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是创新的一种,因而秉承着一般创新的特点,同时也加入了自身的特征。概括地说,教育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创新的系统性。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教育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教育过程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整个教育创新活动的效果。同时,与教育过程相关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的状况,也影响着整个教育创新的效果。
2.创新过程的创造性。教育创新是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打破常规、适应规律、敢走新路、勇于探索,是教育创新的基本表现。教育创新体现创造性,最大障碍在于传统习惯、囿于习惯的做法和原有的模式。当然,创造离不开原有的知识,但创造性更本质的属性是敢于进行新的尝试,其中包括新的设想、新的实验、新的举措等等。
3.创新行为的市场性。学校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创新行为是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市场既是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创新的归宿,是否取得市场成功是判别教育创新的重要标准。因此,学校的一切创新行为都应致力于提高教育与市场的吻合度,通过创新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创新保持与市场变化同步前进,通过创新去创造市场、创造需求。
4.创新结果的实用性。创新是为了教育发展,只有能够促进教育发展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创新。从这个角度讲,创新并非越奇特越好,而应以实用为基本准则。对一个学校来说,由于基础条件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办学目标不同,通过创新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自然就不同。因此,不同学校的创新方式也应有所区别,要满足对本学校的实用要求。(www.xing528.com)
5.创新过程和结果的风险性。一个创新方案的提出和实施,说到底也是一种决策行为,凡是决策,都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就创新过程和结果来分析,当提出创新方案时,都是以立足于对现实条件和未来趋势的把握进行抉择的。人们既不可能毫无误差地预测未来,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左右未来趋势,这就使得作为决策行为的教育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且不同内容的创新,与之相伴随的风险一般也是不同的。
6.创新能力的动态性。教育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诸多方面的支撑条件,如制度、管理、信息、资金等,随着创新活动的进行,这些支撑条件会不断变化,教育创新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动态调整。通过这种动态调整,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
7.创新系统的协同性。教育创新的系统性特点决定了创新活动必须注意各个要素、各项内容之间的协同作用,这对创新绩效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8.创新目标的效益性。教育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在促进教育发展,增加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通过教育创新方案的实施,最后实现了教育发展,真正为经济和社会增加了效益,才算达到了教育创新的目的。教育创新是一种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