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长河:齐、鲁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历史长河:齐、鲁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曲阜已成为传播孔庙祭祀乐舞的中心之地。同样齐地成了道教与道教音乐向外传播的中心之地。历史还证明,山东历代往外的移民,成了齐、鲁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后来河南梆子流行于鲁西、鲁中,河北梆子盛行于鲁北,山西上党梆子流入鲁西产生的枣梆等,都可以看到山东的民间音乐文化与外地的交流甚广,这对齐、鲁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角度来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齐鲁两地的差异越来越大。

历史长河:齐、鲁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他的音乐观后来通过公孙尼子的《乐记》与荀子的《乐论》形成了完整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其影响更加延扩。汉代确立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了历代统治思想。可见,作为鲁文化精髓的儒学是非其他学术流派能与之相比的。但是汉代的儒家仍存在着鲁学派与齐学派的分歧,齐学喜言变革,多主改制;鲁学重于因袭,多守旧章,自然形成齐学的趋时性和鲁学的复古倾向。自从儒家独尊地位的建立,历代帝王大兴祭孔之风,汉高祖曾以最高的大礼祭祀孔子,祭礼中要奏乐舞乐章东汉章帝元和二年规定了祭孔要用“六代之乐”,隋代也制定了祭孔专用乐舞,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规定“乐用宫悬,舞用六佾”,明孝宗又将六佾改为八佾,虽然各个朝代祭孔乐舞有所变化,但祭孔音乐世代相袭,从未间断。值得注意的是曲阜孔府为了培养合格的乐舞表演人才,历代专门举办传习古乐的学府——“乐学”,学制为三年。对于乐舞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正规的专业训练,除了必修祭祀乐舞外,还要学习乐理、吟诗、作画、书法等。最初的乐舞生都是孔氏家族子弟,到了元代才开始从民间补充乐舞人才,这一制度一直沿袭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曲阜已成为传播孔庙祭祀乐舞的中心之地。

齐文化在演变发展过程中,齐国土生土长的黄老之学是个重要角色。到了汉代初年黄老之学基本上发展成了以道家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之长,并能适应汉初统治者需要的一个新的学派。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后,黄老之学虽然仍在流传,但是在理论上已无法和儒家相抗衡,只好转向朝着神仙方术与宗教迷信的方向发展。到了魏、晋时代,这个学派已完全蜕变成一种宗教——道教。道教从公元二世纪就以山东东部齐地为根据地展开活动,胶东的海宁(即牟平)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栖霞是道主丘处机的故里,在这里村庙道士极盛。民间说“有道必有乐”,道教音乐是在齐地民间音乐基础上演变的,它与古老传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道教音乐继承发扬了齐地民间音乐的古朴幽雅、柔美平和的格调,道教寺庙也成了培养宗教音乐演奏人才的基地,为保存和传播古代音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样齐地成了道教与道教音乐向外传播的中心之地。此外黄老之学对于齐地的民间文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蒲松龄俚曲中的《富贵神仙》、《磨难曲》可以看出成仙、遇仙得救的故事流传很普遍。

齐鲁大地自从春秋战国以后,再也没有哪个朝代在此建立都城,但是历代为了巩固政权,又成了兵家必争之地,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十分突出。再加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历史上黄河在下游几次改道,以及经常性的泛滥,曾给山东人民带来过无数深重的灾难。这些天灾人祸,迫使山东民众大量往外逃荒移民,他们最多的去处是我国的东北,也有的逃到南方加入了客家的行列。同时山东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多的地方,汉代的吕母起义、赤眉起义、黄巾起义,唐代的窦建德起义、黄巢起义以及后来的义和团宋景诗起义、于七抗清等,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农民的起义事件,而且又都是影响面相当大的。齐地的青州和鲁西、鲁东一带是每次起义的中心地带。因此,在山东流传的民间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说唐》、《水浒传》等绝非偶然,对于后世的说唱音乐、民间歌曲都产生过深远影响,罗成、秦琼、武松等英雄人物成了说唱音乐的主要内容。至于以农民起义为内容的民间歌曲则到处传播。一般农民起义多的地方,民间传统音乐也更加活跃和发展,儒家思想影响也就有所削弱,这在齐地比较明显。当然儒家思想在民众中的根还是很深的,这从每次农民起义的失败中不断暴露出来,因为儒家的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齐地也不会例外。历史还证明,山东历代往外的移民,成了齐、鲁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者。

历史上任何文化都不是孤立的,齐、鲁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也是如此,最早的对外交流渠道就是黄河,对于东西部文化沟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古代龙山文化的外延,中州文化、秦晋文化的传入,黄河都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元明以来中州一带的俗曲黄莺儿、锁南枝、耍孩儿、山坡羊、驻云飞等等传入山东,传播面相当广,后为戏曲、说唱、器乐、民歌所吸收。其次,应该提到的是隋唐以来,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方吴越文化、北方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山东自然形成了南北曲的相汇地,这种影响从蒲松龄俚曲中南北曲兼有的特色中可以看出。明代以来吴地的大寄生草、淮调、满江红、大调等从苏北流入鲁南,清代晚年南方的昆腔,苏北、皖北的沙河调,豫东的祥符调对于山东梆子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后来河南梆子流行于鲁西、鲁中,河北梆子盛行于鲁北,山西上党梆子流入鲁西产生的枣梆等,都可以看到山东的民间音乐文化与外地的交流甚广,这对齐、鲁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但仔细观察,显然齐地变化大于鲁地,这与齐善于吸收的传统分不开,相形之下鲁的复古保守使它较少产生新的民间音乐品种。(www.xing528.com)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角度来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齐鲁两地的差异越来越大。早在齐、鲁建国时期,鲁国是一个农业发达、比较富裕的地方,齐不如鲁,不过齐国都城临淄已是当时发达的商业城市。三到七世纪,齐国成了整个中华大地上第二大盐产区,唐代时又成为矿业中心,后来齐国属地章丘的冶铁业,周村的铜制响器业,潍纺的手工业等都闻名南北。随着工商业的兴起,齐国的中小城镇同时发展起来。宋代以来,在城镇的茶肆、酒楼里出现了说唱艺人,清代蒲松龄创作的俚曲也主要靠民间的专业或半专业说唱艺人演唱。在这种形势下,齐地的民间音乐有了很大发展。相比之下,鲁地始终以农业为主,农耕文化的色彩浓厚,农民们习惯于独立小农经济,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齐地都优于鲁地。

综上所述的历史上若干重要的发展变化历程,传统的、外来的、外出移民的、农民起义的、经济发展的等,多种因素使齐、鲁的民间传统音乐在风格、格调、气质方面都有所不同。如鲁地人们不仅崇敬典雅的孔庙祭祀乐舞,更加喜爱高亢格调的民间戏曲。山东梆子中的高腔、炸腔,显示出被压抑的民众,需要高亢的“讴”声,才能抒发出心中的闷气。而齐地的民间歌唱艺术更趋柔美、多装饰的抒情气质。此外,鲁南受吴越文化熏陶民间演唱展现出一种古典柔雅风格的情趣;鲁北受燕赵文化影响则透着更加粗旷、有力的壮烈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