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江泽民同志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推进科技发展,关键要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这既是对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目标的概括。广大中小学校长应该结合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是创新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从原始社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石器、陶器,到奴隶社会使用铜器、铁器,从封建社会以手工工具操作为主,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机械化、自动化,这都是生产手段的变革、生产工具的创新。伴随着生产手段和工具的不断革新,人类社会组织物质生产和调控经济运行的方式也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创新。从原始社会的氏族组织形式,到封建社会的家庭生产和手工业作坊,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从业主制企业到合伙制企业再到公司制企业等。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手段和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次进步和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回顾我国近50年经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也是以经济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为条件和手段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企业制度到现代企业制度;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都是我国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就科技发展而言,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20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的形成,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站在政治和哲学的角度看,同样是创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如果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建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如果列宁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如果毛泽东同志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如果邓小平同志没有创新精神,就不能推翻“两个凡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追求变革、不断创新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当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繁荣和强大的动力。
就我国来说,当前必须加快创新步伐,全面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和外籍院士时的讲话中曾指出:“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进一步弘扬我们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们的科技创新力量,这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创新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们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大问题,成为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这种形势下,倡导创新、坚持创新、实践创新、推动创新,就不仅是科技问题、教育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在这方面,广大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尤其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教育界内部,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应自觉地、积极地倡导和实践教育创新。
当然,创新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把发展看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我们只有加强发展的步伐,才能于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落实到我们每一天的实践当中。
很显然,发展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而是要我们创造性的实践,靠我们的创新。我们要在创新中发展。事实上,我们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
为了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加强创新,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同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更具体地说就是,国际国内的环境和形势都逼迫我们要创新。(www.xing528.com)
首先,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善于抓住各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遇,要争取主动发展自己。要做到主动发展自己,就必须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虽然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时刻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剧烈竞争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同时又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形势,是一个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形势。在这样的世界、时代和形势目前,我们决不能盲目自傲,更不能抱残守缺,而是要不断创新,加快发展。
对于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江泽民同志看得很清楚。他早在1999年的新年讲话中,就非常敏锐地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当今世界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种族、宗教、领土纷争和干涉别国事务等问题而引发的冲突不断发生,国际犯罪、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尚未得到缓解。”在这复杂多变的世界和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想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加快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创新。要创新、创新,再创新!
其次,我们要迎接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来临所带来的挑战,就必须坚持和实践创新。目前人类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种革命将使得21世纪成为科学技术不断加快发展速度、人类的科学技术成就更加辉煌的世纪。人类的物质财富也将得到巨大的增长。
现在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已经在各个领域显现出来。材料科学、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宇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等都不断取得新进展,取得新突破。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人类社会不断呈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都在制定本国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发展战略,并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力争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这是非常明智的战略选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江泽民《在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载《光明日报》1998年11月25日第一版)他还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和外籍院士时的讲话》,载《光明日报》1998年8月10日第一版)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关键还是要努力实践创新。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我们才能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再次,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也必须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实践创新。就经济实力而言,根据世界银行《98/99世界发展报告》对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规模进行的排名,我国大陆地区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009亿美元列世界第七位,但我国人均GDP仅为732美元,在132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82位,只相当于瑞士人均GDP的1/60,美国人均GDP的1/40,完全属于低收入国家。就科技实力而言,我国目前的科技竞争力仅排在世界第13位。我们的总体科技实力同印度、巴西这两个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相差不多,也完全属于落后之列。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唯有加大创新力度,奋力追赶,才能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最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样要求我们加快创新的步伐。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要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就必须大胆进行体制创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从宏观上说,我们既要继续重视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同时又要加强和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积极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如何正确处理好上述改革中的矛盾,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关键也在于创新。从微观上看,国有企业的改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任何在国有企业的改革方面有所突破,使其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同样在于创新。面对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挑战,我国的国有企业需要大力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生产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没有这些创新,国有企业就没有出路,就不可能战胜挑战,就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就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