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优化原则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优化原则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于是,教师用无纺布做了各种动物、水果的造型贴在墙上,把纽扣、拉链、鞋带、子母扣等小物件固定上去。当幼儿打开西瓜绿色的“皮”,会看见红色的“瓤”,“瓤”上面有很多子母扣,幼儿可以把同样贴有子母扣的西瓜籽贴上去。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优化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一个好的班级环境创设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班级场所、区域的设置和划分,空间的布局,墙面的装饰,物品的摆放,顶部的吊饰,功能角的设计,无不体现着教育的内容和导向。[3]然而,当前有的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时一味追求美观,忽视了环境创设本身应具备的教育目的,让环境创设纯粹成为一种装饰。因此,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围绕课程设计与实施,紧扣教育活动目标,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做出系统规划,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班级环境,让班级环境真正能“说话”,使其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

案例6-1: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大班老师在墙上制作了数字迷宫棋盘。棋盘是一个大迷宫,孩子们扔骰子,根据骰子上的数字,决定前进步数。每步又设置问题(当月主题活动相关内容)闯关,答对答错给予奖励或惩罚(即前进或后退)。通过闯关,孩子们不仅复习了数字,还可对当下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整理。这款和孩子们一起自创的迷宫棋在班级风靡了很长时间,那个区角也成了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地方。小小的区角,竟然也有了大大的教育意义。

(二)参与性原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就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过程。因此,环境创设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中,还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1.参与设计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教师在设计班级环境创设方案之前,应与幼儿进行深入地讨论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听取他们的想法与愿望,并尽可能地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这样创设出来的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对幼儿也更具有教育意义。

2.参与布置

李季湄教授指出:“师幼合作,共同创造环境。引导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亲身体验自己的力量与创造的欢乐,让环境创设的过程成为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地体验生活、指导地参与并创造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应当把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首先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去收集环境创设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因为幼儿参与收集的过程就是学习积累的过程。其次通过教育活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探究和使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共同创设出幼儿所喜爱并与之互动的班级环境。教育家陈鹤琴说过:“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因此,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布置不仅能锻炼动脑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自信心,获得成就感,更能培养他们对环境的保护和爱惜之情。(见图6-1-1、图6-1-2)

图6-1-1 大班主题墙“我是东坡娃”

图6-1-2 小班主题墙“汽车叭叭叭”

3.参与互动

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是环境创设的宗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也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朱家雄教授曾说:“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衡量幼儿园环境的优劣,关键是看哪种环境能使孩子参与进来,和孩子发生关系。只有能与孩子发生了关系,能和孩子展开‘对话’的环境才称得上是有意义的环境。”

案例6-2:小班的幼儿缺乏如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等生活技能,教师若每天只口头示范,不仅枯燥,也使幼儿缺乏实际操作。于是,教师用无纺布做了各种动物水果的造型贴在墙上,把纽扣、拉链、鞋带、子母扣等小物件固定上去。当幼儿打开西瓜绿色的“皮”,会看见红色的“瓤”,“瓤”上面有很多子母扣,幼儿可以把同样贴有子母扣的西瓜籽贴上去。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拉拉链、扣纽扣、系鞋带、编辫子等生活技能,同时训练了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在自由活动时间,你总能看到有幼儿乐此不疲地在这里玩耍,他们以重复这个动作为乐,特别是刚学会某一个技能的幼儿。(见图6-1-3、图6-1-4)(www.xing528.com)

图6-1-3 水果墙

图6-1-4 小动物喂食

(三)审美性原则

班级环境创设呈现的造型、色彩、形式等,都会潜移默化幼儿的审美。因此,班级环境创设应给幼儿美的感受,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教师应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在造型设计和色彩选择上做到简洁、美观、协调,让人感到舒适、愉悦,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形式美和童趣美的环境来感染幼儿,从而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四)动态性原则

班级环境创设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而非长期固定不变的,要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增长、兴趣能力的变化、课程内容的丰富、季节的变化等对班级环境进行更新组合。如随着主题教学内容的深入,墙面创设的内容和材料应不断增加、不断丰富,区域活动的材料应及时分类投放,尽可能做到投放的游戏材料是幼儿喜欢的、新鲜的、有意义的,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并体现教育的延续性,让班级环境创设成为幼儿学习过程的记录与展示。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始终对班级环境有新鲜感,使幼儿能从环境中不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

(五)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创设环境,因地制宜创设环境。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好坏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在于投入了多少费用。因此,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坚持高质量低成本的经济性原则,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动幼儿、家长来共同收集自然材料、生活中闲置的或可以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充分挖掘它们的再使用价值,在保证清洁、卫生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做到废物利用,一物多用。这样的班级环境创设既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案例6-3: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播种季。在老师们的倡议下,班级开展了利用废旧容器的亲子种植活动。家长和孩子们有的用旧鱼缸,有的用奶粉罐,有的用食用油的瓶子,有的用旧鞋子种上了花、水果、蔬菜等各种植物的种子。(见图6-1-5、图6-1-6)

图6-1-5 自然角——旧鞋子的利用

图6-1-6 自然角——废旧瓶罐的利用

(六)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幼儿园创设教育环境的基本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差,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奇、好动、好问的特征,所以在创设班级环境时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安全包括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安全的物质环境。首先,班级环境创设要满足幼儿心理安全的需要,使幼儿具有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班级的环境氛围、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幼儿之间的交往关系、幼儿现在班上的地位等,都是构成幼儿安全感的重要因素。[4]其次,班级环境创设应注意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如班级中不应有毛刺或棱角的设施设备,开关、插座、消毒液等危险物品应放置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提供给幼儿操作的各种玩具和材料应是清洁的、无毒无污染的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