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当社会发展了,教育也必须随之而发展,即创新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使其符合发展了的社会的需要。由此可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永恒定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先后有六次重大的教育创新,而每一次教育创新,都对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教育创新,引发了教育形式的重大转变,使学校教育得以产生,教育活动从生产领域中分离出来,建立起文官选拔的正规教育制度。
第二次教育创新——班级授课制,使学校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按年龄分班教学的制度,极大地开发了人类的潜能。
第三次教育创新,是根据产业革命要求提出科技教育思想,建立起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使正规教育逐步从贵族的学术殿堂中走出来,转向为生产实践服务,产生了带根本性的教育革命。
第四次教育创新,表现为终身教育观的提出,使教育从阶段性向全过程的终身学习迈进,实现了教育制度的重大转型,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从而导致教育在新的水平上与人类生活结合起来。
第五次教育创新,表现为多媒体教学,使文字产生后教育与实物从脱离再实现结合,促进了教育方式上的革命,对人类学习形式有重大影响。
第六次教育创新,是创新性学习的提出,这是战后由于高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存方式而使人类面临严峻挑战之下引发的。创新性学习要求有新的课程与之相配套,因此,课程改革和创新是创新性学习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教育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www.xing528.com)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越来越追求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现代结合首先是通过教育实现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其基础在教育。能否树立起把经济发展奠定在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的现代发展观,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重经济轻科教是一种传统的小生产发展观,以这种思想指导经济建设,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必须转变把教育看作消费性社会福利事业的陈旧观念,在全社会确立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战略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现代观念,把教育的战略重点和基础地位落到实处。重视教育是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具体表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我国要迎接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抓紧并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当今时代,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先行”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经费的增长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智力投资增长速度超过物质投资增长的速度。因此邓小平曾经十分深刻地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科教兴国首先必须振兴科教。加大科教投入,加强教育投资立法,从法律上规定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教育投资义务和责任,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机制,是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创新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我国长期受到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应试教育根深蒂固,重继承轻创新,这种情况必须彻底改变。为此,应当从幼儿园起,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不同层次的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应该加大创新具有的力度,因而教育创新的力度也就必须加强。
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其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这两者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够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我们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面对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形势,广大中小学校长和社会其他各界人士,必须对教育的创新具有紧迫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创新的步伐,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