下抵清末,内容多样而丰富,是研究明清历史、语言等不可忽视之重要典藏。古方志谱牒尤其是清代(含清代)以前的方志,可参看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历代地方志全文影像)浏览检索,该数据库采用数字图书馆形式,整理、加工编纂清代(含清代)以前的方志资源,系统具有简单检索、高级检索、二次检索、关联检索和全文影像浏览功能。家谱方面,可浏览中华寻根网,该网站目前已拥有姓氏数据500条、家谱书目数据3万条、家谱全文影像500余种约50万页,具有在线查阅、家谱目录和全文检索等功能。

近年来亦是语言文字的研究热点。限于篇幅,以下重点介绍部分日韩等国所藏古汉文文献网站及数据库。

(1)“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数据库”(26),是将该所收藏的孤本、善本进行原书扫描后,放置于网上供各界使用。

(2)“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27),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汉字情报研究中心建置,收录日本35个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约62万笔数据,古籍丛书部分建置有子目。可用中文检索。

(3)日本“全国漢籍データベース参加機関一覧”(28)

(4)东方学数字图书馆(29),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制作。该所为亚洲研究的重镇,收藏中国图籍约30万册。以上网站均可对日藏汉籍进行检索查询,颇利研究。

(5)韩国所藏古汉文文献网站,主要有:奎章阁(The Kyujanggak Archives)(30),该网站系首尔大学奎章阁档案馆制作。该馆收藏丰富的汉文典籍中,不时可发现中国失传的版本。这批数据已由馆方数字化,使用者可检索书目,并以网络通用的可携式文件格式(PDF)下载阅览。

(6)韩国史在线(31),亦收录不少韩国所藏汉籍。

其他如法国国家图书馆等欧洲、亚洲、美洲、澳洲等地国家图书馆亦可浏览查询,恕不一一介绍。

除以上介绍的有关出土文献、古文书语言文字方面的网络工具及相关数据库外,还有像“verycd电驴大全”“新浪爱问”等网站和“国学数典”“先秦史论坛”等亦可检索下载有关古代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工具书,如《四部丛刊全文检索》《汉语大字典》等检索光盘或书籍,以便学术研究之用。

研究出土文献、古文书语言文字者,经常会在电脑里输入相应的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可浏览“汉语研究”(32)网、“仓颉之友”以及国学数典论坛“先利其器”版块,进行相关古文字输入法的下载。与此同时,在研究中也会遇到一些疑难字、生僻字,可下载超大字符集找字工具,如“象牙塔”,或浏览“疑难汉字查询网站”(33)、日本的“今昔文字镜”进行相关查询。

值得注意的是,对出土文献、古文书语言文字的研究还应关注最新学术动态,这方面可浏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的“简帛研究”网、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的“简帛网”,“清华大学简帛研究”,“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中国出土资料学会”(34)“中国出土文献研究会”(35)(日本)等网站。

(1)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96)“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子课题“清水江文书分类著录整理规范与标准研究”以及贵州师范学院博士项目(GZSY201103)“清水江文书俗字词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 作者单位为贵州师范学院。

(3) 邝士元:《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320页。

(4) http://www.chinese99.com/xiaozhuan/shuowen/index.php.

(5) www.shuowen.org.

(6) http://vividict.com/Default.aspx.

(7) 参见http://ap6.pccu.edu.tw/Dictionary/intro_5.asp。

(8) 参见http://dict.revised.moe.edu.tw/。

(9) http://mousai.kanji.zinbun.kyoto-u.ac.jp/koukotsu/.

(10) http://www.lib.berkeley.edu/EAL/stone/index.html.

(11) 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db-machine/imgsrv/takuhon/index.html.

(12)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wenwu/search.htm.

(13) http://udi.lib.cuhk.edu.hk/projects/rhorse.

(14) http://www.asahi-net.or.jp/%7EYW5A-IWMT/kantoku/sokan.htm.

(15) http://www.let.osaka-u.ac.jp/chutetsu/sokankenkyukai/.

(16) http://www.asahi-net.or.jp/~YW5A-IWMT/DB/index.htm.

(17) 本文所指古文书,主要包括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等古代契约文书、古方志谱牒、明清档案及域外汉文古文献等。

(18) http://www433.elec.ryukoku.ac.jp/Komon/caption.html.

(19) http://www.afc.ryukoku.ac.jp/RDAC/.

(20) http://www.kanji.zinbun.kyoto-u.ac.jp/~saiiki/.

(21) http://lib.ihp.sinica.edu.tw/c/rare/dunhuang/index.htm.

(22) http://turfan.bbaw.de/dta/ch_u/dta_chu_index.html.

(23) http://dsr.nii.ac.jp.

(24) http://www.ihp.sinica.edu.tw/ttscgi/fsn/ttswebnew?@0:0:1:fsnsnc::/ttsweb/fsn/anadb.htm@@0.8763342339737696.

(25) http://ci6.lib.ntu.edu.tw:8080/gucci/.

(26) http://shanben.ioc.u-tokyo.ac.jp/.

(27) http://www.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

(28) 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kyogikai/ichiran.htm.

(29) 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db-machine/toho/html/top.html.

(30) http://kyujanggak.snu.ac.kr/.

(31) http://www.koreanhistory.or.kr/eng/index.jsp.

(32) http://web.hku.hk/~jwilam/chinese/font.htm.

(33) www.haosystem.com.

(34) http://www.shutsudo.jp/.

(35) http://www.shutudo.or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