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先民以采集、狩猎为生,在没有纺织的情况下,采撷树叶、树皮、花卉、藤蔓制成“岛夷卉服”来遮蔽身体;屈原《九歌·山鬼》中的“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就描写了一位以芳草香花为衣的女神;而元代李康所绘的伏羲像也是在腰间围一圈树叶。这些都可看作是先民服饰遗留的踪迹。
另外,也有把羽毛连缀成片,当作衣物披在身上的所谓“羽衣”。这里说的“羽衣”并不是后世的衣裙之形,而是在头上戴羽冠,胸前、手上饰羽毛片,下身前也遮一片羽毛片,后来发展到在下身后也遮羽毛片。
在广西发现的西汉早期的“竞渡纹鼓”上就有类似的羽人形象。至今,在广西、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可以看到缀满羽毛的“百鸟衣”。
人类学会磨制骨针后,开始使用骨针来缝制兽皮等衣物,进入了“衣皮带茭”的时代。在距今一两万年的北京山顶洞、山西峙峪等地,就出土了穿孔骨针。以山顶洞出土的骨针为例,长82毫米,针孔直径3毫米,与现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针的形制基本一致,应该是用来缝纫的工具。
李康 伏羲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石制和陶制的纺轮,并进一步用植物纤维来纺线和织成布帛。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丝蚕纺织技术,考古发掘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如郑州青台就出土了距今5500多年的丝帛残片和十余枚红陶纺轮出土。浙江吴兴县的钱山漾,出土了5000年前的麻布片、绢制衣服碎片和丝带等。考古发现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丝绸衣服。后人把这一创制归功于传说中的黄帝。所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这时期的衣裳已具备了后世“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这里的乾是指天,坤指地,表明在当时,服饰已与先人对天地的崇拜、对礼仪的重视紧密相连在一起。(www.xing528.com)
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辛店期)的陶绘中,就有这种上衣下裳的形制。
彩陶文化(辛店期)甘肃出土,采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
牛角冠饰河北平山三汲战国墓出土
除了“上衣下裳”之外,人们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日月星象,模仿鸟兽冠角,创制了与此对应的首服,也就是冠、帽来装饰自己。相关的考古资料也表明,人们早期所戴的冠饰,就有不少和动物冠角相似。比较典型的是河北平山三汲战国墓出土的玉人,头上的冠饰和牛角十分相似。另外,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漆器上的彩绘人物头饰,则像飞禽冠饰。
服饰制度草创以后,在殷商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周代,周公制礼作乐,作《周礼》《仪礼》两书,详尽规定了从天子到士大夫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服饰形制,至此,较完备的服饰制度得以确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