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称华夏,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而衣冠很早便成为华夏民族难以释怀的情结,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等实用功能外,还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的特殊含义。在强调“名正言顺”的华夏文化中,衣冠渐渐升华为文明的象征,形成所谓“章服之制”。历代帝王问鼎天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在悠悠几千年的华夏历史中,衣冠除了标识尊卑等级外,同时见证了民族更易、文明起落。
所谓章服,一般是指绣有日月、星辰等图案的古代礼服。其中,上衣6种图案: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下裳6种图案: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上衣、下裳合称“十二章纹”。
章服中的每种图案有着不同的含义。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山,代表着稳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龙,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王者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绣虎纹和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则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火焰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着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黻,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美德。(www.xing528.com)
冕服制度中的十二章纹
章服制度,大约形成于周代,《周礼》中就有相关记载。但章服制度真正确立则是在东汉初年。东汉永平二年,汉明帝制定了详细的祭祀服饰及朝服制度,规定: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九章,九卿用七章。从此以后直到明清,十二章纹作为帝王百官的服饰,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中国古代的章服之制,文献记载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实物却很少。明定陵出土的一件衮服为我们了解古代章服之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这件衮服上,两肩织有日、月图案,背部织有星辰、群山,两袖装饰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6种纹饰分别位于前后襟团龙两侧。这样共有十二章纹,符合明代章服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