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班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指导

大班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指导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是班级工作的主体,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要义在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三)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交往知识和技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大班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指导

幼儿园大班的幼儿不仅具有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还具有明辨是非以及监控他人的能力,基于大班幼儿的特点,班级管理应切实调动其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幼儿是班级工作的主体,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要义在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是为了一味限制幼儿、压抑幼儿,而在于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掌握必要的规则,更好地去适应社会

(一)通过民主协商,鼓励幼儿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工作中,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充分彰显艺术性和人性化。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幼儿,幼儿理应成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无论是规则的制定,还是规则的执行以及维护,都需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从根本上确保班级管理的科学与高效。然而在大数情况下,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则一般都是由园长和带班教师商议制定的,也就是说,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不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定者,这还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执行者、维护者、监督者,而作为班级活动主体的幼儿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管理和安排,无条件地接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与绑架,没有机会和权利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只能被迫服从规则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不理解为什么要遵守各种规则的约束,就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有意去挑战权威,严重阻碍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科学合理的班级规则的制定,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切实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因此,幼儿园班级规则的制定,教师应与幼儿进行协商、对话,从而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规则,促进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和有效化。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制定规则之前,教师应让幼儿理解制定规则的原因、内容以及重要性,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让外在的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学会自控、自律,表现出符合规则要求的行为。另一方面,在制定班级规则时,教师应彻底打破以往由教师全部包办或垄断的管理模式,通过组织全体幼儿讨论的形式,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到班级的区角。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以征集幼儿的建议,比如说举手表决、找幼儿谈心等,调动全体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规则意见征集的活动中去,从而使班级规则的制定更加符合所有幼儿的个性成长特征以及发展需求。

(二)强化集体意识,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www.xing528.com)

当幼儿进入大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逐渐趋于成熟,自主性增强,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并且具备了自我控制、自主管理以及监督他人的能力。大班幼儿在潜意识中不仅乐于自己制订班级活动的规则,还乐于遵守集体共同约定的规则,并愿意为集体利益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让每一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共同维护班级的规则和制度,从而形成秩序良好、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能力,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在班级内设立“小小监督员”一职,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去承担这一角色,强化幼儿的集体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从而更好地维持班级秩序。大班幼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需要幼儿教师逐步引导,更需要幼儿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帮助幼儿及时解决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大班幼儿主动进行自主管理的有效性。

(三)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交往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大班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喜欢和同伴一起活动,在活动中能够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水平相对较高,关系较为融洽。然而,有的幼儿缺乏科学合理的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能技巧,导致其在参与集体活动中的过程中被“边缘化”。那么,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如在角色游戏区,通过娃娃家、小超市、小医院等活动,为幼儿提供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增加幼儿互动的频率,使幼儿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做出谦让、助人、分享等行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或争执的机会,启发幼儿提出许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去应用和实践。如幼儿出现争抢玩具的行为时,教师可以启发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双方共同商讨,制定合理的规则,然后公正地执行。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对可能发生的冲突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从而有效解决矛盾和冲突。总而言之,幼儿园班级是一个小型社会,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精心管理,确保每一位幼儿在班级中健康快乐。

幼儿园班级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琐碎而又漫长的工作。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得当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幼儿园以及各个班级的整体风貌,而且关系到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关系到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及活动的质量。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幼儿园的长足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班级管理计划,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注意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逐渐由他律变为自律,自觉地遵守班级常规。除此之外,教师之间应经常沟通与交流,同时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不断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不断优化幼儿园教育,提升幼儿园班级管理品质,为幼儿创设欢快愉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