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盘舞,又名盘鼓舞,是汉代齐鲁地区的著名舞蹈。其舞是将盘、鼓置于地上做舞具,舞者在其上环绕起舞。此舞以用七盘为多,故得名“七盘舞”。七盘舞以其迷人的舞姿风靡宫廷和民间数百年之久,所以画像石中七盘舞的数量较多。嘉祥武氏祠、宋山石祠、安丘董家庄、费县垛庄镇潘家疃、诸城前凉台、沂南北寨、沂水县韩家曲、莒县东莞镇东莞村、济南历城区黄台山等地都曾发现七盘舞画像。其中沂南北寨的七盘舞画像最为出名。地上放置七盘一鼓,一身着长袍舞衣的带冠男子正从盘鼓上跃下,舞姿矫健,动作奔放。
七盘舞在西汉末年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受到了汉代文人墨客的喜爱。七盘舞,顾名思义,就是舞者在七个盘子上跳舞,反复旋转,舞姿流畅。舞者的身躯在柔软的服装映衬下显得轻柔,长袖翻飞而交错,既表现出七盘舞的轻柔之美,又显示出一定的惊险性和节奏感,给人以刚健之美。
七盘舞除了可以用盘子外,还可以用鼓,所以七盘舞又可以被称为盘鼓舞。关于舞具的适用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盘子和鼓并用;第二,只用鼓;第三,只用盘子。盘子和鼓使用的数量没有固定,布局也可以随意变换,因此盘鼓舞注重的是技巧。同时这也是盘鼓舞表演的特点。《淮南子·修务训》云:“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从其描绘的舞者在盘鼓上敏捷而准确的作出高难度的动作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嘉祥宋山汉画像石上的盘鼓舞表演也给予我们形象的佐证:地上排列着五面鼓,一舞者身着长袖舞衣俯在鼓上,双膝、脚尖及一手触及鼓面,一手反扬舞袖扭头仰视,前后两人面向舞者,左手均执鼓槌扬臂击鼓,似配合舞者进行表演。这些文字记载和舞蹈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舞者高超的技巧。(www.xing528.com)
盘鼓舞不仅是纯舞技的展现,更重要和感人的是舞蹈如诗般美丽的意境。“张衡《舞赋》,通过盘鼓舞的舞伎眼神、动作与音乐相互配合的精美表演,深刻揭示出舞蹈语言所表现的诗一般的美妙、深邃、广阔的意境,令观者‘游心无限,远思长想’。其舞姿时而婉转流畅,袅娜柔韧,如长河荡荡之形;时而挺拔昂扬,刚健有力,似高山巍峨之势。同时,这舞蹈还有‘显志’之功效,根据舞蹈内容、舞人内心情感变化,设计舞容、舞姿、舞乐及其动作变换。汉代齐地舞蹈所表现的思想情操和艺术技巧真可谓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达到了‘雍容惆怅,不可为象’的佳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