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及其常见类型
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生活活动的过程中,在没有预知的情况下,由于各种突发因素造成的对幼儿身体伤害的事件。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这个时期其好奇心特别重,喜欢对周围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也乐于参与到游戏当中去,但是其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还相对较弱,不能正确预见将要发生的危险事件,也不能理解自身不当行为将会带来的危害,更无法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意外事件,因而很容易造成在园的意外伤害事故。在幼儿园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创伤和出血、异物入体、烧烫伤、骨折脱臼。
创伤和出血主要是由于擦伤、刺伤、割伤、划伤、挫伤以及鼻出血等造成。刺伤、割伤等伤害通常是幼儿在使用剪刀、小棍等工具时使用不当造成的。擦伤、挫伤等伤害则是幼儿在运动过程中不慎跌倒或者幼儿间追逐打闹时造成的。鼻出血则是幼儿使劲揉搓鼻子等不良习惯及疾病因素引发的。
幼儿出于好奇,常在无意间将小物件塞入五官,异物的堵塞容易引起鼻子出血,塞入眼睛的异物容易使角膜损伤甚至失明,塞入外耳道的异物则会耳鸣、耳痛甚至失聪。最紧急的情况莫过于幼儿将小物件吸入气管,幼儿会出现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处理。
烧烫伤则多是在进餐环节或者饮水环节由于保教人员疏忽大意,幼儿自身安全意识也不高引起的意外伤害,由于幼儿皮肤薄嫩,抵抗力、免疫力均较差,因此烧烫伤事故必须进行及时处理。(www.xing528.com)
幼儿的骨骼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骨膜较之成人很厚,因此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遭受暴力时就会出现与植物青枝一样折而不断的情况,称为“青枝骨折”。幼儿的脱臼常发生在关节活动度大、关节囊比较松弛的部位,常见的脱臼有肘关节及肩关节脱臼。因此,保教人员在与幼儿进行肢体接触时要注意幼儿的身体特点,不要随意拉扯幼儿的手臂。
(二)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应对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重在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以及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但更重要的还是事前的预防工作,前期预防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能够有效降低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要做好预防,首先,宣传工作要重视,要让全园教职工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引起思想上的高度警视。同时也要对家长及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整体提高各个方面的安全意识。其次,应该建立健全幼儿园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日常教育、生活活动中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认真落实。最后,幼儿园还应在事前制定好各类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如防火预案、防毒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并在园内定期开展各类意外事故的安全防范演习活动,通过不断地演习,一方面可以检测预案的合理性,不断完善预案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多次演习可以使全园教职工及幼儿在突发事件真正发生时可以冷静应对,降低损害。
事后的突发应急处理工作同样重要,虽然突发的事件各不相同,应对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精准、果断、及时。一旦有危及班级幼儿安全的事件发生,就要严格按照预案的要求来进行处理,根据事件当下的情况做出精准的判断,果断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救治,同时确保其他幼儿的安全,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之后,教师还应与家长沟通,教师应客观坦诚地告知事件原委。面对无理取闹的家长,教师要学会保留证据,依法、有理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