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像劫难与蝉文化的故事:佛教菩萨造像中的蝉冠含义

佛像劫难与蝉文化的故事:佛教菩萨造像中的蝉冠含义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兴县张官村窖藏坑内佛像均系东魏至北齐时期遗物,人们推测它们就是这次灭佛运动的受害者和见证者。佛教认为佛涅槃后,会经过正法、像法、末法三个发展阶段。为什么佛教的菩萨造像上会有“蝉冠”呢?这种含蝉的葬俗,除了相信玉能保持尸体不腐朽之外,还含有祈求尸体能像蝉一样羽化成仙的寓意。蝉纹拓片青铜器上的蝉纹佛教蝉冠以蝉的生死循环,表达了佛的永恒和佛教的轮回观念。

佛像劫难与蝉文化的故事:佛教菩萨造像中的蝉冠含义

博兴县张官村村民所挖的土坑实际上是一座古代埋藏佛像的窖藏坑。古人为何要埋一坑残损成块的佛像?为何佛像都残破不堪?这得从千余年前佛像经历的灾难说起。

在皇室和朝廷的大力扶持之下,北朝走进了中国佛教兴盛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当时佛教盛行,据史书记载,北齐大肆修寺造像,“穷极工巧,运石填泉,劳费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记”。由于佛教的大肆兴盛,才得以制造出如此精美绝伦的蝉冠菩萨像、青州龙兴寺佛教窖藏等一系列佛教造像精品。但是由于佛教的兴盛,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在皇帝和朝臣的操纵下,短短的二百年间就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佛像和寺院均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属于北齐管辖的山东地区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的灭佛运动,即公元577年,北周攻灭北齐后,北周武帝将北齐境内“四万所佛寺财产没收,使三百万僧人还俗”。张官村附近是北朝时期龙华寺遗址,龙华寺出土的隋代寺碑记录了这次灾难的场景,“像天塌下来了一样,寺院的梁柱倾倒坍塌,僧人们被迫离开寺院,流离失所”。龙华寺可能就是在东魏、北齐之际修建,这批造像也应当是在当时雕造的。这批窖藏造像在发现时大都已经断裂,造像各部位有不同程度的残损,还有未雕完的半成品,显然雕造工程尚未最后结束,即因这次灭佛运动被毁而埋入了地下。

博兴县张官村窖藏坑内佛像均系东魏至北齐时期遗物,人们推测它们就是这次灭佛运动的受害者和见证者。佛教认为佛涅槃后,会经过正法、像法、末法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末法,即指佛法灭绝。这种思想源自古印度,佛教宣扬末法思想,是要求佛教徒应有忧患意识,努力使佛法久留,造福众生。所以,经过北朝的灭佛运动后,佛教信众并未就此悲观下去,反而对末法观点深信不疑。大规模的佛教劫难之余,佛教信众也逐渐形成了埋藏佛像的习俗,他们将成堆的残破佛像收集起来,像埋葬佛教舍利一样挖坑埋藏起来。

为什么佛教的菩萨造像上会有“蝉冠”呢?

顾名思义,“蝉冠”就是装饰有蝉纹的帽子,文献记载,蝉冠为古代官员所佩戴,除了蝉纹外,有的还在帽子上装饰貂尾,蝉冠最早出现在汉代,是当时陪伴皇帝左右的侍从官专门佩戴的帽子。侍从官是皇帝身边的顾问,颇得信任。《艺文类聚》卷六引应劭《汉官仪》:“侍中左蝉右貂,金取坚刚,百炼不耗。蝉居高食洁,目在腋下。貂内劲悍而外温润。”魏晋时期,侍从官权力日益加强,甚至盖过宰相。作为侍从官身份标识的蝉冠也日渐成为权贵的象征,为一般官员所追捧。因为政局不稳定,这一时期蝉冠的使用较为泛滥,一些图谋不轨的高官常常给自己的亲信随意加官晋爵,《晋书·赵王伦传》:“(赵王伦篡位)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计。至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也就是说,朝廷上随处可见戴貂、蝉冠的官员。因为貂尾太小,与狗尾相近,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这就是成语“狗尾续貂”的来历。

到了南北朝后期,蝉冠的使用受到限制。当时人们常以“蝉冠”比喻显贵、高官,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中“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南宋词人陈人杰《沁园春》中“象笏堆床,蝉冠满座”,均是这一制度的写照。隋唐时期,蝉冠的佩戴有严格的规定,局限在少数官员的范围内;唐代以后官员不再佩戴蝉冠。关于明确为蝉冠的实物资料,最早的当是山东出土的这件东魏时期的蝉冠菩萨石像,也曾发现多例晋代的蝉纹金牌,有人认为金牌是官帽上的蝉饰,但尚无确切的证据。

为何在官员的帽子上装饰蝉纹呢?

蝉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居高食洁”“清虚识变”的昆虫,因此将戴蝉冠者比喻为能够韬光养晦、默默地奉献自己才能的人,与汉代侍从官的身份比较符合。晋代人陆机著《寒蝉赋》,认为蝉有五德:“文,清,廉,俭,信,真是君子所德。故君子常以蝉自喻。”将蝉加在冠冕上,象征戴冠之人具有这些美德。可见当初朝廷用心良苦,希望戴蝉冠者不但要德才兼备,而且要行事低调,不料日后被一些贪官污吏所滥用,成为他们沽名钓誉的象征之物,成为莫大的讽刺。

蝉冠的这种寓意是以儒家道德准则的。菩萨是佛教信徒崇拜的偶像,菩萨像为什么也装饰蝉冠?这还得从蝉的生理和人类赋予蝉的喻意说起。

东晋官帽上的蝉纹(www.xing528.com)

唐代官帽上的蝉纹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最初,蝉的幼虫长期蛰居地下,若干年后出土,成为地上的蝉蛹,然后升树、脱壳,羽化为昆虫,飞翔、高鸣。蝉的饮食习惯非常特别,它只刺吸树木植物的汁液。因此,古人认为蝉栖于高枝,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高风亮节,能死而复生,是一种变化神奇的吉祥动物。正是蝉具有如此神奇的生理特性,蝉很早就成为中国艺术的题材,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十分常见,当时的人们将蝉视为自然界的灵物,把蝉刻画在礼器上作为装饰图样,以此祈求四时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从周代后期到汉代葬礼中,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的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并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丧葬习俗,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即所谓的“含蝉”。这种含蝉的葬俗,除了相信玉能保持尸体不腐朽之外,还含有祈求尸体能像蝉一样羽化成仙的寓意。早期道教更是以“蝉蜕”来比喻人类羽化成仙,蝉也成为仙界的灵物、不死的象征。

中国早期佛教接受了本土民间神仙思想和道教观念,常常把佛和菩萨视为神仙,因此菩萨冠上装饰蝉纹,也就不奇怪了,这也是佛教造像中国化的一个极好例证。而且,至今在山东某些地方的方言里,还把蝉称为“神仙”,当为这种信仰的历史遗留。

蝉纹拓片

青铜器上的蝉纹

佛教蝉冠以蝉的生死循环,表达了佛的永恒和佛教的轮回观念。在佛教徒的文辞里常常提到“蝉冠”一词,如广饶北魏根法师碑即有“昂藏峻绪,渺漫长灡,缤纷组带,蝉联缨冠,或智或愚,能危能安”之句,显示佛教蝉冠依然具有世俗的意义,同样象征了佛教神像高贵和令人仰止的气质。

如今,蝉冠菩萨像作为一件文物珍品,褪尽了宗教的铅华,却满载了历史的曲折与沧桑,静静矗立在山东博物馆“佛教造像艺术展”展厅独立展柜里,默默地诉说着它所经历的荣耀和传奇,苦难和酸辛,接受着世人的瞻仰与感喟。

本篇撰稿人:宋爱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