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秘而古老的亚醜部落之迷:主持者的宗教祭祀场景

神秘而古老的亚醜部落之迷:主持者的宗教祭祀场景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代学者有同意此说者,并对此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据研究者认为,这个图形摹写的应是“亚醜”族先民中的巫祝或者祭祀中的主持者,滤酒灌地,借以祈祷神灵庇佑的宗教祭祀场面。在《礼》书中,“裸”“灌”二字也是互相通用的,所以“祼礼”又可简称为“灌”。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从对“亚醜”铭文的分析着手,进而联系古代文献资料记录所做的猜测和推断。

神秘而古老的亚醜部落之迷:主持者的宗教祭祀场景

亚醜钺拥有如此高贵的身份和如此神秘的铭文,那么这个谜一样的亚醜钺,其拥有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今天只能根据古文献中一些零星的记载,在考古出土的器物中寻找先人留给我们的蛛丝马迹,而这些蛛丝马迹所引出的答案,也因上文所提到对于“亚”“醜”二字的不同理解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郭沫若的研究为代表,他认为“此等图形文字乃古代国族之名号”,因此亚醜钺代表的即是“亚醜”族的文化遗存,更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以苏埠屯墓地为代表的“亚醜”族文化和殷代晚期文化在很多方面完全一致。而关于青州苏埠屯地区的历史沿革,部分文献中有些只言片语的记载。《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一段晏婴的话:“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崱因之,有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对此《汉书·地理志》里也指明:“少昊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崱,汤时有公伯陵,殷末有薄姑氏,皆为诸侯,国此地。”也就是说,青州苏埠屯地区最开始是爽鸠氏的居住地,之后又有季崱、伯陵等诸侯建国于此地,在周朝太公姜尚封居此地之前,也就是殷商末期,居于此地的则是诸侯薄姑氏。对于这些只言片语,学者们的分析推理是,因为苏埠屯墓地代表的是殷末时期的文化,所以苏埠屯墓地亚醜族的文化应该就是薄姑氏的文化遗存,因而“亚醜”就是商末诸侯薄姑氏的徽号。关于薄姑氏,在有限的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它是殷末商朝在东方的主要盟国之一,周初时因为参与著名的武庚叛周的活动而被覆灭,改封为太公姜尚的诸侯国。鉴于薄姑氏与殷王朝的关系,持有上述亚醜归属薄姑氏观点的学者便指出,薄姑氏既是殷王朝在东方的诸侯国,它与殷王国政治、文化联系自然非常密切,如果说以苏埠屯墓地为代表的“亚醜”族文化就是薄姑氏文化,那就很容易解释为何它与殷文化如此一致。这是关于苏埠屯“亚醜”族文化归属的说法之一。

还有学者通过对“醜”字的研究入手,提出另外一种不同的看法。上文已经提到,“醜”有一个从繁到简的过程,其最简化的形式就是“”,那“”是何字呢?清末金石学家陈介祺隶定此字为“甚”,并认为“甚”即“斟”。后代学者有同意此说者,并对此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醜”的繁体形式,是由4部分组成,右面是一个做伸手抱物状的人形,此人手中抱的是一个形似“”的大口尊,而“”是“酉”的祖形,“酉”与“酒”在古代互相通用。在这个酒罐上面画的是一个“勺”,下面画的是一种承接酒液的器具。整个画面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个人用勺舀起酒罐内的酒液,倾泻于下面承接酒液的器具中。这个过程代表什么意思呢?据研究者认为,这个图形摹写的应是“亚醜”族先民中的巫祝或者祭祀中的主持者,滤酒灌地,借以祈祷神灵庇佑的宗教祭祀场面。这一祭祀过程与《周礼》中记载的周代实行祼礼的过程相似,因此“亚醜”摹写的可能就是“裸礼”的过程。

周书·洛诰》曰:“王入太室祼。”即周王进入太室行裸礼,这一句的注疏将其解释为,“祼者,灌也。”在《礼》书中,“裸”“灌”二字也是互相通用的,所以“祼礼”又可简称为“灌”。上文提到过有学者考证过“醜”其实就是“斟”字,“亚醜”族其实就是“斟”族,而“亚醜”摹写的又是“灌”,因此可以推出,我国古史中记载的“斟”族,也就是灌族。《通志·氏族略》里记载了“斟氏”,注文解释为,“亦作斟灌氏。……并夏诸侯,以国为氏”;以及“灌氏”,注文解释为,“亦作斟灌氏,《风俗通》,斟灌氏,夏诸侯也”。由此,“亚醜”是夏代诸侯斟灌氏的徽号,亚醜钺即代表了斟灌氏的文化遗存,这是关于亚醜族归属的另一种说法。(www.xing528.com)

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从对“亚醜”铭文的分析着手,进而联系古代文献资料记录所做的猜测和推断。近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怀疑,认为“亚醜氏”或“斟灌氏”实属推论,也不一定存在所谓的家族或方国。总之,无论是对“亚醜”的释读还是对其族属的研究,都还有一条漫长的道路要走,需要我们去做更深入的探究。

亚醜钺经历了当年的辉煌,又经过了黄土下几千年的沉默,岁月的变迁,风霜的洗礼,历史的沉淀,让亚醜钺周身染满厚重的青色。然而,其精美的铸工、奇特的造型和神秘的铭文,却在那层青色之下显得越发庄严、肃穆,让人流连忘返,让人对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时代心向往之。毫不夸张地说,亚醜钺当之无愧为古代青铜钺中的极品,是商代青铜器辉煌成就的精华和浓缩,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也将古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隐于器,而传至今,值得今人去静静地观赏,去细细地品味,去对其神秘身世不懈地求索,从中体会几千年前或曾有过的生活。

本篇撰稿人:周浩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